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Posted 线

篇首语: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即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1958年5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这条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基本点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和无产阶级的国际团结的同时,逐步实现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尽快地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它正确的一面是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缺点是过分强调了主观因素,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相关参考

中国历史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第一个五年计划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党和政府及时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这是实现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一个重大步骤。第一

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天朝田亩制度》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1853年冬颁布。这个纲领对太平天国的军事组织、地方政权建设、人民的社会生活、文化教育、国家的司法制度以及官吏的保举、升贬、奖惩等方面,都作了

高中历史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49—1956年)  1.过渡时期(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  (1)总路线和总任务:一化三改

高中历史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49—1956年)  1.过渡时期(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  (1)总路线和总任务:一化三改

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丝绸之路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丝绸之路指中国古代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陆上丝绸之路自张骞出使西域后逐渐开辟。其主要路线,东端起自长安,向西经河西走廊到敦煌,再向西分为南北两条通道:南路经鄯善(今新疆若羌)、于阗

中国历史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新民主主义论》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于1940年1月在延安《中国文化》创刊号上发表的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性文献,是针对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却实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而发表的。为

中国历史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面对国民党右派篡夺革命领导权的阴谋活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陈独秀采取妥协退让的方针,他认为现阶段的革命既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就应当由资产阶级来领导。针对

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三民主义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三民主义(1)孙中山提出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分为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旧三民主义的内容是同盟会的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

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奴隶社会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生产者奴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剥削人的社会。在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制度瓦解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和私有制的出现而产生。历史上最

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封建社会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封建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二个人剥削人的社会。以封建地主占有土地、对农民(或农奴)进行地租(为主)、赋税和徭役等封建剥削的生产方式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形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奴隶制度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