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人在欢乐喜庆的时候都会跳什么舞

Posted 黎族

篇首语: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宽容、忍让、和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黎族人在欢乐喜庆的时候都会跳什么舞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黎族人在欢乐喜庆的时候都会跳什么舞


黎族人在欢乐喜庆的时候都会跳什么舞

娱乐喜庆舞蹈,是黎族人民喜闻乐见的群众性舞蹈。每当夜幕降临,黎族群众(特别是青年人)便成群结队,在家门前、晒谷场或林中、溪边,伴着欢快悦耳的歌声,清越透亮的哩咧(黎族竹管乐器)声,铿锵有力的锣鼓声,节奏强烈的竹木敲击声欢呼跳跃起来。人们欢歌笑语,手舞足蹈,汇成一支欢乐的交响曲,震撼山谷,激荡人心。娱乐喜庆舞蹈一般在农闲时进行,多出现在节庆、丰收、婚嫁、添丁等场合。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黎族人民追念祖先、缅怀民族英雄和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传统节日。清晨,当太阳刚刚爬上山岗,身着盛装的青年男女,便不约而同地从方圆几十里外的村寨纷纷汇集到约会地点。约会点一般都设在比较平坦的山坳里,当男青年手执阳伞,三五成群来到约会点时,姑娘们每人手提着装满五香饭的竹筒也赶到,她们把竹筒往树杈上一挂,便迅速跑进树林中躲藏起来。这时带头的小伙子吹起一声响亮的口哨,姑娘们听到口哨后,便彼此呼喊着一下子蜂拥而出,但旋即又遁进树林躲藏起来。小伙子们把树林围住,先由一人唱歌发问,姑娘答后便一个个走了出来。这时,小伙子们打着伞,各自挑选自己的如意情人,姑娘也在羞涩之中物色自己的如意郎君。双方若情投意合,即可交换定情物,相互歌舞述情,尔后手携手走进树林,一边甜蜜地交谈,一边吃着姑娘带来的五香饭,直至夕阳西下,夜幕降临,恋人们才恋恋不舍地分手回家。这便是黎族有名的舞蹈《踏青舞》。

在丰富多彩的黎族舞蹈中,《猴子舞》也是一种娱乐性很强的民间舞蹈,最有浓厚的远古遗风,有极高的观赏性,一般在节日、娱乐、婚庆时跳。《猴子舞》的表演形式有单人跳、双人跳、四人跳三种,均为男性表演。表演时要身着民族服装,头上扎长70厘米、宽15厘米的黑边白头帕,再插上三根羽毛,下身穿牛鼻裤(俗称包卵布),打赤脚。

单人跳时,舞者扮猴子,于木鼓面上自己跳。双人跳时,一人扮“猴”,另一人男扮女妆,“猴” 者徒手蹦蹦跳跳于鼓面上;“女” 者则手持30厘米左右长的“钱铃”棍,绕着木鼓时而转身、时而下蹲、时而跳跃,“钱铃”棍则不停地在自己的肘、肩、胯、膝、脚等部位轻轻拍打。

4人跳时,一人依然扮“猴”,于木鼓面上跳,另一人则击鼓并和余下的两人一起,踩着所击的鼓点绕木鼓而舞。4人均学着猴子的各种动作,做出逗人发笑的举动来,诙谐而有趣,极力显示出猴子的灵性,场面轻松欢快。

《打柴舞》是黎族民间舞蹈中最有代表性的舞蹈。每当在农闲或收获季节的晚上,人们便在地坪上间隔约2米左右平行摆放着两根碗口大、约4米长的圆木,圆木上再横架着若干相对比较细的木棍或竹竿,由几对人在两根圆木的外侧相对而蹲,双手各握着棍端或竹端,然后有节奏地在圆木上铿锵有力地分合拍击,并演绎出多种多样让人眼花缭乱的花样来,由慢到快,时低时高。

男女舞者则随着节奏的快慢轻巧穿梭跳跃其中,每当舞者顺利从木杆或竹竿上跳过,手执棍端或竹端的拍击者会齐声高呼,动作惊险有力,情绪活泼爽朗,气氛热烈诙谐,木竹的撞击声和人们的欢笑声。

