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韦思谦简介_韦思谦的成语故事_韦思谦,名仁约_韦思谦文言文翻译

Posted 元年

篇首语:没有道路直接通向成功,我们必须用自己的辛勤与汗水,来凝结这条漫长的道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韦思谦简介_韦思谦的成语故事_韦思谦,名仁约_韦思谦文言文翻译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韦思谦简介_韦思谦的成语故事_韦思谦,名仁约_韦思谦文言文翻译

本 名:韦仁约

别 称:韦思谦

字 号:字思谦

所处时代:唐代

民族族群:唐人

出生地:河南阳武(今河南原阳)

出生时间:611年

去世时间:689年10月16日

主要作品:《劾张睿册回护褚遂良断判不当奏》

主要成就:父子三人皆至宰相

韦思谦–唐朝宰相

  韦思谦的祖先自雍州杜陵(今西安杜陵)南迁,客居襄阳(今湖北襄阳),后又迁徙到郑州阳武(今河南原阳)。八岁时母亲去世,因孝顺而出名。考中进士后,多次升任后做到了应城令,一年后参加选考。韦思谦在任上,因为政绩考核为末等,依照过去的制度,这类情况大多不能晋升。吏部尚书高季辅却提拔他做监察御史,因此出名。他曾经对人说:“御史走出国都,如果不能动摇一方,震慑州县,就是失职。”

  公元650年(永徽元年)十月,中书令褚遂良低价购买中书省翻译官的田地,大理少卿张睿册认为其无罪。韦思谦上书弹劾此事,降褚遂良为同州刺史、张睿册为循州刺史。等到褚遂良官复中书令,韦思谦被降职为清水县令。左肃机皇甫公义任检校沛王府长史,提拔韦思谦任同府仓曹,后多次升迁,任右司郎中。

  公元682年(永淳元年),历任尚书左丞、御史大夫。唐高宗认为他很有才能,每次召他进宫谈话,即时十分疲惫,也要身子靠著殿前的栏杆,说上好几个时辰才结束。案情不明、证据不充分、一时难于判决的案件,繁杂的事务,每次都要他参与裁决。当时武候将军田仁会与侍御史张仁祎有矛盾,捏造罪名诬陷张仁祎。高宗在朝堂上询问张仁祎,张仁祎十分害怕,回答的语无伦次。韦思谦上前说:"臣与张仁祎曾是同僚,相当了解这件事的缘由。张仁祎为人懦弱而不能为自己申辩。如果田仁会迷惑圣上的视听,使张仁祎不正常地获罪,那就是为臣事君不尽心了。请让二人为此事对证。”他言辞流利,含义鲜明畅达,高宗非常赞同。

  韦思谦在御史台任职,每次见到王公,从不行跪拜礼。有人劝他 ,他回答说:“雕、鹗、鹰、鹯,怎能与众禽为伴?为何要行跪拜礼来亲近他们?况且身为谏官,本来就应独立。”他刚任左丞时,上奏说:“陛下为各部门选择人才,没有合适的人选就空缺不授。现在您不吝惜好的锦缎,让我来裁制它(言下的意思就是把好的职位拿给他充任),这是陛下知臣之深,也是臣尽命以报的时候。”他在任上整顿制订法纲,朝廷肃然。

  683年(弘道元年),唐高宗驾崩,太子李哲继位为唐中宗,武则天以太后摄政,掌握实权。

  684年(嗣圣元年),中宗意图独立执政,武后将他废黜,改立皇弟豫王李旦为唐睿宗,进一步掌握权柄。九月,武后侄武承嗣、武三思屡劝武后寻事诛杀皇室近支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等以绝宗室之望,韦思谦和中书侍郎刘祎之都因害怕,唯唯诺诺不说话,只有中书令裴炎坚持力争以为不可。后转任宗正卿,恰逢改换官名,改任司属卿。武则天又分别设置左右肃政台,任命韦思谦为右肃政大夫。大夫过去和御史行对等之礼,惟独韦思谦坐着接受对方的拜见。有人为此提出意见,韦思谦说:“朝廷班列,本有等级差别,为何无原则地行事呢?”

