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王仲廉生平简介 王仲廉主要事件和轶事

Posted 历史人物

篇首语:浪再高,也在船底;山再高,也在脚底。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王仲廉生平简介 王仲廉主要事件和轶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王仲廉生平简介 王仲廉主要事件和轶事

南口阻击战>南口会战王仲谦率领的89师是13军的主力师,下辖两个旅4个团,负责南口正面防御作战,防线从得胜口至苏林口一线。从8月7日两军交战,到8月26日王仲廉部奉命转移,89师在南口正面进行了20天激烈的阵地争夺战。89师6000多官鲜血洒遍南口居庸关地区。仅萧县籍在此战役中牺牲的就有4人。89师4个团的兵力,到21日已经不足1个团,仍拼死坚守了5天。25日,汤恩伯在怀来指挥部接到王仲廉汇报战况的电报,苦笑着称为“残兵镇守居庸关”。89师担任防御的529团浴血截击,屡挫敌锋,克尽厥职,伤亡惨重。由于此战的出色表现,国人将89师529团誉为抗战初期的“四大名团”之一。>>台儿庄战役>台儿庄战役时,王仲廉率领85军从归德(商丘)出发,到达临城。于23日晚移至台儿庄以北,24日拂晓,反攻枣庄。25日至27日,85军与日军展开了惨烈的枣峄争夺战。3月27日,85军以侧背攻击的方式,一方面拊枣庄、峄县一带的敌军侧背,另一方面担任掩护52军的攻击行动,以防该军在攻击过程中东西两侧可能出现的意外变化。4月4日,85军与增援的75军一部全力指向台枣支线。总攻开始后,85军附炮7团,在大良壁、小良壁之线,向固守朱滩、大顾珊之敌进攻。大顾珊争夺战中,王仲廉指挥的炮7团创造了劣势炮兵消灭优势炮兵的空前奇迹。4月6日,王仲廉为鼓舞士气,并切实了解战地实况,亲往第一线督战。用望远镜向台儿庄方向搜索。发觉日军断断续续向南洛、北洛疏散移动。王仲廉判断,日军似有退却的模样。立即用电话通知炮7团,向后移之敌猛轰。随后用电话向汤恩伯报告:敌人已开始总崩溃,建议总攻。>>举办教育>1942年初,王仲廉创办国立第二十一中学。当时日寇铁蹄踏遍鲁苏豫皖各地,人民流离失所,朝不保夕,王仲廉为了让沦陷区的失学青年能上学,1942年初在太和县创办一所中学,开始叫鲁苏豫皖边区战时中学,原计划招收500人,不到一月就来了1900多人。王仲廉表示,凡是来的学生,不能拒收,就是再困难也要保证来一个收一个。他把学生招收进来后,将情况电告重庆国民政府教育部,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国立二十一中。当时学生衣、食、住、行全供应,月需经费百万元,教育部只拨10余万元,其余全靠自筹。在经费最困难的时期,王仲廉卖掉了自己坐的汽车,其妻子郭女士卖掉了结婚时陪嫁的首饰。国立二十一中前后办了3年多,一共培养3000多名学子。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文兴、雕塑家陈天、著名画家卓然等,都曾就读于此。>轶事典故>鼓舞士气>台儿庄战役时王仲廉作为高级将领,为鼓舞士气,了解敌情,亲往第一线指挥。当时有人向王仲廉建议:军部略向后移,使第一线得到纵深配备。王仲廉坚决反对,他说:“在此敌我胜败未分之际,惟有继续猛攻,不能容许任何单位后移,影响军心士气。”就在王仲廉指挥部队和日寇拼杀时,突然,敌人的一发炮弹落在距他四五步的地方。特务营长赵华光急步上前,用身体护住了王仲廉。万幸的是,落地的是一颗哑弹。王仲廉毫无惧色地说:“小鬼子的炮弹怕咱,不敢响。”>>后母戊鼎>武官村周围先后发掘出了上千座墓葬,十几座王公大墓。1939年,武官村民在田地里发现后母戊鼎,1946年6月,安阳县政府一位“陈参议”打探到大鼎的下落,7月11日夜,派队并商得驻军某部协助,至该村掘至终夜,于天明12日早晨将古鼎用大马车运送到古物保存委员会内。风声传到了驻扎在新乡的国民党第31集团军司令长官王仲廉的耳中。王仲廉派军队取鼎,连夜运到南京,存放于当时的国民政府中央博物院。解放南京时,大鼎流落在南京飞机场,被解放军发现后,转移到南京博物馆。1959年国家博物馆建成后,从南京调往北京国家博物馆。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王仲廉为何被蒋介石撤职关押 王仲廉被撤职关押又是怎么回事

