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憧憬浪漫爱情,却接受了包办婚姻

Posted 诗人

篇首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闻一多,憧憬浪漫爱情,却接受了包办婚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闻一多,憧憬浪漫爱情,却接受了包办婚姻

2、闻一多的浪漫与诙谐

闻一多,憧憬浪漫爱情,却接受了包办婚姻

  被称为“热情如火”的诗人闻一多,不但写了许多激昂的爱国诗,也写过不少充满柔情蜜意的爱情诗。例如在原名《爱的风波》后改名《风波》一诗中,诗人描写 “烧的这样狂”的爱情使人惊喜,又因怕把她失去而“放声大哭”;又如,在《幻中的邂逅》一诗中,把爱情描写成为“仿佛一簇白云,髂漠,拥`一只素氅朱冠的仙鹤”,“在月光里浸着”的“娉婷的模样”,把诗人扰得“辗转空床,通夜无睡”。在《贡臣》一诗中,诗人把爱情比喻为“我的王”,甘愿作她的“贡臣”,为她贡献一切。诗人“悄悄地等着你的爱潮膨胀”,但是,“老等,等不到你的潮头!”
  在散文中,闻一多对女性、对爱情的歌颂就更加直率和坦露。1921年5月,闻一多在《评本学年周刊里的新诗》一文中写道:“女性是诗人的理想,诗人眼里宇宙间最高洁最醇美的东西便是女性”,“若是没有女人,一大半的诗--大半最宝贵的诗,不会产生了”。他还说:“严格说来,只有男女间恋爱的情感,是最热烈的情感,所以是最高最真的情感。”这些都说明青年闻一多对女人和爱情充满着浪漫的渴望和憧憬。
  但是,现实生活却强迫闻一多接受父母之命,和一个没有“恋爱的情感”的女子结婚!
  1921年底,一封封催他回家结婚的信从家乡湖北浠水县寄到清华园,使闻一多陷入极端的苦恼之中。
  原来,将近十年以前,即1912年,十四岁的闻一多考上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时,父母为他订了婚,对象名高孝贞,她1903年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和闻家还是远房姨表亲。闻一多考取清华后,高孝贞的父亲认为这孩子有出息,便主动提出要将女儿嫁给他。亲上加亲,又是门当户对,闻一多的父母欣然同意,便订下了娃娃亲。当时,闻一多埋头学习,并积极从事校内的各种文学艺术活动,对此事并无多大考虑。现在快毕业了,问题来了:清华是留美预备学校,学生毕业后可以公费贸学美国五年!父母怕他出国留学,就拴不住了;即便回来了,也是二十七八岁了,太大了,而且要让高家的小姐在闺中等四五年,也不好交代。因此多次来信,催闻一多回去结婚。闻一多据理力争,无济于事,这对闻一多是个极大的打击。他在题为《十一年一月二日作》的诗中充分表现出这种痛苦的心情:“……你那被爱蜜饯了的肥心,人们讲,/本是为了滋养那些嬉笑的花儿的,如今却长满了愁苦底荆棘--/他的根已将你的心越捆越紧,越缠越密。/……生活对你偏是那样地凶残;/你看!又是一个新年--好可怕的新年!/张着牙戟齿巨的大嘴招呼你上前;/你退既不能,进又白白地往死嘴里钻!”诗人甚至想到了死:“那也对啊!--死!你要来就快来,/快来断送了这无边的痛苦!……”“十一年”指的是民国十一年,即1922年,这年1月2日,可能是他被迫回家结婚的日子。他以这一天为题写诗,大概是让自己牢牢记住这痛苦的一天吧!
  闻一多回故乡浠水结婚时,提出不祭祖、不行跪拜礼、不闹洞房等条件,父母可能约略知道他心里的委屈,所以同意。结婚那一天,一早起来他又钻进书房看书,家里人硬是生拉硬拽才给他理了发,洗了澡,换了衣服,但一转眼他又不见了。当外面鼓乐齐鸣,鞭炮震天,迎新的花轿已抬着新娘回来时,却到处找不到新郎,原来他又钻到书房看书了。大家七手八脚,连推带拉,才把他拥到前厅举行了婚礼。闻一多的这种态度,也可以说是对父母包办婚姻一种无可奈何的消极抵抗。
  蜜月期间,他对新娘了很冷淡,倒是热心于诗的研究,最后完成了一篇洋洋两万余字的论文《律诗的研究》。他对结婚的不满也并未因结婚而消减,从老家回清华以后,他于1922年5月7日写信给弟弟家驷,痛说自己的不幸:“大家庭之外,我现在又将有了一个小家庭。我一想起,我便为之切齿发指!我不肯结婚,逼迫我结婚,不肯养子,逼迫我养子……宋诗人林和靖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我将以诗为妻,以画为子……家庭是一把铁链,捆着我的手,捆着我的脚,捆着我的喉咙,还捆着我的脑筋;我不把他摆脱了,撞碎了,我将永远没有自由,永远没有生命!……我知道环境已迫得我发狂了,我这一生完了。我只作一个颠颠倒倒的疯诗人罢了!世界还有什么留恋的?活一天算一天罢了!……”
  应该指出,闻一多虽然对婚姻极端不满,但仍然对妻子采取关心和负责的态度。蜜月过后,高孝贞按习俗回娘家,闻一多于回校途经武昌时,专门写信给父母,要求让她早日回来读书。信中说:“我此次归娶,纯以恐为两大人增忧。我自揣此举,诚为一大牺牲。然为我大人牺牲,是我应当并且心愿的。如今我所敢求于两大人者,只此让我妇早归求学一事耳!大人爱子心切,当不藐视此请也。……如两大人必固执俗见,我敢冒不孝之名,谓两大人为麻木不仁也。”
  闻一多一向很尊重父母,讲话很注意分寸、礼节,但这封信言辞相当激烈、尖锐,足见他对高孝贞读书问题十分重视。在他的恳求下,父母后来送高孝贞进入武昌女子职业学校。1922年夏,闻一多赴美后,继续关心妻子的学习情况,写家信时经常询问和叮嘱,而且从精神上鼓励妻子要有志气,努力成为一个有学问、有本事的人。在一封家信中,他举美国著名女诗人海德夫人的重大成就为例,说明“女人并不是不能造大学问、大本事,我们美术学院的教员多半是女人。女人并不弱似男人。外国女人是这样,中国女人何尝不是这样呢?”
婚姻接受

