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一个干部从德能勤绩廉怎么叙述

Posted 能力

篇首语:没有激流就称不上勇进,没有山峰则谈不上攀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考察一个干部从德能勤绩廉怎么叙述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考察一个干部从德能勤绩廉怎么叙述

能:能力。

勤:工作表现。

绩:业绩(成绩)。

廉:廉洁。

 德能勤绩廉:指评价、考察和任用干部工作上涉及的五个方面。

德能勤绩基本要求 遵守法律法规。

尊重领导,顾全大局,团结协作,廉洁自律,谦虚谨慎,注重礼仪。

不说不该说的话,不表不该表的态,不吃不该吃的请,不受不该受的礼,不做不该做的事,不建不该建的议,不逾不该逾的矩。

不推过,不扯皮,不耍横,不张狂,不说情,摆正位置,找准角色。

为人宽容厚道好相处,做事公正廉明能周全。

能够时刻维护集体形象,维护政府形象,维护个人形象。

学习法律法规,学习方针政策,学习专业知识,学习为人之道,学习谋事之术,学习历史,学习技能。

用知识武装自己,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办文事办会能力,能讲会说,善于协调,靠水平和能力树形象,求进步。

勤奋工作,勤俭节约。

把事业当天职,视懒惰为耻辱。

积极做到手勤、腿勤、嘴勤、脑勤。

以勤补拙、以勤养德、以勤修身,以勤求绩,以勤立信,以勤做人。

绩乃成果和功业。

靠成绩展示能力,表现水平,塑造自我。

不仅愿想愿说愿做,而且敢想敢说敢做,还要会想会说会做,更要正想正说正做。

用拿得出、看得见、摸得着、感得到的绩效,取得受人信任、支持、理解、尊重的资格,用领导肯定、同事认可、下级满意、群众拥护打造自己工作、学习、生活的发展空间。

一、德为首、为纲 古语说:“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德,即品德、道德。

概括地说,德的内涵是指工作人员的政治思想品德以及遵纪守法、廉洁奉公、遵守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的情况。

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

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标准,但不论哪个阶级都把“德”作为考核和用人的首要标准。

现阶段对工作人员之“德”的考核,主要是看其是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是否忠于国家,是否遵纪守法,办事公道、行为廉洁,品德是否高尚。

具体的说,“德”由四个方面构成:

1、政治品德。

即指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以及建立在这个世界观基础上的政治立场等。

具体表现为政治立场坚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廉洁奉公、办事公道、品德高尚等方面。

2、伦理道德。

即指在处理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所表现出的思想品德。

包括大公无私、牺牲精神、相容性等。

3、职业道德。

是指在从事职业活动中,用高尚的道德指导本职岗位职业活动的具体实践。

包括职业上的原则性、事业心、责任感、政策性等。

4、心理品德。

是指个性心理倾向、动机、兴趣、理想品德是否高尚。

包括:行为动机、性格特征、志趣爱好等方面。

以上构成“德”的四个方面,政治品德:是最重要的,因为政治品德是决定工作人员的成长及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

政治品德是核心,政治品德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起作用;伦理道德对交往对象产生作用;职业道德对社会劳动起作用;心理品德对个人成长起作用。

在考核工作人员之“德”过程中,关键是考核其政治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

二、能为胜任工作的基本条件 能,即能力或才能、才干、本领。

通常是指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

能力是有效的认识、改造和控制客观世界的综合力量。

能力是对工作人员的才识和业务专业技术水平方面的要求。

能力决定了工作人员是否承担得起某项工作任务的工作能力。

工作能力由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两方面的能力组成。

1.一般能力,是指各类工作人员完成一切活动都必须具备的能力。

包括:①分析判断能力(准确性、周密性、敏感性、预见性、.果断性、条理性、灵活性);②基本工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说服能力、归纳能力等);③身体能力(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

2.特殊能力,是指为适应一定活动需要而形成的具有专业和综合特征的能力。

包括:①业务专业技术能力。

②领导能力(决策能力、用人能力、协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计划能力等)。

③创造能力(管理工作及高层次的职位人选、尤其需要具备创造能力)。

④执行能力(执行力的好坏对工作的成功推进有举足轻重的作用)⑤经验能力。

经验是能力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在管理实践和业务专业技术工作实践过程中培养出来的能力。

实践证明,能力具有以下特点:①能力具有潜在性。

也就是说能力只有在工作中才能表现出来,能力不能离开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实践而孤立存在。