黄埔军校是我们大家都所熟知的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军事学校,他为我们中国革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黄埔军校历史上曾经出现过非常厉害的徐州三王。今天要说的便是徐州三王之一的王仲廉。>>在这里不得不说你们

国民党史 王仲廉

王仲廉字介人、介仁,江苏萧县(今属安徽省)人,1902年生。早年就读于徐州中学。1924年4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历任教导团排、连长,并参加第一、二次东征之役。1926年调任黄埔军校第四期步兵科

历史人物 魏晋南北朝史专家王仲荦简介 他的个人生活是什么样的

王仲荦(1913—1986年),浙江余姚人。1937年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曾任上海太炎文学院、中央大学、山东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山东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中国唐史学会第一、二届副理事长,山东省史学

国民党史 王仲裕

王仲裕原名金绰,字仲裕,先世江苏东海人,明初迁山东莒县,再迁日照,1891年生。1918年秋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次年夏参加留日同学泣恳救国会,后回国至北京转入中国大学,毕业后加入国民党。曾任国民党中央北

国民党史 王仲青

王仲青又驹锷,化名陈一中,江苏无锡人,1915年生。1938年入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青浦训练班受训。毕业后任安徽忠义救国军教导第一团第一大队第三中队分队长。1940年任浙江忠义救国军技术营中尉爆破助教

国民党史 王仲升

王仲升山东寿光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毕业。曾任第五十一军第一一三师副师长。1946年7月31日晋升陆军少将。后任鲁苏战区总司令部占编委员。1949年随国民党去台湾后,曾任台湾海军陆战队司令,并晋升

历史人物 汉朝人物金俗简介

汉代人物本名:金俗别称:修成君所处时期:西汉民族族群:中原族金俗人物平生诞生配景孝景帝的皇后王娡父亲叫王仲,是槐里人。母亲叫臧儿,是本来燕王臧荼的孙女,嫁给王仲为妻,生下儿子王信和两个女儿。王仲死了今

历史人物 臧儿的主要事迹 臧儿的人物生平 臧儿的人物简介

  中文名:臧儿  别名:平原君  所处时代:汉朝  民族:汉  封号:平原君  祖父:燕王臧荼  夫君:槐里的王仲,长陵田氏  儿子:王信,田蚡,田胜?  女儿:王娡,王皃姁www.cha138.c

王儿姁生平简介 她是怎么死的?

  王儿姁是西汉汉景帝刘启的宠妃之一,她也被称为王皃姁,和刘启的皇后王娡是同父同母的姐妹。  王儿姁的母亲是臧儿,她是燕王臧荼的孙女。臧儿嫁给了槐里的王仲,共生了一子两女,两个女儿就是王娡和王儿姁。燕

历史人物 呼韩邪单于的主要事迹 呼韩邪单于的人物生平 呼韩邪单于的轶事典故简介

  中文名:稽侯栅  别名:呼韩邪单于  外文名:Uhaanyehe(古蒙Huhaganyeke)  民族:匈奴  在位:前58~前31年  相关事件:五单于之争、昭君出塞  职业:匈奴单于  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