  公元685年(垂拱元年),赐爵博昌县男,升任凤阁鸾台三品。二年,接替苏良嗣任纳言。

  公元687年(垂拱三年),上表告老请求辞官,武则天答应了,加授太中大夫。

  公元689年(永昌元年),死于家中,追赠幽州都督。

  唐德宗年间,韦思谦得以续图凌烟阁。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韦思谦生平简介 韦思谦子女后裔

韦思谦韦思谦原名韦仁约,因为名字与武则天之父武士彟相近故而用字代替名,他与儿子韦承庆、韦嗣立父子三人皆至宰相,时人为止赞颂不已。他亦深得唐高宗信任,君臣关系融洽,惺惺相惜。韦思谦生平简介>韦思谦(61

历史人物 唐朝宰相韦思谦人物生平简介,轶事趣闻

韦思谦的祖先自雍州杜陵(今西安杜陵)南迁,客居襄阳(今湖北襄阳),后又迁徙到郑州阳武(今河南原阳)。八岁时母亲去世,因孝顺而出名。考中进士后,多次升任后做到了应城令,一年后参加选考。韦思谦在任上,因为

历史人物 韦思谦明目张胆举报褚遂良 唐高宗死后哭到气绝

韦思谦韦思谦出生河南阳武(今河南原阳),年幼丧母,以孝顺闻名乡里。高中进士后担任过监察御史、尚书左丞、御史大夫、宰相、太中大夫等职,封爵博昌县男。韦思谦有二子韦承庆、韦嗣立,父子三人都官至宰相,时人称

历史典故 明目张胆的成语故事,韦思谦为国家“明目张胆”

中国古代监察官的杰出代表韦思谦,河南阳武(今新乡市原阳县)人,在唐高宗时期曾任监察御史、御史大夫。他一生刚直不阿,以为国家“明目张胆”而闻名,史载“疑狱剧事,多与参裁”,甚为唐高宗和武则天器重。唐代的

唐朝 韦嗣立生平简介?韦嗣立历史评价?

韦嗣立韦嗣立(?—719),韦思谦的儿子、韦承庆同父异母弟弟。韦承庆、韦嗣立兄弟二人俱以学行齐名,先后得到皇帝的宠信,位极人臣,正如《旧唐书》中所论:“父子三人,皆至宰相,有唐以来,莫与为比。”韦思谦

唐朝 韦承庆生平简介?韦承庆历史评价?

韦承庆韦承庆,字延休,生卒年不详,乃韦思谦的儿子,唐高宗时期和武周政权时代的风云人物之一。少年时期,韦承庆谦恭谨慎,沉稳而有气度。其生母过早地离开了他,父亲韦思谦再续女为妻,并生下了韦嗣立;韦承庆、韦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明目张胆的故事

  唐高宗时有一位大臣名叫韦思谦,做人正直,时常会劝谏皇上,有话就会直说。他考上进士之后,被任命为应城县令,后来升为监察御史。  有一次,他发现中书令(即宰相)褚遂良以低廉的价钱强行购买邻人田地,正直

历史人物 韦嗣立简介_旧唐书韦嗣立_韦嗣立故事_嗣立,字延构_韦嗣立替兄受鞭

本名:韦嗣立所处时代:唐代出生时间:654去世时间:719韦嗣立–唐代诗人  其父韦思谦,为进士,累任御史大夫,以太中大夫致仕。韦嗣立初由进士为双流县令,政绩卓著。公元695年(证圣元年),其兄韦承庆

历史人物 裴思谦生平_裴思谦简介

中文学名:裴思谦外文名称:PeiSiQian字号:自牧出生地:绛州闻喜民族:汉族国籍:唐裴思谦  裴思谦,绛州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字自牧。生卒年不详。唐文宗开成三年(838)戊午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

历史人物 医宗金鉴吴谦_中国古代十大名医吴谦_吴谦历史事迹_吴谦人物生平_吴谦后人故居

中文名:吴谦国籍:清民族:汉族出生地:安徽歙县出生日期:1689年逝世日期:1748年职业:宫廷御医主要成就:主编《医宗金鉴》代表作品:《医宗金鉴》吴谦——中国古代十大名医之一  吴谦(168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