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张伯行个人简介_张伯行生平介绍_张伯行事迹_张伯行天下清官第一
Posted 清官
篇首语: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张伯行个人简介_张伯行生平介绍_张伯行事迹_张伯行天下清官第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张伯行个人简介_张伯行生平介绍_张伯行事迹_张伯行天下清官第一
本 名:张伯行
字 号:字孝先,号恕斋,晚号敬庵
所处时代:清朝
民族:汉族
主要成就:其政绩在福建及江苏最为著名
官 职:礼部尚书
追 赠:太子太保
谥 号:清恪
张伯行——天下清官第一
张伯行(1651年—1725年),字孝先,号恕斋,晚号敬庵,河南仪封(今河南兰考)人。清朝大臣,理学家。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进士。累官至礼部尚书。历官二十余年,以清廉刚直称。其政绩在福建及江苏最为著名。学宗程、朱,及门受学者数千人。去世后,朝廷追赠其为太子太保,谥清恪。光绪初年,从祀文庙。有一子张师载。
相关参考
张伯简张伯简,字稚青,别名红鸿,白族,1898年出生于云南省剑川县金华镇桥头街。父亲张鹤裳是清末的秀才,曾在剑川高等小学任教多年。父亲耿直、倔强的性格和不畏权贵、敢于斗争的精神,给幼年的张伯简留下了深
知名人物 张伯苓生平故事简介,张伯苓历史评价,张伯苓怎么死的?
张伯苓,原名寿春,字伯苓,以字行。天津人,生于1876年4月5日(清光绪二年三月十一日)。父亲张云藻是秀才,擅长弹琵琶,以教授乐器为生。张伯苓六岁入塾,受过十年中国传统文化教育。1891年考入北洋水师
人物生平步入仕途张伯行自幼即聪敏好学,受父亲、祖父的影响,品德也很高。十三岁时就通读了四书五经。康熙二十年(1681年),张伯行考中了举人,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中殿试三甲八十名,赐进士出身。康
在福建巡抚任上,张伯行兢兢业业,明察秋毫,抑恶扬善,造福百姓,使得全省风气大变,官清民乐。张伯行在福建巡抚任上为民做了很多好事,最主要的就是买粮抚民。福建地方人多地少,每年的粮食要从他省购买,但前几任
中文名:张芝 别名:张伯英 国籍:东汉 民族:汉族 出生地:瓜州县(今属甘肃酒泉市) 逝世日期:汉献帝初平三年(约公元192年) 职业:书法家 信仰:道家 主要成就:创今草,被誉为
张伯行张伯行是清朝理学家、大臣,康熙年间进士,担任过礼部尚书等职,以清正廉洁著名,素来与噶礼不和,在科考风波中遭噶礼诬陷,但最终官复原职。张伯行简介>张伯行(1651年—1725年),字孝先,号恕斋,
张伯行张伯行是清朝理学家、大臣,康熙年间进士,担任过礼部尚书等职,以清正廉洁著名,素来与噶礼不和,在科考风波中遭噶礼诬陷,但最终官复原职。张伯行简介>张伯行(1651年—1725年),字孝先,号恕斋,
张伯行张伯行学习程朱理学,一生刚正清廉,政绩在福建及江苏最为著名,于公元1725年逝世,死后追赠太子太保,谥号“清恪”,配享文庙。张伯行作品张伯行著作宏富,有《正谊堂集》十二卷、《道南源委》、《道统录
中文名:爱新觉罗·溥侗 别名:字后斋、号西园 国籍: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满族 出生日期:1877年(丁丑年)8月16日www.cha138.com 逝世日期:1952年6
张伯行张伯行学习程朱理学,一生刚正清廉,政绩在福建及江苏最为著名,于公元1725年逝世,死后追赠太子太保,谥号“清恪”,配享文庙。张伯行作品张伯行著作宏富,有《正谊堂集》十二卷、《道南源委》、《道统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