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中国土地法大纲》

Posted 土地

篇首语:身体的财富是健康,思想的财富是知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中国土地法大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中国土地法大纲》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中国土地法大纲》

1947年7月17日至9月13日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全国土地会议通过的土地改革法规,同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正式公布,共16条。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乡村中一切地主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连同乡村中其它一切士地,按人口统一平均分配;在平均分配土地时应注意中农的意见,并容许中农保有比较一般贫农所得土地的平均水平为高的土地量;乡村农会接收地主的牲畜、农具、房屋、粮食及其他财产,并征收富农上述财产的多余部分,分给缺乏这些财产的农民及其他贫民,并分给地主同样的一份。这一法规反映全国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对发动群众巩固后方,支援革命战争,解放全中国,起了重要作用,也为土地改革运动提供了纲领。

相关参考

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井田制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井田制殷周时代中国奴隶社会特有的土地制度。井田制脱胎于原始社会末期的土地分配,始于商代,成于西周。西周井田制是以周王为代表的奴隶主贵族的土地国有制。《诗经·大雅·北山》里说:“溥

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均田制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均田制北魏至唐中叶计口授田的土地制度。鉴于长期战乱,土地荒芜,民多荫附,赋税征收困难,国家财力不支。485年,北魏孝文帝采纳李世安建议,颁布实行均田令。北齐、北周、隋、唐相继沿用

中国历史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五四指示》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五四指示》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简称“五四指示”。1946年4、5月间,国民党政府破坏停战协定,不断向解放区进攻,全面内战的危机十

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氐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氐古族名。氐人自称“盤瓠之后”,世居西北地区。氐人有自己的语言,但大部分会汉语,大多从事农耕。他们从汉人学会熟练的纺织技能。《通典·边防典·氐传》说他们居住的地区“土地险阻,有麻

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分封制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分封制中国古代国王或皇帝分封诸侯的制度。商代已有侯、伯等称号。周灭商和东征胜利后,以“选建明德,以藩屏周”为目的,在所征服地区实行大规模的分封,即以土地连同封地上的居民赏赐给王室

中国历史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952年夏天以后,土地制度改革和其它社会改革即将在全国完成,国民经济恢复也即将胜利结束。中共中央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过渡时期的学说,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借鉴苏联

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封建社会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封建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二个人剥削人的社会。以封建地主占有土地、对农民(或农奴)进行地租(为主)、赋税和徭役等封建剥削的生产方式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形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奴隶制度瓦

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曹魏屯田制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曹魏屯田制东汉末年曹操和三国时期魏国实行的土地制度。东汉末年,战争频繁,生产受到严重破坏。曹操为保证军粮供应,发展自己势力,于196年接受部下枣祗、韩浩的建议,在许昌实行屯田,第

中国历史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中国远征军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中国远征军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组织的远征缅甸的抗日部队。英、美为借助中国力量,拖延日本的南进政策,于1942年1月建议,设立了包括中国、泰国、越南和缅甸北部的中国战区统帅部。

中国历史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民主党派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民主党派即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各政党和派别。主要有: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者联合会、中国农工民主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