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蜀汉将领,曾助诸葛亮平定南中

Posted 都督

篇首语: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蜀汉将领,曾助诸葛亮平定南中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蜀汉将领,曾助诸葛亮平定南中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李恢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蜀汉(221年5月15日—263年),三国之一。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亦称“刘蜀”、“季汉”。对于蜀汉来说,南中地区是自己的后方,需要派遣大将去镇守。在此基础上,“建安十九年,刘先主定蜀,遣安远将军、南郡邓方以朱提太守、庲降都督治南昌县”(常璩《华阳国志》)。在建立蜀汉后,刘备在南中设立了庲降都督。其中,就笔者今天要说的李恢来说,就是蜀汉第二任庲降都督。在三国这一历史阶段,李恢作为深受刘备信任的大将,在诸葛亮平定南中的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但是,在蜀汉武将中,李恢却被很多人忽略了。

首先,李恢(?—公元231年),字德昂,建宁郡俞元县(今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 )人。在东汉末年,李恢一开始益州牧刘璋的手下,担任建宁郡为督邮。公元213年,在得到刘备进攻刘璋的消息后,尽管战争的走向还无法确定,但是,李恢料定刘备会击败刘璋,所以赶到绵竹见到了刘备。在投奔了刘备后,后者于是让李恢留在军中一起进攻雒城。公元214年,刘备让李恢前往汉中去联络马超,以此共同围攻成都的刘璋。面对马超的大军,益州牧刘璋放弃了抵抗。而因为这一功劳,刘备在夺取益州之地,任命李恢为益州功曹书佐、主簿。

对于为自己立下大功的李恢,刘备可谓非常信任。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后来有人诬陷李恢造反,但是,刘备认定李恢不会谋反,还将李恢升迁为益州别驾从事。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正式建立蜀汉。在刘备称帝后,蜀汉庲降都督邓方逝世,刘备问李恢:“谁可以接替邓方呢?”对此,李恢没有推荐其他武将,而是选择了毛遂自荐。当然,刘备也非常欣赏李恢的自信,于是将镇守南中的重任交给了李恢,也即任命李恢为蜀汉第二任庲降都督。

在成为蜀汉第二任庲降都督后,李恢就遇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众所周知,在夷陵之战后,刘备于永安白帝城病逝后。而在刘备这位皇帝病逝后,牂柯郡郡丞朱褒也在牂柯郡造反作乱,对于南中地区来说,在刘备去世后发生多起叛乱。对此,因为需要休养生息,所以,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公元225年才亲自率领大军来平定叛乱。在诸葛亮亲征南中上,别遣李恢中路进军,从平夷出发按大道进攻益州郡。对此,李恢这位大将在自身兵力处在劣势的背景下,利用计谋让南中地区的叛军放松了警惕。

最后,在叛军放松警惕后,李恢抓住机会主动出击,大败南中地区的叛军,并追逐败敌的残部,南至盘江,东到牂牁。在此基础上,李恢的大军与诸葛亮的军队声势相连,从而顺利平定了南中地区的叛乱。在诸葛亮班师回朝后,因为李恢立功最多,所以被蜀汉后主刘禅封为汉兴亭侯,并加拜安汉将军。在此之后,李恢继续镇守南中。而且,李恢这位大将还在南中地区征收耕牛、战马、金银以及犀牛皮作为赋税,以此为诸葛亮北伐中原提供了充实的物资。到了,建兴九年(231年),李恢逝世。总的来说,在蜀汉的武将中,李恢虽然非常低调,在名气上无法和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黄忠、魏延、姜维等人相提并论,但是,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相关参考

为什么说三国马谡竟是蜀汉第一战术大师?

马谡夜送妙计,仅用二十一字真经,就使得诸葛亮茅塞顿开,顺利平定南中地区。一史书上称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刚刚接手蜀汉的军政大权,就遇上了南中地区武装叛乱,这时候马谡夜送妙计,仅用二十一字

为什么说三国马谡竟是蜀汉第一战术大师?

马谡夜送妙计,仅用二十一字真经,就使得诸葛亮茅塞顿开,顺利平定南中地区。一史书上称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刚刚接手蜀汉的军政大权,就遇上了南中地区武装叛乱,这时候马谡夜送妙计,仅用二十一字

三国时期蜀汉将领马忠简介 蜀汉马忠有哪些功绩

马忠(?-公元249年),本名狐笃,字德信,巴西阆中(今四川阆中)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建安末年被推举为孝廉,任汉昌长。最初与刘备交谈,被他称赞为贤才。丞相诸葛亮开府治事,以马忠为门下督。南中叛乱,马

三国历史 三国时期蜀汉将领马忠简介 蜀汉马忠有哪些功绩

马忠(?-公元249年),本名狐笃,字德信,巴西阆中(今四川阆中)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建安末年被推举为孝廉,任汉昌长。最初与刘备交谈,被他称赞为贤才。丞相诸葛亮开府治事,以马忠为门下督。南中叛乱,马

诸葛亮平定南中后,在石碑上留下9字预言,三百年后准确应验

诸葛亮号称“卧龙”,千年以来均被视为智慧的化身,他不仅娴于政事,善于运筹帷幄。同时,诸葛亮还能掐会算,善于占卜、风角之术,甚至能够预测未来。据民间传说,著名预言书《马前课》便为诸葛亮的著作。《马前课》

历史人物 李恢劝降马超_李恢简介_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官员_蜀汉十二功臣

本名:李恢字号:字德昂所处时代:汉末三国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建宁郡俞元县主要成就:平定南夷叛乱,开发治理南中官职:庲降都督、安汉将军、建宁太守爵位:汉兴亭侯李恢–三国时期蜀汉官员  李恢是建宁郡俞元

诸葛亮为何执意挥泪斩马谡

诸葛亮为何执意挥泪斩马谡?真正目的太狠了,赵云都后怕导语:刘备死后诸葛亮成为蜀汉的实际统治者,经过几年的修生养息蜀汉渐渐恢复国力,此时诸葛亮也已经平定了南中的叛乱,趁着魏国内乱之际他请示刘禅北伐,刘禅

诸葛亮南征南中和司马懿北征辽东的战略意图是什么

刘备伐吴图片来自网络公元225年,诸葛亮率军南征南中,公元238年司马懿北伐辽东。从表面上看,诸葛亮南征南中既结束了困扰蜀汉多年的少数民族叛乱,又为蜀汉增添了北伐的实力;司马懿北伐辽东既结束了辽东公孙

一个只会纸上谈兵,一个害死蜀汉大将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是汉末三国时期的顶尖谋士之一。他隐居隆中,躬耕陇亩,却能定下三分天下之计;他取东西二川,平定南中,战无不胜;他出兵北伐,虽未入主中原,却也战果累累;他受刘备托孤,虽有取代刘禅之

诸葛亮北伐失败只因错杀马谡

公元225年3月,蜀汉丞相诸葛亮决定亲自率军平定南中叛乱之时,此人为诸葛亮送行时候提出平定叛乱要采取“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战略,诸葛亮接纳此建议,故有后来的“七擒孟获”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