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安史之乱为什么拖了6年多才彻底平定
Posted 安史之乱
篇首语: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安史之乱为什么拖了6年多才彻底平定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安史之乱为什么拖了6年多才彻底平定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安史之乱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唐朝的一个转折点就是安史之乱的爆发,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用了7年时间平定,在这样的情况下,唐朝消耗了巨大的国力。由此说来,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信号。正是因为安禄山和史思明的造反,导致了唐朝问题的出现。
唐玄宗李隆基宠幸杨玉环,对此李隆基不以为然,这让边境的战士开始感到不满。到后来,安禄山选择了起义,直到安禄山攻打到长安城时,李隆基才相信安禄山造反,也就是说,当时身为节度使的安禄山,一直是造反的,但是李隆基不信。
李隆基不相信安禄山会造反,原因就是李隆基对待安禄山是非常好的,安禄山几乎是没有什么背景的,能够成为节度使,靠的是自己的本事。其次安禄山能够取得李隆基的信任,肯定是有原因的,这就是安禄山知道李隆基心中想要什么。
一提起安史之乱,我们就会想到两个人物。第一个人是安禄山,其次与安禄山一同起兵的还有史思明,但是大部分人不会想到史思明。人们能够想到的第二个人就是郭子仪。一个是点火者,一个是灭火者。他们两人本应该做为对手,长期并存下去的,可是事实上并非如此。
安史之乱唐军用了七年的时间才得以平定,但是郭子仪没有与安禄山一直较量。也就是说,安史之乱爆发一年后,安禄山就死了。安史之乱持续的时间将近八年,但安禄山其实只存在了1年多一点,也就是13个月的时间,安禄山就被儿子杀死了。
安史之乱是安禄山挑起的,说明这人有足够强的实力。安禄山为了能够得到唐朝的江山,是经过周密的计划的。此人老奸巨猾,伪装成一副忠厚的样子,取得唐朝朝廷和唐玄宗的信任,这时候的安禄山已经身为节度使,掌握兵权。
在这样的情况下,安禄山才能够成功发动安史之乱。当初汉朝的刘邦以长安为都城,是经过慎重考虑过的,原因就是长安易守难攻,唐朝建立之后,仍然将都城选择在了长安,原因很明显,就是为了长安的地理位置和天险。安禄山起兵之初,首先对准的是东都洛阳,不仅是因为洛阳离安禄山的地盘近,还因为它好进攻。
相比来说,长安就有很多屏障和防御体系。所以安禄山三下五除二就拿下了洛阳。之后的目标就是长安。唐朝朝廷需要做的仅仅是守住潼关就可以,事实上,唐朝的大将也是这样想的。比如高仙芝和封常清。他们由于仓促应战,带了临时凑的一群乌合之众来抵挡安禄山的精锐。
结果可想而知,更是一败涂地。为了防止安禄山的进攻,唐朝消耗了数十万大军。郭子仪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名将,他也是正儿八经的科班出身的将军。刚刚开始的时候,郭子仪的战区并不在核心地带,安禄山造反已经蓄谋已久,他一发兵就是全方位的,并非一点爆破。
高仙芝、封常青、哥舒翰等是在关中、中原核心地区,郭子仪等则是在外围,这样一来,郭子仪前期根本没有发挥什么作用。后来郭子仪在山西、河北以锐不可当之势,横扫叛军。之后就是声势浩大的邺城大战,此战唐朝动用了20万大军,号称60万,大有一举歼灭叛军之势。
出战时间不够及时,唐肃宗待安庆绪逃至邺城一年后才下令出兵。这就大大延误了战机。这还不算,此战唐军派了郭子仪、李嗣业、李光弼等九大节度使共同出击,可谓气势空前,结果没有设置元帅。相州之战后,一直妒忌郭子仪的鱼朝恩,趁机把失败的责任推到郭子仪身上。
结果郭子仪没有了兵权,这就是唐朝的神操作了。后来唐肃宗驾崩,年轻有为的唐代宗继位,郭子仪又有了出彩的发挥。最后还是叛军大起内讧,曾经杀死老爹安禄山的安庆绪被史思明杀死,而史思明又被其子史朝义杀死,最终安史之乱平定。
相关参考
是谁平定了“安史之乱”﹖郭子仪平定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至德二年(757年),郭子仪与广平王李俶收复西京长安、东都洛阳
沈庆之少年时便以勇武著称,孙恩之乱时随宗族抵抗乱军,保卫乡里。义熙七年(411年),孙恩之乱彻底平定。但江南三吴一带由于连年战乱,土地荒芜,民生凋敝。沈庆之便留在家乡耕作,以勤苦自立。义熙十一年(41
郭子仪平定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至德二年(757年),郭子仪与广平王李俶收复西京长安、东都洛阳,以功加司徒,封代国公。
唐代宗李豫初名为李俶,是唐肃宗李亨的长子,唐朝的第九位皇帝。李豫经历了动荡惊心的安史之乱,也是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之一。历史上对李豫的评价如何呢?李豫继位之初就是彻底消灭安史之乱的时机,他为此做了什
平定“安史之乱”的两个唐朝著名将领分别是谁?郭子仪和李光弼。1、郭子仪郭子仪(697年-781年),华州郑县(今陕西渭南华州区)人,唐代名将、政治家、军事家。郭子仪早年以武举高第后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
李泌(bì)(722年-789年4月1日),字长源。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唐朝中期著名政治家、谋臣、学者,北周「”八柱国”李弼的六世孙。李泌自幼聪颖,深得唐玄宗赏识,令其待诏翰林,为东宫属官。后遭宰相
平定“三藩”之乱康熙铲除了鳌拜集团后,才得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亲政。此后,他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和巩固统一的政策,揭开了清朝历史的新篇章。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爆发了“三藩”武装叛乱。这对当时年
公元763年,史朝义逃奔河北,惶惶如丧家之犬一咬牙抹了脖子。至此历时近八年的安史之乱得以平定。河北的叛军将领薛嵩、张忠志、田承嗣、李怀仙等先后率部向唐诸军投降。朝廷下诏:“东京及河南、北受伪官者一切不
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带来了乾隆的一些趣事,欢迎阅读评论。>清朝初年,准噶尔部不断扩充势力,严重威胁大清安全。康熙曾三征准噶尔,暂时平息边界纷争;雍正曾因准噶尔串通罗卜藏丹津而再起战端,结果铩羽而归,最后
核心提示:叶剑英从1924年起就开始要求入党,开始有人说他是蒋介石嫡系部队的团长,没有批准。可是他认准国民党腐化,必然失败;共产党朝气蓬勃,必然胜利。因此坚决要求加入共产党并经受住了组织的考验。叶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