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冯桂芬简介
Posted 太平军
篇首语: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冯桂芬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冯桂芬简介
冯桂芬
www.cha138.com冯桂芬(1809~1874)
晚清思想家。字林一,号景亭。江苏吴县人。1840年(道光二十年)进士。翰林院编修。1853年(咸丰三年),太平军攻占南京,奉诏于苏州举办团练,后擢詹事府右中允。1860年,太平军克苏州,遁居上海。时既愤于英法联军攻陷北京,又主张借洋兵助剿太平军,并联络江浙官绅,在外国势力支持下组成“会防局”。曾上书曾国藩,乞遣师东援。在李鸿章率淮军到上海后,为解上海之围及进复苏州,多次献策。后又助李办广方言馆(亦称上海同文馆)。他早年讲究经世致用,注意研究西学。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呼吁自强之道不可以须臾缓,认为中国之所以受欺凌即在于缺少西方所具有的长处,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采西学,制洋器,发展军事工业以及其他事业。对清朝统治也有不满,要求革新内政,并且重视农业生产,倡议在生产中采用机器,以节省人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建议改革科举考试内容,给予掌握西方技艺者科举待遇。这些主张对洋务派曾产生很大影响,对维新派也有所启迪。晚年讲学于苏州、扬州,从事著述。所著《校庐抗议》一书,戊戌变法时,曾被光绪帝印发群臣阅读。主要著作还有《显志堂稿》、《说文解字段注考证》等。
相关参考
冯桂芬之思想,上接林、魏,下启康、梁,其意义不单单只是"求西学、思变法"的一脉相承,而在于其率先提出了消解现代化过程中的中西、古今矛盾的方法,即"惟善是从"。冯
沈桂芬一沈桂芬,字经笙,顺天宛平(今属河北)人,祖籍江苏吴江。他经过苦读,乡试中举。道光二十七年(1847)会试得中进士,进翰林院为庶吉士,授编修。咸丰二年(1852)经大考,获得一等佳绩,升为庶子。
生平经历汪桂芬,生于1860年,卒于1906年,名谦,字艳秋,号美仙,小名惠成。安徽潜山县人(一说湖北汉川县人),梨园世家出身。其父汪连宝是清道光、咸丰年间春台班有名的武生。桂芬七八岁时父母就相继去世
生平经历汪桂芬,生于1860年,卒于1906年,名谦,字艳秋,号美仙,小名惠成。安徽潜山县人(一说湖北汉川县人),梨园世家出身。其父汪连宝是清道光、咸丰年间春台班有名的武生。桂芬七八岁时父母就相继去世
艺坛评价程长庚曾预言:“吾死后,鑫培必成大气候。”谭鑫培曾师事程长庚、余三胜,并向张二奎、卢胜奎、王九龄问艺,博采众长化为己有,终成一家,与汪桂芬、孙菊仙被誉为“新三鼎甲”,并成为京剧史上第一个老生流
...量。其中的最杰出人物,如李鸿章、郭嵩焘、沈葆桢、沈桂芬、张之万,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近代史的走向。这一届的进士能够出头,一要感谢时势,在他们年轻力壮的
成吉思汗简介成吉思汗的简介是什么?成吉思汗生平事迹简介1162年,成吉思汗降生在蒙古部乞颜孛儿只斤氏的一个贵族之家。观其一生,他是在戎马征战中度过的,其功过也集中反映在武功之盛中。他的功劳在于:统一了
明朝16位皇帝简介明朝十六位皇帝简介,有图有真相明朝皇帝列表(不要简介)太祖朱元璋(1328-1398)年号“洪武”1368年称帝,在位31年惠帝朱允炆(1377-1402)年号“建文”1398年即位
蔡简介 简介:蔡(?-1174)字正甫,真定(今河北正定)人。蔡松年子。 天德三年(1151)进士。历澄州军事判官,三河主簿。召为翰林修撰、同知制诰,改户部员外郎兼太常丞。大定十四年,由礼部郎
三皇五帝简介三皇五帝功绩简介 三皇,指天皇:伏羲,地皇:神农,人皇:轩辕。五帝,指金帝:颛顼,木帝:帝喾,水帝:尧,火帝:舜,土帝:大禹。 伏羲的功绩是一画开天、创造八卦,文字,渔猎,婚姻。 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