娱乐喜庆舞蹈是广大黎族人民非常喜爱的舞蹈之一,它成了黎族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综观黎族娱乐喜庆舞蹈,它应该是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劳动生活中发展而成的舞蹈,二是由宗教祭祀发展而成,变娱神为娱人的舞蹈。

相关参考

黎族人在过年时都干啥 黎族过年习俗

黎族春节是黎族的民间节日。黎语称“江”或“葛呣”,意为年。在农历正月一举行,节前,家家户户忙着打扫庭院、修整房屋、备年货、做新衣等。年三十早上,准备丰盛的佳肴;傍晚,摆祭品,祀拜祖宗。事毕,吃年饭、喝

黎族人在不同场合的礼仪都是什么样的

宴席礼仪海南省黎族招待客人有一套饮食礼仪。用餐时,对男客先酒后饭,对女客先饭后酒。宾主分开对坐。请酒时,主人先双手举起酒碗向客人表示请酒,然后自己把酒一饮而尽。接着,把米酒逐个捧给客人,客人把酒喝完后

羌族人在什么时候跳“铠甲舞” 羌族舞蹈

在羌族习俗中,举行任何祭祀仪式以及欢乐歌舞之前,都要先饮咂酒。在举行《铠甲舞》前,人们首先将大酒瓮摆在举行活动的麦场中央,然后有人还抬来了盛满开水的大木桶。当一切准备就绪,负责整个“仪式”的司酒,手拿

黎族人在饮食方面都有何习俗有何禁忌

食肉类方面:黎族地区普遍不吃猫肉,认为猫是家门灶神,家猫死了就埋葬。五指山市合亩制杞方言和东方市美孚方言,视牛为崇拜物,禁止牛日杀牛。按生肖推算,牛日杀牛会损牛的灵魂。合亩制的亩头和妻子,不吃狗、猫、

黎族人在葬礼过后都有哪些习俗和禁忌

遗孀的待遇合亩制地区,死者的妻子在给丈夫送葬当天,由娘家接回去。不享受夫家的财产,带走自己的行李和当年的口粮,以及不断奶的婴儿。这种不落夫家婚俗,认为遗孀居住在死去的夫家不吉利,死后不属夫家鬼,娘家的

为什么说黎族的民间歌谣是丰富多彩的

黎族是一个能歌善唱的民族。他们在创作大量丰富、动人的神话传说故事的同时,也创作了多彩的民间歌谣。黎族人民在劳动生产,婚恋喜庆,哭丧祭祀,迎宾送客,往往都用歌声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他们善于触景生情,遇事而

小人物的悲哀,燕王喜小心思不断,却不过是苟延残喘

一、欢天喜地燕王喜燕王喜是战国时期燕国的最后一任君主,他的名字饱含欢乐喜庆之意。燕王喜的一生或许有过许多欢乐,但却一点也不喜庆。公元前255年(燕孝王三年),喜的父亲燕孝王去世,于是喜继承燕国国君之位

黎族结婚的时候都有啥习俗 黎族婚俗简介

黎族民间有定婚、许婚、约婚、重婚、接婚、合婚、对婚和“不落夫家”等八方面的婚事形式。“定婚”,是父母的意愿,双方父母为子女商定婚姻,多是由于子女年龄较小或女大男小。“许婚”,向族外求婚,女子婚价高,并

黎族在祭祀的时候跳啥舞 黎族舞蹈简介

舞蹈的起源都有一个共性,即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在其形成的初始,总是与宗教、巫术密不可分的。在黎族社会中,每当人们发生各种病痛,都认为是鬼在作怪,有病就必救治,救治就必驱鬼除魔,驱鬼除

纳西族舞蹈“打跳”有着怎样的特点和发展

纳西族民间舞蹈——打跳流传于丽江市、宁蒗县、华坪县、永胜县、盐源县、中甸三坝等纳西族、傈僳族及一些普米族村寨。纳西语称“咚罗丽”或“纽踔”。“咚罗丽”有“欢乐的跳舞”或“大家来跳舞”等含意。一些地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