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闻一多的本名 著名爱国主义者闻一多生平介绍
Posted 新诗
篇首语:书史足自悦,安用勤与劬。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闻一多的本名 著名爱国主义者闻一多生平介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闻一多的本名 著名爱国主义者闻一多生平介绍
的本名:,原名闻家骅,号友三,生于湖北浠水。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 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同时创作旧体诗。> 1919年五四运动中,积极参加学生运动,被选为清华学生代表,出席在上海召开的全国学生联合会。> 1920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同年9月,发表第一首新诗《西岸》。> 1921年11月与梁实秋等人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次年3月,写成《律诗底研究》,开始系统地研究新诗格律化理论。> 1922年7月赶美留学。年底出版与梁实秋合著的《冬夜草儿评论》,代表了闻一多早期对新诗的看法。> 1923年9月出版第一本新诗集《红烛》,具有唯美倾向。> 1925年5月回国,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1926年参与创办《晨报.诗镌》,发表了著名论文《诗的格律》。> 1927年任武汉国民革命军政治部艺术股长。同年秋任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外文系主任。> 1928年1月出版第二本诗集《死水》。1928年3月在《新月》杂志列名编辑,次年因观点不合辞职。1928年秋任国立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从此致力于研究中国古典文学。> 1930年深秋去山东任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 1932年8月回北平任清华大学国文系教授。> 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校南迁,同学生一起从长沙步行到昆明,此后在西南联大任教8年,积极投身于抗日运动和反独裁、争民主的斗争。在学术上,他广泛研究祖国的文化遗产,著有《神话与诗》、《楚辞补校》等专著。> 1944年加人中国民主同盟。抗战胜利后出任民盟中央执委,经常参加进步的集会和游行。> 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愤怒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相关参考
一九四六年七月十五日,李公朴遇难后的第四天,在春城昆明,闻一多又倒在血泊中。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对闻一多的被害无不表示悲悼和愤怒,对他“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①的献身精神,给
闻一多先生是以一个慷慨悲歌、壮怀激烈的爱国诗人形象传世的。抗战开始后,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自己抗战到底的决心。他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成为广大革命青年
知名人物 闻一多生平故事简介,闻一多历史评价,闻一多怎么死的?
闻一多,原名闻多,字友三,辈名家骅。考入清华学校后,同学潘光旦建议加个“一”字,改为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清光绪二十五年十月二十二日)出生于湖北浠水下巴河陈家岭。父亲闻廷政是清末秀才,对国学
臧克家(1905年10月8日-2004年2月5日)著名诗人,山东潍坊诸城人,曾用名臧瑗望,笔名少全、何嘉。国立山东大学(今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知名校友,是闻一多的学生、忠诚的爱国主义者、曾任中国民
中国现代史·历史事件·李闻惨案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指使特务机关杀害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闻一多的暴行。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李公朴和西南联大著名教授闻一多,因积极参加争取和平民主、反对
被称为“热情如火”的诗人闻一多,不但写了许多激昂的爱国诗,也写过不少充满柔情蜜意的爱情诗。例如在原名《爱的风波》后改名《风波》一诗中,诗人描写“烧的这样狂”的爱情使人惊喜,又因怕把她失去而“放声大哭
闻一多,字友三、辈名家骅。湖北浠水人,1899年11月24日出生于一个清末秀才之家。父亲闻廷政,曾参加过维新变法活动。闻自幼在私塾读书,1909年考入武昌两湖师范附小。武昌起义的枪声给他幼小心灵留下深
近代人物中文名:闻家骅别名:闻一多,亦多、多,字友三、友山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湖北省蕲水县(今黄冈市浠水县)出生日期:1899(己亥年)年11月24日逝世日期:1946年7月15日职业:文学家、
徐志摩对林徽因的爱和痴迷惊艳了时代,闻一多的更是才华横溢,试想被这两位大才子爱慕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俞珊,一位民国艺术家却享受到了被两位大才子的倾慕。说起俞珊,能让人想起的不仅仅是她的艺术成就以及倾城容
亲爱的妻:>我一人在屋里,静极了,我在想你!我不晓得我竟是这样无用的人,你一去了,我就如同落了魂一样。我什么也不能做。前回我骂一个学生为恋爱问题读书不努力,今天才知道自己也一样。亲爱的,我不怕死,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