闻一多的浪漫与诙谐

闻一多先生是以一个慷慨悲歌、壮怀激烈的爱国诗人形象传世的。
抗战开始后,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自己抗战到底的决心。他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成为广大革命青年衷心爱戴和无比尊敬的良师益友。
1945年12月1日,昆明发生国民党当局镇压学生爱国运动的“一二一”惨案,闻一多亲自为死难烈士书写挽词:“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出殡时,他拄着手杖走在游行队伍前列,并撰写了《一二一运动始末记》,揭露惨案真相,号召“未死的战士们,踏着四烈士的血迹”继续战斗。
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闻一多先生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他的这些形象,镌刻在人们的印记中,提起闻一多,人们自然想到他的那一大把激扬的美髯,他的民族气节,他的激情四射。但是,对 于闻一多先生浪漫、诙谐、幽默的一面,人们就很少提及了。
有一个故事,发生在 闻一多先生在清华大学任教时,他的浪漫可见一斑。
1932年秋天,闻一多先生从山东大学到自己的母校清华大学中文系任教。为了让自己的课堂诗意浪漫,他特意要求学校将下午的课换到晚上亮灯的时候。他对学校说,明亮的下午是不适合读诗的,读诗要在朦胧的夜晚。
晚上,校园里灯光婆娑,教室里烛光摇曳, 闻一多先生身穿一袭长衫,抱着一摞讲义飘然进门。 闻一多先生落座,但是并不马上开讲。他慢慢地从衣兜里地掏出纸烟匣,打开,然后对学生和蔼一笑说:哪位吸?
学生们哗然而笑。自然谁也不会真正去接老师客气谦让的纸烟的。先生不说话,默默地自己点燃一支纸烟,深深地吸一口,然后长长地吐出一口打着螺旋的烟雾之后,然后开讲了:“痛饮酒,熟读离骚,方为真名士。”
闻一多先生长于治印,在治印中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彰显了 闻一多先生浪漫幽默的真性情。1944年,闻一多给 华罗庚教授刻印一方,边款为:“顽石一方,一多所凿。奉贻教授,领薪立约。不算寒伧,也不阔绰。陋于牙章,雅于木戳。 若在战前,不值两角。”
一方小小的石头, 闻一多先生却赋予了它这样丰厚的文化诗意的内涵,有印章材质的介绍,有刻石功用的说明,有战争创伤的影射,有民生遭遇的深情,有教授之间的情感,短短四十字,俗雅具现,不仅仅看出 闻一多先生人生的诗意浪漫,更凸显了他为人做事的高古情怀。
浪漫闻一多

