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Posted 阶级
篇首语:知识是使人类快乐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面对国民党右派篡夺革命领导权的阴谋活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陈独秀采取妥协退让的方针,他认为现阶段的革命既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就应当由资产阶级来领导。针对国民党右派的篡权活动和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倾向,毛泽东于1926年3月在《中国青年》上发表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状况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的分析。文章指出革命的首要问题是分清敌友,只有分清敌友,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攻击真正的敌人。依据当时中国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和对革命的态度,得出结论说: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中国工业无产阶级是革命运动的领导力量;农民是中国无产阶级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动摇的阶级,在革命高涨的时候要发生分化,它的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它的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无产阶级要时常提防他们,不要让他们扰乱了革命的阵线。这篇文章正确解决了革命领导权和同盟军等一系列革命的根本问题,提出了关于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思想。
相关参考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斗争的政治队伍,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以及其他一切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国民党(1)民国初年的资产阶级政党。为了真正实行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取得议会中的多数议席,宋教仁打出“新旧势力合作”、“朝野合作”的旗号,于1912年8月25日在北京将同盟会改组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即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1958年5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这条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基本点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生产者奴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剥削人的社会。在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制度瓦解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和私有制的出现而产生。历史上最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封建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二个人剥削人的社会。以封建地主占有土地、对农民(或农奴)进行地租(为主)、赋税和徭役等封建剥削的生产方式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形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奴隶制度瓦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原始社会以生产资料原始公社所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形态,延续约数百万年之久。在原始公社制度下,生产力极端低下,人们主要使用石器工具,依靠集体劳动,以采集天然食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士族魏晋以来,在地主阶级中有士族和庶族的划分,形成士族制度。士族又称世族、“势族”、“甲族”,是各地的大姓豪族。东汉时,士族已逐渐形成。曹魏的“九品中正制”保证了士族在政治上的特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隆中对》又称《草庐对》。东汉末年诸葛亮的政治方略。207年,刘备冒严寒三去隆中(今湖北襄阳西)见到诸葛亮。亮对刘备分析天下形势,提出著名的《隆中对》。在《隆中对》中,诸葛亮先分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民主党派即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各政党和派别。主要有: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者联合会、中国农工民主党,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塘沽协定》国民党政府同日本签订的丧权辱国协定。1933年3月日军侵占热河(今并入内蒙古、河北、辽宁等地)后,又大举向长城各口进攻,平、津危急。蒋介石为了“围剿”红军,对日继续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