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国经济

Posted 时期

篇首语: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中国经济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中国经济

zhidao.baidu/question/3344676.

上,上,下,平或偏下,上

以下是几种解释

1949~1957 过渡时期 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8~1962 大跃进时期 任务是实现15年之内赶上英美。

1963~1965 调整时期 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1966~1976 文革时期 全面内乱

1976~2000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实行改革开放,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949-1957年是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时期,也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1949-1954这一时期,由于新中国刚刚成立,共产党从国民党手中接过的是一个烂摊子,国民经济正待恢复。

这一时期我国经济明显发展,到1954年底国民经济根本好转。

1953-1957年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也是在探索中发展的时期。

这一时期,我国经济都明显的向社会主义过渡,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建立了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1958-1962年是在探索中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从中共八大开始,中共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有成功,也有像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等失误。

直到中共七千人大会上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中共才初步认识到经济发展中的错误。

1963-1965年是曲折中的三年,也是建国以来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三年。

这一时期,左倾错误在党内泛滥,加着苏联的背信弃义,自然灾害严重,我国经济出现严重困难。

1966-1976年是文革十年。

这一时期阶级斗争严重,党内的左倾错误泛滥,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社会动荡,但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下,国民经济也有所发展。

1976-2000年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

这一时期,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过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变为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社会主义蓬勃发展。

其实,在史学界还有一种分法:1949-1954年是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时期;1953-1956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57-1966是探索中前进的时期;1966-1976是文革十年;1976-今天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新时期。

相关参考

中国历史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战略进攻以后,1947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由毛泽东起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这是中国共产党一项重要政治宣言。它向人

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中国同盟会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中国同盟会中国资产阶级的革命政党。简称同盟会。由孙中山倡导,以兴中会、华兴会为基础,联络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于1905年8月20日在日本东京成立。孙中山为总理。以“驱除鞑虏,恢复

中国历史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工人运动的公开机关。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各地陆续建立了一些现代工会组织。但是,这些工会组织,存在着涣散和不统一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为了加强工人阶

中国大历史与中国通史

1.关于《中国大历史》上下两册与《中国通史》《中国通史》是吕思勉的成名作,又称吕著《中国通史》。全书约60万字。上册是总论中国历朝历代的经济、文化、民族、教育等;下册是政治军事史。《中国大历史》又名《

中国历史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民主党派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民主党派即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各政党和派别。主要有: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者联合会、中国农工民主党,

中国历史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中国土地法大纲》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7月17日至9月13日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全国土地会议通过的土地改革法规,同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正式公布,共16条。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

历史秘闻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图,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以及各朝皇帝顺序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公元前221年,也就是秦王赢政统治天下并且开始称“皇帝”。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要有时间一、二、三、四、五、扩展资料:在中国众多历史朝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图,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以及各朝皇帝顺序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公元前221年,也就是秦王赢政统治天下并且开始称“皇帝”。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要有时间一、二、三、四、五、扩展资料:在中国众多历史朝

中国农耕经济历史

1.从历史发展上看,中国农耕经济具有哪六个方面答:农耕经济的特点:持续性、多元结构、早熟。它对中国文化的发展的影响:第一: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中国文化的持续性。传统农业的持续发展保证了中华文明的绵延

中国历史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面对国民党右派篡夺革命领导权的阴谋活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陈独秀采取妥协退让的方针,他认为现阶段的革命既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就应当由资产阶级来领导。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