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一课后习题答案

Posted 速度

篇首语: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高一物理必修一课后习题答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高一物理必修一课后习题答案

第1节: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1、"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水相对地面(岸)的运动,"地球的公转"是说地球相对太阳的运动,"钟表时、分、秒针都在运动"是说时、分、秒针相对钟表表面的运动,"太阳东升西落"是太阳相对地面的运动。

2、诗中描写船的运动,前两句诗写景,诗人在船上,卧看云动是以船为参考系。

云与我俱东是说以两岸为参考系,云与船均向东运动,可认为云相对船不动。

3、xA=-0.44 m,xB=0.36 m

第2节:时间和位移

1.A.8点42分指时刻,8分钟指一段时间。

B."早"指时刻,"等了很久"指一段时间。

C."前3秒钟"、"最后3秒钟"、"第3秒钟"指一段时间,"3秒末"指时刻。

2.公里指的是路程,汽车的行驶路线一般不是直线。

3.(1)路程是100 m,位移大小是100 m。

(2)路程是800 m,对起跑点和终点相同的运动员,位移大小为0;其他运动员起跑点各不相同而终点相同,他们的位移大小、方向也不同。

4.解答

3 m 8 m 0 5 m -8 m -3 m

0 5 m -3 m 5 m -8 m -3 m

第3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1.(1)1光年=365×24×3600×3.0×108 m=9.5×1015 m。

(2)需要时间为

2.(1)前1 s平均速度v1=9 m/s

前2 s平均速度v2=8 m/s

前3 s平均速度v3=7 m/s

前4 s平均速度v4=6 m/s

全程的平均速度 v5=5 m/s

v1最接近汽车关闭油门时的瞬时速度, v1小于关闭油门时的瞬时速度。

(2)1 m/s,0

3.(1)24.9 m/s,(2)36.6 m/s,(3)0

第4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1.电磁打点记时器引起的误差较大。

因为电磁打点记时器打点瞬时要阻碍纸带的运动。

2.(1)纸带左端与重物相连。

(2)A点和右方邻近一点的距离Δx=7.0×10-3 m,时间Δt=0.02 s,Δt很小,可以认为A点速度v= =0.35 m/s

3.解(1)甲物体有一定的初速度,乙物体初速度为0。

(2)甲物体速度大小不变,乙物体先匀加速、匀速、最后匀减速运动。

(3)甲、乙物体运动方向都不改变。

4.纸带速度越大,相邻两点的距离也越大。

纸带速度与相邻两点时间无关。

第5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1.100 km/h=27.8 m/s

2.A.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

B.列车启动慢慢到达最大速度50 m/s,速度变化量较大,但加速时间较长,如经过2 min,则加速度为0.42 m/s2,比汽车启动时的加速度小。

C、汽车向西行驶,汽车减速时加速度方向向东。

D.汽车启动加速到达最大速度的过程中,后一阶段加速度比前一阶段小,但速度却比前一阶段大。

3.A的斜率最大,加速度最大。

aA=0.63 m/s2,aB=0.083 m/s2,aC=-0.25 m/s2

aA、aB与速度方向相同,aC与速度方向相反。

4.解答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

滑块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

滑块加速度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描述

第1节: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1)15,16,18,19,21,23,24;

(2)如图所示;

(3)可认为是一条直线。

2.A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15 m/s;B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1.9 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C做初速度为4 m/s,加速度为0.67 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6 s时速度为0。

3.(1)图2-9,(2)剪下的纸条长度表示0.1 s时间内位移大小,可近似认为速度 、.v∝Δx,纸条长度可认为表示速度。

图2-9

4.略。

第2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1.初速度v0=36 km/h=10 m/s,加速度a=0.2 m/s2,末速度v=54 km/h

