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为什么当场吓尿? 光武帝刘秀让他做丞相
篇首语:未曾哭过长夜的人,不足以语人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那人为什么当场吓尿? 光武帝刘秀让他做丞相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那人为什么当场吓尿? 光武帝刘秀让他做丞相
在封建社会,丞相负责辅佐皇帝处理军国大事,是百官之首,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地位是何等尊贵!在光武帝在位期间,却出现一种非常奇特的现象,竟然没人愿意去,或者说是没人敢做丞相!要知道刘秀一向以善待功臣著称的,但一位大臣被叫去做丞相的时候,竟然在朝堂上被吓尿,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没人敢做丞相背后,隐藏着什么玄机?
“吓尿”这个词是近些年来的网络用语,但在历史上却真的有人曾被刘秀吓尿!这个人名叫张湛,史书记载他“矜严好礼,动止有则”,是一位非常注重衣着仪表的人。张湛曾在西汉、王莽的时候做官,刘秀称帝后,张湛曾任地方官,管理非常得当。后来调入朝廷担任光禄勋,之后担任一些闲散职务,基本上处于半退休的状态。
建武二十年(公元44年),光武帝刘秀打算任命张湛为大司徒(所谓大司徒就是丞相,光武帝即位后,改称为大司徒),按理说做丞相那可是意见美差,毕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啊!但当张湛来到朝堂,听到这个消息后,当时被吓尿,史书记载,“湛至朝堂,遗失溲便”。然后张湛向皇帝陈述自己年老多病,不能担此重任,最后刘秀只得作罢。
那么问题来了,皇帝选做丞相本是好事,那么为人“矜严好礼,动止有则”的张湛怎么会在朝堂上如此不堪,出尽洋相呢?其实这里面的玄机,就这大司徒(也就是丞相)这个官职上,因为在刘秀选择张湛之前,已经有三位丞相死于非命!丞相之职已经成为一块烫手的山芋,没人赶去碰!
因刘秀而死的三位大司徒分别为韩歆、欧阳歙、戴涉。韩歆是因为直言顶撞光武帝,刘秀一怒之下将其流放,并派使者申斥,按照如果在路上被诏书责问,那就是皇帝在逼其认罪自杀。欧阳歙是名满天下的大儒,后因检地出问题,被刘秀下狱,死于狱中,数千学生求情,刘秀不予理睬。至于戴涉死的更冤,因其所举荐的官员盗窃金钱,他受到牵连,被投入监狱死去。
在短短五年的时间里,刘秀先后搞掉三位丞相,史书记载,“自是大臣难居相任”。当老迈的张湛被皇帝任命的大司徒时,他当场吓尿,我认为有两种可能,其一,张湛真的很害怕,当场被吓尿;其二,张湛很滑头,他不敢接受相位,但又不好直接拒绝,是故意“吓尿”的,让皇帝觉得自己是真的老了。
其实在刘秀处罚三位大司徒的背后,隐藏的是封建社会中,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刘秀是一位非常了得的皇帝,他治国既不利用武将,对文官也加以限制,通过限制相权,来达到加强君权的目的。其实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伴随始终,从秦始皇到明太祖,直到朱元璋彻底废除丞相制度,才告一段落。
相关参考
> 时代做丞相的人不少,可在丞相位置上被杀的也很多。从公孙弘起,以后的好几任丞相都是先后下狱诛死,弄得人人自危,丞相一职成了大家最害怕的官儿。这一年,公孙贺被汉武帝任命为丞相,他当场就冲着汉武帝直磕
黄霸,字次公,着名的西汉大臣,官至汉宣帝时期的丞相之位,经历过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朝皇帝,出生于公元前130年,逝于公元前51年,黄霸为世人所铭记,是由于他为官清廉,治民有方,政绩突出,与龚遂并列为”循...
还不知道:霍光为什么让刘贺做皇帝的读者,下面全榜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贺是西汉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霍光拥立了刘贺为帝后,发现他立的这位皇帝荒淫无度,于是在刘贺当了二十七天
建武十五年十一月,一则爆炸性的消息在朝野传开:刚刚就任大司徒(丞相)不到一年的欧阳歙,被光武帝刘秀下狱!罪名是「”度田不实”。所谓「”度田”,就是刘秀在建武十五年六月,进行的全国土地丈量和人口普查。在
还不知道:霍光为什么让刘贺做皇帝的读者,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贺是西汉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霍光拥立了刘贺为帝后,发现他立的这位皇帝荒淫无度,于是在刘贺当了二十七天皇
黄霸,字次公,着名的西汉大臣,官至汉宣帝时期的丞相之位,经历过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朝皇帝,出生于公元前130年,逝于公元前51年,黄霸为世人所铭记,是由于他为官清廉,治民有方,政绩突出,与龚遂并列
刘秀是中国历史上的传奇帝王,被评价为「最能打仗」、「最会用人」、「最有学问」的皇帝。刘秀28岁之前在家务农,看不出有什麽特别之处。王莽末年天下大乱,他跟随兄长刘縯起兵。31岁时刘秀称帝。从一个农民
刘邦为什么要王陵做丞相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和张良、萧何、陈平、曹参一样,王陵也是西汉的开国功臣之一,不过汉高祖刘邦对他始终心存芥蒂,只因王
对三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本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张昭是三国时期东吴重臣,孙权能够安定江东,并且制定朝仪,张昭功不可没。孙权曾两次提出要设立丞相,论资历无人比的上张昭,也有不少官员推荐张昭
东汉政权建立初期,政局不太稳定。光武帝刘秀为了改善这种局面,准备任用贤人来治理都城洛阳。>> 后来,光武帝听说董宣疾恶如仇、刚直不阿,执法严明公正,便起用六十九岁的董宣来治理洛阳,封他做洛阳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