②能力具有变化性。

能力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③能力具有综合性的特征。

在考核工作人员之“能”的过程中,关键是考核其本职岗位的业务专业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的运用和发挥.业务专业技术提高情况和知识更新情况。

而且重要的还在于,即使一个人具备了适合其岗位的能力,并且发挥了,然而还要看其能力运用的目的性是否明确、得当,手段方式是否合理、规范。

三、勤为担负工作的基本要求 勤,指的是工作尽力尽责,勤奋不怠,甘于奉献。

古语说“勤能补拙”,从某种意义上是说,勤奋的工作可以弥补能力上的不足。

勤是工作态度的基本体现。

也是一个人有没有良好道德素养的体现。

勤是由组织纪律上的勤、工作态度上的勤、工作积极性上的勤、本职工作岗位上的勤奋敬业和出勤率等方面组成。

或者说勤包括积极性、纪律性、责任心和出勤率四个方面组成。

具体地说,勤是指工作人员是否具有积极的工作态度和事业心;工作中是否一丝不苟;平时是否肯学肯钻、任劳任怨,是否达到了规定的出勤率。

勤的内涵是比较好理解的,重要的是在实践中真正做到勤。

通常人们用“勤勤恳恳”四个字来评价工作人员在“勤”上做得好的人。

在考核工作人员之“勤”的过程中,关键是考核其工作态度在本职工作岗位上的勤奋敬业精神和劳动工作纪律情况。

 四、绩为工作优劣的集中体现 绩,指的是一个人的工作实绩.是综合反映个人工作能力、水平和努力程度的一个标志,是业务活动和管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或精神的成果。

绩一般由以下四个方面构成:

1、工作指标上的绩。

即在履行职责、完成工作任务时质量好、数量多。

这就是工作质量指标成绩和数量指标成绩。

2、工作效率上的绩。

即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组织效率、管理效率和机械效率高。

3、工作效益上的绩。

即完成工作任务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时间效益等方面的效益好,取得的成果绩效就好。

4、工作方法上的绩。

是指采取了什么样的好方法、什么样的好措施、什么样的好手段胜利地完成了任务。

实践证明、绩有三个明显的特点: 1、绩的大小与德、能、勤成正相关关系。

2、绩的表现形式不同。

不同层次、不同性质和不同类别的工作岗位,有各自的绩的表现形成。

3、绩受复杂多样的客观因索的影响。

在考核中,要充分考虑各种客观因素对绩的影响,才能正确评价工作人员的真正才干和作用。

在考核工作人员之“绩”的过程中,关键是考核其履行职责情况、完成工作任务情况,数量、质量、效益、成果的水平等情况。

 五、廉是工作的道德操守 古语说:“公生明,廉生威”,又有“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主要讲的就是道德操守对于人的重要性。

廉洁奉公、严格自律, 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能否保持廉洁, 关系到人心向背, 关系企业的成败。

一个单位工作状况好坏与工作人员的素质密切相关, 对于领导人员来讲清正廉洁,对于普通干部来说应该珍视自己的清白。

从这个意义上说, 在考核中要加强考廉, 既是坚持德才兼备标准的需要, 又是坚决、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客观要求。

在实际的考核工作中,对于廉的判断,主要考核执行党和国家清正廉洁的有关规定和严格要求自己情况,有无违纪现象;自身修养,爱好是否健康向上,能否积极参加一些公益活动,自觉抵制不健康行为,遵纪守法、克己奉公、廉洁自律等状况。

六、健是工作的精神灵魂 健,不是人们望文生义所理解的健康。

健的含义来自于《周易·乾卦·象》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其含义是:天总是刚劲强健而运行不止的,君子观此象而感同身受,因而发奋图强,奋斗不息。

健、自强,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落实在工作中,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务实精神:讲求实用,追求事功,而轻浮华,贬空谈,鄙玄虚,以务实的精神开展工作。

2.自强精神:自强不息,刚健有为,反映出朝气蓬勃、努力向上的顽强生命力,表现百折不挠的开拓精神,斗争精神,完善自我的进取精神,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勤劳节俭美德。