根据v=v0+at得

2.初速度v0=72 km/h=20 m/s,加速度a=-0.1 m/s2,时间t=2 min=120 s

根据v=v0+at得

v=20 m/s-0.1×120 m/s=8 m/s

3.(1)4 s末速度为2 m/s,最大,7 s末速度为1 m/s,最小。

(2)这三个时刻的速度均为正值,速度方向相同。

(3)4 s末加速度为零,最小,7 s末加速度为1m/s2、最大。

(4)1 s加速度为正值,7 s末加速度为负值,加速度方向相反。

说明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比较矢量的大小是按矢量的绝对值判定。

4.略

第3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1.初速度v0=36 km/h=10 m/s,加速度a=0.2 m/s2,时间t=30 s根据 得

x=10×30 m+ ×0.2×302 m=390 m

根据v=v0+at得

v=10 m/s+0.2×30 m/s=16 m/s

2.初速度v0=18 m/s,时间t=3 s,位移x=36 m

根据 得

3.位移之比

第4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1、54km/h

2、初速度v0=10 m/s,末速度v=0, 位移x=1.2 m

根据v2-v20=2ax得

3.若飞机靠自身发动机起飞,飞机初速度为0,加速度a=5 m/s2,位移x=100 m,末速度vx

由v2x=2ax得 ,所以不行。

弹射装置使飞机初速度为v0,末速度为v=50 m/s

根据v2-v20=2ax得

v20=v2-2ax

第5节:自由落体运动

1.文具橡皮下落得快。

纸片揉成很紧的小纸团后,小纸团下落变快。

这是因为空气阻力的作用,纸片受的空气阻力大,小纸团受的空气阻力小。

2.根据x= gt2得

x= ×10×3.02 m=45 m

由于空气阻力,下落加速度小于g,计算结果应小于45 m。

3.设井口到水面的距离为x,石块下落做自由落体运动,设石块落到水面的时间为t,则有

x= gt2= ×10×2.52 m=31 m

由于声音传播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石块自由下落到水面的时间

t<2.5 s,我们估算的x偏大。

相关参考

高中历史必修一一轮复习题

1.高一历史必修1期末复习资料第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知识结构:1.夏:出现公共权力,但保留氏族公社特点。2.商:政治制度是内服与外服制度,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3.西周:分封制定义:目的:巩固周的

八年级下册历史课堂直播综合测试卷1答案

意义:四、课外拓展:走访调查收集资料或请教自己爷爷奶奶,了解他们生活时期三大改造情况,布置作业:1、当堂完成课后练一练及填充图册相关习题。(10分钟)2、课后完成配套练习第5课习题并预习第6课内容。板

历史选修四2课后答案

1.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课的课后答案看看是不是这个第四课古代的经济政策(参考答案)【学思之窗】1.结合史实思考,这些重农抑商的具体措施,对秦国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答:作用:保护秦国的农业生产,增强秦国的

历史必修二综合检测一

一、高一历史第二分册综合测试答案综合测试答案,要准确第一部分选择题DBBAADBCACBACADBBCBDCDABDBDBCC第二部分阅读与分析题31AFBCG32(1)“金字塔真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

高一必修2历史提纲

最佳答案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两次工业革命的条件、过程及影响,工业时代经济组织的形式及作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影响,通过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点,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历史问题

历史秘闻 历史必修二综合检测一

一、高一历史第二分册综合测试答案综合测试答案,要准确第一部分选择题DBBAADBCACBACADBBCBDCDABDBDBCC第二部分阅读与分析题31AFBCG32(1)“金字塔真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

历史必修3作业本

1.高一历史作业本必修三答案参考答案: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百家争鸣lC2A3C4B5C6A7C8C9D10、孔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开创了儒家学派,提出了"仁"与"礼"的

江苏扬州中学高一历史学案必修三

1.鼎尖教案答案历史必修3你好大家好很高兴为你解答这个问题1040工程是什么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后悔是比损失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所以不要后悔。给人的感觉做很容易。可是真正做起来才发现问题随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必修二提纲

答案来自网络。高一历史复习资料(2008-11-2520:22:21)标签:文化■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一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1)原

中华书局八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

八年级下册历史绩优学案(2o13)答案意义:四、课外拓展:走访调查收集资料或请教自己爷爷奶奶,了解他们生活时期三大改造情况,布置作业:1、当堂完成课后练一练及填充图册相关习题。(10分钟)2、课后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