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关于潘天寿的评价是怎么样的

Posted 美术

篇首语:知识是珍贵的宝石,文化的宝石放出的光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关于潘天寿的评价是怎么样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关于潘天寿的评价是怎么样的

潘天寿(1897年3月14日—1971年9月5日),字大颐,自署阿寿、寿者。现代画家、教育家。浙江宁海人。

1915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受教于经亨颐、李叔同等人。其写意花鸟初学吴昌硕,后取法石涛、八大,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等职。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委员;1958年被聘为苏联艺术科学院名誉院士。著有《中国绘画史》《听天阁画谈随笔》等。

人民网评:"潘天寿的画让人感到震动;一个洋溢着生活的情采和趣味,一个勃发着精神的张力和豪气。前者以自然流露为上,后者以刻意经营为工。他一生的奋斗,正与西方美术思潮对中国美术的起伏冲击同时,他认为中外美术的混交,可以促进美术的灿烂发展,但他自己的创作却毕生坚持从传统自身求出新,不伸手向外来因素借鉴。他在风格上和吴、齐、黄的差异,并无超出传统材料工具、表现方式和审美趣味这个统一的大圈。因此,他追求的雄大、奇险、强悍的审美性格,依然未出“壮美”这一传统审美范畴,没有由借鉴西方文化精神而转为崇高性。他是传统绘画最临近而终未跨入现代的最后一位大师。"

凤凰网评:“潘天寿精于写意花鸟和山水,偶作人物。尤善画鹰、八哥、蔬果及松、梅等。落笔大胆,点染细心。墨彩纵横交错,构图清新苍秀,气势磅礴,趣韵无穷。画面灵动 ,引人入胜。潘天寿绘画题材包括鹰、荷、松、四君子、山水、人物等,每作必有奇局,结构险中求平衡,形能精简而意远。”

相关参考

知名人物 潘天寿生平故事简介,潘天寿历史评价,潘天寿怎么死的?

潘天寿,原名天授,字大颐,号寿者,在有的作品上或自署“阿寿”。1897年3月14日(清光绪二十三年二月十二日)出生于浙江宁海县北乡冠庄村。父潘秉璋是个秀才。他童年随父启蒙识字,七岁入塾。课外喜画画、写

如何评价柳如是?柳如是的后代是谁?

  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虽然是以男权统治为主,但是仍然有许多优秀的女性,在男权时代绽放自己的光彩。替父出征的花木兰,为国征战的杨门女将,这些都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子。除了

关于厦门是的历史问题

福建有四大岛,依大小次序排列是:平潭岛,东山岛,金门岛,厦门岛。宋元明清的厦门,指的都是厦门岛。历史上的厦门,行政级别很低,它隶属同安县,“同安县十一里之一里耳”,而同安县隶属泉州府。据最新唐墓考古发

历史人物 郑天寿简介 郑天寿怎么死的 郑天寿主要事迹 郑天寿的外号由来-

  中文名:郑天寿  别名:白面郎君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苏州  出生日期:北宋年间  职业:山寨步军十将校之一www.cha138.com  信仰:四海之内皆兄弟  星号:地异星  

历史人物 现代画家、教育家潘天寿简介

近代人物中文名:潘天寿别名:名天授、字大颐,号雷婆头峰寿者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浙江宁海出生日期:1897-3-14逝世日期:1971-9-5职业:画家、教授、教育家毕业院校: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

历史人物 潘天寿有着怎样的艺术特点

笔墨技巧西欧与东方的地域不同,人种肤色不同,生活方式、性情脾气、风俗习惯都不同,西洋人说自然界没有墨色,但中国画却利用墨色来表现对象,中国古代的彩陶就是用墨色来表现的;吴昌硕常常用墨色和红色画牡丹,充

白面郎君郑天寿简介 水浒传郑天寿的性格特点

  白面郎君郑天寿  郑天寿是梁山一百零八个好汉中排名第七十四位。银匠出身,早些年的时候靠打银为生,后来便流落江湖,与锦毛虎燕顺、矮脚虎王英一同在青州清风山落草。  白面郎君郑天寿简介  郑天寿在江湖

民国历史 陈师曾潘天寿郑午昌等不服了!

民国朋友圈争论啥?中国画是画之进步,还是画之倒退?1917年,康有为发出“中国近世之画衰败极矣”的论调,继而其弟子徐悲鸿发表文章推波助澜:“中国画学之颓败,至今日已极矣!”与此同时,陈独秀更激烈地号召

白面郎君郑天寿简介 郑天寿是怎么死的?

   人物档案   姓名:郑天寿   绰号:白面郎君   星号:地异星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朝代:宋朝&nbs

历史人物 明朝宦官庞天寿简介,庞天寿曾向罗马教皇借兵求助明王朝

人物生平佞臣庞天寿为顺天府大兴人,崇祯朝为御马太监,农民军攻陷北京前不久,奉敕至南京,事弘光帝,管两广珠池。已而奉命前往福建、两广征税,随即闻南京已陷,遂事隆武帝,改任司礼监,而获重用。隆武帝希望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