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平碉楼的历史和有趣的故事
Posted 司徒
篇首语:人人都曾经错过,真正属于你的,永远不会错过。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关于开平碉楼的历史和有趣的故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于开平碉楼的历史和有趣的故事
历史沿革和趣闻:自明朝(1368年——1644年)以来,开平因位于新会、台山、恩平、新兴四县之间,为“四不管”之地,土匪猖獗,社会治安混乱,加上河流多,每遇台风暴雨,洪涝灾害频发,当地民众被迫在村中修建碉楼以求自保。
明末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社会动荡,盗匪常常袭扰百姓,为保护村民的安全,芦庵公的第四个儿子,关子瑞在井头里村兴建了一座瑞云楼。
这座楼非常坚固,有防洪和防盗两项功能,一有洪水暴发或贼寇扰乱,井头里村和毗邻的三门里村的村民就到瑞云楼躲避。
1884年,潭江大涝,附近各地多屋被淹,开平赤坎三门里村民因及时登上碉楼而全部活下来。
1912年,司徒氏人为防盗贼而建南楼。
楼高7层19米,占地面积29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每层设有长方形枪眼,第六层为了望台,设有机枪和探照灯,抗战时期司徒氏四乡。
民国十一年(1922年)12月众匪伙劫赤坎地区开平中学时,被鹰村碉楼探照灯照射,四处乡团及时截击,截回校长及学生17人。
此事轰动全县,海外华侨闻讯也十分惊喜,觉得碉楼在防范匪患中起了作用,因此,在外节衣缩食,在侨居国请人设计好碉楼蓝图,带回家乡建造,集资汇回家乡建碉楼。
扩展资料:
历史沿革:
开平碉楼的兴起,与开平的地理环境和过去的社会治安密切相关。
开平地势低洼,河网密布,而过去水利失修,每遇台风暴雨,常有洪涝之忧。
加上其所辖之境,原为新会、台山、恩平、新兴四县边远交界之地,向来有“四不管”之称,社会秩序较为混乱。
因此,清初即有乡民建筑碉楼,作为防涝防匪之用。
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统治更为颓败,开平人民迫于生计,开始大批出洋谋生;
经过一辈乃至数辈人的艰苦拼搏渐渐有些产业。
到了民国,战乱更为频仍,匪患尤为猖獗,而开平因山水交融,水陆交通方便,同时侨眷、归侨生活比较优裕,故土匪集中在开平一带作案。
当时县内较大的土匪有张韶、朱炳、胡南、候晚、谭钦、吴金发、张沾、黄保诸帮,他们四处劫掠,制造了无数惨案。
据粗略统计,1912年至1930年间,开平较大的匪劫事件约有71宗,杀人百余,掳耕牛210余头,掠夺其它财物无数,曾3次攻陷当时的县城苍城,连县长朱建章也被掳去。
稍有风吹草动,人们就收拾金银细软,四处躲避,往往一夕数惊,彻夜无眠。
华侨回乡,常常不敢在家里住宿,而到墟镇或亲戚家去,且经常变换住宿地点,否则即有家破人亡之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开平碉堡
相关参考
编辑本段开平碉楼介绍开平碉楼开平碉楼分布在广东省开平市,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一种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根据现存实证,开平碉楼最迟在明代后期(16世纪)已经产生,
开平碉楼,位于广东省江门市下辖的开平市境内,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等风格多种。2001年6月
1.开平碉楼的历史价值开平碉楼与村落具有突出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一、它是中国乡村主动接受外来文化的历史见证夯土楼分布在丘陵地带,以赤水镇、龙胜镇为多。当地多将此种碉楼称为“泥楼”或“黄泥楼”。虽经
始建于清初,大量兴建是在20世纪20~30年代。广东开平碉楼的兴起与开平市的地理环境和过去的社会治安密切相关。开平市地势低洼,河网密布,而过去水利失修,每遇台风暴雨,常有洪涝之忧。加上其所辖之境,原为
羌族的碉楼就是一部迁徙史、一部战争史,也是一部文化史。它曾是羌人的哨兵,守护着羌人的土地、财产和生命,现在,碉楼守护的是羌人的文化、民俗的延续。碉以功能可分为:战碉、哨碉、界碉、风水碉、官寨碉。分石砌
阿尼克城堡位于同名小镇附近,是诺森伯兰公爵的所在地,自1309年珀西男爵一世亨利·珀西(HenryPercy)买下男爵以来一直如此。城堡的第一部分比珀西家族的所有权早了两百多年,因为历史记载它的建造日
国家历史名胜或自然美景信托基金是英国最大的慈善组织之一,也是最受欢迎的。众所周知,国家信托基金会负责维护数以百计的豪宅和其他由他们照料的建筑。自该组织成立以来,它的职责是“为了英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
英国历史 关于梅城堡的10个有趣的事实和数字——女王母亲的苏格兰城堡
去年,在我们从陆路尽头开车到约翰·奥格罗茨的路上,我们的最后一站是凯斯的梅城堡(事实上,这是我们去约翰·奥格罗茨之后做的)。梅城堡是女王母亲的私人苏格兰城堡,她在丈夫乔治六世去世后买下的。城堡不是一个
“开平南楼七壮士”讲述的是抗战时期,开平市七名司徒氏自卫队队员曾在开平南楼坚守八天七夜阻击日军,最后被捕并遭日军残暴杀害的故事。本月1日,以开平“南楼七壮士”故事为背景的广播剧《南楼往事》开始在江门广
碉楼根据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功用,共分为家碉、寨碉、阻击碉、烽火碉四种。家碉在羌峰寨最为普遍,多修在住宅的房前屋后并与住房紧密相连,一旦战事爆发,即可发挥堡垒的作用。古时,羌峰寨还有这样一种约定俗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