相关参考

世界历史 古埃及的爱情、性与婚姻

尽管古埃及的婚姻是为了社会稳定和个人进步而安排的,但有充分的证据表明,浪漫之爱对现代人与对人们一样重要。浪漫的爱情是诗歌的流行主题,特别是在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70-1069年),当时出现了许多赞美

闻一多的浪漫与诙谐

闻一多先生是以一个慷慨悲歌、壮怀激烈的爱国诗人形象传世的。抗战开始后,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自己抗战到底的决心。他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成为广大革命青年

他是神一般的男人,只活了30岁,却成为300年来中国最深情的男人

他是神一般的男人,只活了30岁,却成为300年来中国最深情的男人自古以来,多少才子沉醉在爱情这杯佳酿中无法自拔,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爱情绝句。但在封建社会中,包办婚姻是最常见的现象,从古至今,多少家族

抗战名将粟裕与楚青的爱情故事

  在我们的印象中,老一辈的婚姻都是包办的,根本没有什么爱情可言。但其实不然,在抗战那一段艰苦的时期,也发生了很多让人刻苦铭心的革命爱情故事。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简述一下中国抗名将粟裕的爱情故事。  

瑶族婚姻是父母包办吗?瑶族婚俗简介

男女青年社交自由,许多瑶族男女青年都借“耍歌堂”机会进行择选意中人,一旦男女情投意合,双方的家长就可通过媒人去说亲,并以猪肉和酒为礼品。举行婚礼时,都要大摆筵席,按传统习惯,婚宴上必须要请寨老参加,新

历史人物 乐昌公主为什么可以自己选择中意的夫婿,不用包办婚姻

自古女人爱前夫,乐昌公主被迫嫁了丞相,还是和前夫破镜重圆,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中国古代诗词《羽林郞》有一句就是“男人爱后妇,女人爱前夫”。古代的女人一般情况下都是爱

历史人物 闻一多与夫人高孝贞的爱情

亲爱的妻:>我一人在屋里,静极了,我在想你!我不晓得我竟是这样无用的人,你一去了,我就如同落了魂一样。我什么也不能做。前回我骂一个学生为恋爱问题读书不努力,今天才知道自己也一样。亲爱的,我不怕死,只要

历史人物 闻一多与夫人高孝贞的爱情

亲爱的妻:>我一人在屋里,静极了,我在想你!我不晓得我竟是这样无用的人,你一去了,我就如同落了魂一样。我什么也不能做。前回我骂一个学生为恋爱问题读书不努力,今天才知道自己也一样。亲爱的,我不怕死,只要

陆小曼与徐志摩,浪漫开始悲剧收尾,一切都在王庚意料之中

世人都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对于徐志摩与陆小曼来说,这句话宛如一句奇准无比的魔咒。婚前,他俩花前月下,爱情你侬我侬;婚后,陆小曼陷入了无止境的挥霍,徐志摩陷入了无休止的奔波赚钱。然而这一切,陆小曼的前

历史秘闻 还能相信爱情吗

中国古代有很多浪漫的爱情故事,其中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就是其中一个。在婚姻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社会,他们毅然选择了自由恋爱,留下千古佳话。但故事的真相是如此吗?司马相如字长卿,原名司马长卿,因为仰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