3.宽容精神:解放思想、兼容并包兼容并蓄的精神,胸襟阔广,宽容大度,能够合理地对待大自然,能够团结各个方面的人,容纳各种不同的意见。

德、能、勤、绩、廉、健各方面的地位是:“德”是核心,即政治思想品德是核心,德的地位处在“首要”位置。

“能”是本领,能的地位处在“重要”位置;“勤”是态度,是对本职岗位事业勤奋敬业的态度。

勤是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勤的地位处在“必要”位置;绩是成果.是考核的重点,绩的地位处在“重点”位置,或者说处在“落脚点”位置;“廉”是操守,是开展工作的人格保障;“健”的地位处于精神层面,贯穿于“德、能、勤、绩、廉”的整体之中。

“德、能、勤、绩、廉、健”六个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六者之间的关系是:德是统帅、能是将领、勤是士兵、绩是战果、廉是保障、健是灵魂。

保持健的作风、有德、有能、有勤、再加廉,一般说来,就能创造绩。

绩,尤其是工作成绩.是在德、能、勤、廉、健五者相互作用下,在改造客观世界中获得的物质和精神成果。

德、能、勤、绩、廉、健缺一不可,这就是德、能、绩、廉、健的关系。

综上所述,对于每位干部,了解德、能、勤、绩、廉的内涵都是必要的。

这样一来,将会有利于员工个人的发展,同时,时时刻刻以创新发展为己任,锐意创新,不断进取,取得更大的成绩。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负荆请罪廉颇最后怎么样了

负荆请罪廉颇最后怎么样了?英雄迟暮,甚是悲凉!历史新知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廉颇是赵国的优秀干部,作为一个骁勇善战,多次带队立功的优秀将领,他确实有充分的理由瞧不起蔺相如。>蔺相如原来是宦官

新中国 中国·中国的干部考核制度

中国·中国的干部考核制度对干部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品德、才能、学问、见识、体力等内在要素和在一定条件下做出的成绩,进行及时、准确、全面地考察和评定,为选拔、使用、鉴定、奖惩提供依据的有关规定和方法。中国

是谁曾被康熙皇帝称为“天下清官第一”

“善吏”一词始见于《史记》,意为良吏。自古以来,为政当施善政,治国当行善治,为官当做善吏。就今天而言,一个领导干部仅仅廉洁奉公或仅仅能干事、有作为,都不够全面,只“廉”不“能”是庸官,只“能”不“廉”

是谁曾被康熙皇帝称为“天下清官第一”

“善吏”一词始见于《史记》,意为良吏。自古以来,为政当施善政,治国当行善治,为官当做善吏。就今天而言,一个领导干部仅仅廉洁奉公或仅仅能干事、有作为,都不够全面,只“廉”不“能”是庸官,只“能”不“廉”

领导谋略 诸葛亮用“七观”选将才

诸葛亮用“七观”选将才三国时期,诸葛亮提出了领导应亲自考察下属,不可凭感情和印象用人,其所著的《将苑·知人性》中提出了“七观”的选才法,他认为要从人才的“志”、“辨”、“谋”、“难”、“性”、“廉”、

尚书张伯行曾被康熙皇帝称为“天下清官第一”

“善吏”一词始见于《史记》,意为良吏。自古以来,为政当施善政,治国当行善治,为官当做善吏。就今天而言,一个领导干部仅仅廉洁奉公或仅仅能干事、有作为,都不够全面,只“廉”不“能”是庸官,只“能”不“廉”

历史人物 王仲廉生平简介 王仲廉主要事件和轶事

南口阻击战>南口会战王仲谦率领的89师是13军的主力师,下辖两个旅4个团,负责南口正面防御作战,防线从得胜口至苏林口一线。从8月7日两军交战,到8月26日王仲廉部奉命转移,89师在南口正面进行了20天

历史叙述题

1.主要线索和历史阶段特征本单元从1368年到1840年,包括明和清前期(鸦片战争前)两个王朝的历史。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和封建社会渐趋衰落是这一时期的总体特征。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中央加强了对边

从争议人物到全民偶像

林则徐:从争议人物到全民偶像  在这些历史叙述中,为了衬托林则徐,琦善等人甚至道光都成了反动派、昏君、卖国贼。如果不是他们的捣乱与破坏,广大人民群众在林则徐的领导下,肯定会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波兰 波兰·波兰干部制度的特点

波兰·波兰干部制度的特点从波兰1980年以来的干部变化和干部政策基本原则可以看出有以下几个特点:1.制订统一的干部政策原则和建立立统一的干部体制。1983年10月举行的波兰统一工人党九届十三中全会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