陕西韩城
Posted 民居
篇首语: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陕西韩城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陕西韩城
韩城市位于陕西省中部,西北与延安地区的黄龙、宜川县接壤,东隔黄河与山西省河津、万荣县相望,南连渭南地区的合阳县。
韩城境内有山、原、川、滩,资源丰富,环境优美,西北为山区,占全市总面积的78%,林地面积67万亩,深山以用材林为主,浅山以经济林为主,盛产花椒、核桃、柿子、苹果。
特别是“大红袍”花椒以粒大、色红、浓香驰名,年产100多万公斤。
中部和东部为川原区,人口密集,土地肥沃,主产小麦、棉花、玉米、蔬菜等。
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石灰石、铁矿石、铝矾土、粘土矿等。
已探明煤储量27亿吨以上,远景储量108亿吨,有渭北“黑腰带”上的明珠之称。
韩城已成为陕西重要的煤炭、电力能源工业城市之一。
韩城市已经形成了以煤炭、电力、冶铁、炼焦、建材为主的,包括纺织、机械、化工、食品等主要行业的工业体系。
韩城的名优产品有龙门牌台虎钳、太史牌啤酒、韩城南糖、芝川铁锅等。
近几年,韩城市经济快速发展。
韩城是我国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的故乡,地面地下文物丰富,民俗民居具有特色,古城建筑格局与传统风貌保存完好,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韩城素有文史之乡之称。
战国初,孔子高徒子夏来韩设教。
两千多年来,韩城办学之风兴盛,民重耕读,因而人才辈出。
一代史圣、两朝状元、三朝宰相、四代世家、父子御史、父子知州、祖孙巡抚、兄弟侍郎、南北尚书、一母三进士一举一贡生等,传为佳话。
明清两代科举中试者1396人,其中进士119人,举人550人,贡生727人。
官居五品以上者130余人。
科举夺魁者仅清代就有状元1人、会元2人、解元11人,三元皆有,被誉为“解状盛区”、“士风醇茂”。
韩城现有新旧石器及历代古遗址31处,韩城古建筑独具特色,是天然的古建筑博物馆。
迄今保留下来的唐宋元明清各代古建筑140多处,古遗址27处,尤其元代建筑多达20处,为陕西之最。
明清四合院民居遍布城乡,格局独特,内涵丰富,三雕俱全,建造精良。
党家村最为典型,堪称“民居瑰宝”。
韩城南10公里的汉太史司马迁祠,始建于西晋永嘉四年,是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单位。
此外,明清两代形成的韩城民居——四合院,布局合理,装修考究,独具特色,是我国传统民居精华之一,素有“小北京”之称。
黄河天险龙门,也称禹门,相传为大禹所开,山河壮观,地势险要。
这些众多的文物遗址和游览胜地愈来愈多地吸引着中外游客到韩城旅游观光。
位置:韩城市地处东经110°07′19′′~110°37′24′′,北纬35°18′50′′~35°52′08′′之间。
位于陕西省中部,西北与延安地区的黄龙、宜川县接壤,东隔黄河与山西省河津、万荣县相望,南连渭南地区的合阳县。
面积:总面积1621平方公里。
人口:36多。
行政区划:现辖金城办事处、新城办事处、龙亭镇、芝川镇、西庄镇、昝村镇、龙门镇、桑树坪镇、乔子玄乡、巍东乡、芝阳乡、夏阳乡、薛峰乡、板桥乡、苏东乡、大池埝乡、盘龙乡、王峰乡、枣庄乡、林源乡、独泉乡等2个街道办事处6个镇13个乡
景观:龙门风景区、金城、司马迁祠墓、文庙、大禹庙、普照寺、魏长城遗址、千佛洞石窟。
韩城历史名人甚多。
春秋时的赵武,“两袖清风回韩城”的清代丞相王杰,还有现代著名作家杜鹏程。
韩城文物古迹荟萃。
从数万年前的禹门洞穴到别具一格的司马迁祠墓,从素有“小北京”之称的古城风貌到被誉为“世界民居之瑰宝,人类文明活化石”的民居古建村落党家村,唐、宋、元、明、清历朝古建筑保存完整,规模宏大。
以文物为依托的旅游业迅速民展,并入了临潼、华县、韩城三大旅游区为主体的陕西东部旅游环形线路。
“关中文物最韩城”,古往今来多少咏般称奇不已;素有“小陕北”之称的金城区保护完整,向游人展示着千年古城的典雅风姿,散发着古色古香的气息,成为影视剧外景拍摄基地;龙门自然风景区又把多少游人的遐想带回“禹凿龙门”和“鲤鱼跃龙门”的美丽传说,近年来,海内外大批游客蜂涌而至,这里已成为陕西的又一旅游胜地。
相关参考
司马迁是韩城人,这是一个肯定句式,毫无疑问。更准确一点说:司马迁是西汉夏阳人(今陕西韩城人)。韩城西汉时属左冯翊夏阳县,直至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隋文帝才将夏阳改名韩城。司马迁是韩城人,这个在
司马迁是韩城人,这是一个肯定句式,毫无疑问。更准确一点说:司马迁是西汉夏阳人(今陕西韩城人)。韩城西汉时属左冯翊夏阳县,直至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隋文帝才将夏阳改名韩城。司马迁是韩城人,这个在
司马迁司马迁(前145年-前90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
如果说,秦腔《三滴血》中「”祖籍陕西韩城县”这句戏文被大家所熟悉,那么京剧《法门寺》中郿坞县令赵廉是韩城人,肯定没多少人知道。京剧《法门寺》是一种民间演义,正因为这种演义让这位历史人物广为流传。其实,
一、陕西的著名的一个历史人物简介(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靠近龙门。所以司马迁自称“迁生龙门”(太史公自序)。龙门,龙门山,很有名气。传说大
司马迁,字子长,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卒于汉昭帝之初(公元前86年左右),享年约60岁。关于司马迁的祖籍,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说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而我们今
郭均,字炳南,陕西韩城少梁(今韩城芝川)人清朝道光年间秀才,有名书法家代表作品有《咸阳碑》、《朱子家训》等。曾经为了吃力练书法,三年不下楼,真是够疯狂的!固然关于郭均的书法介绍很少,然则撒布他的书法故
郭均,字炳南,陕西韩城少梁(今韩城芝川)人清朝道光年间秀才,有名书法家代表作品有《咸阳碑》、《朱子家训》等。曾经为了吃力练书法,三年不下楼,真是够疯狂的!固然关于郭均的书法介绍很少,然则撒布他的书法故
韩城镇的地理位置韩城商贸历史悠久发达,曾是中国206个重点农贸市场之二。全镇常年从事商业活动的人数在2000人左右,年均交易(销售)额在2亿元以上,加之韩城地处宜阳西部交通枢纽:八官线、南车线、韩茶线
历史秘闻 郭均苦练书法,“三年不下楼”,他写的碑刻堪称清代楷书佳品
郭均,字炳南,陕西韩城少梁(今韩城芝川)人清朝道光年间秀才,有名书法家代表作品有《咸阳碑》、《朱子家训》等。曾经为了吃力练书法,三年不下楼,真是够疯狂的!固然关于郭均的书法介绍很少,然则撒布他的书法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