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为何以黑为美?“摸你黑”又是怎样的活动

Posted 佤族

篇首语: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佤族为何以黑为美?“摸你黑”又是怎样的活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佤族为何以黑为美?“摸你黑”又是怎样的活动

佤族是一个以黑为美的民族,佤族认为黑色是勤劳的象征,是健康的象征。因此,阿佤人的服饰几乎都是以黑色为基调。早在过去,佤族人民就有染牙的习俗,他们认为黑亮的牙齿和健康的黑皮肤相配才能保持阿佤人步调一致。至今有一句谚语说:步调一致我们才好一起跳舞,牙齿黑亮我们才好一起说笑。那么,在“摸你黑”活动中,谁最黑谁就是最美的。憧憬未来、向往美好、追求幸福、祈求平安和吉祥,是阿佤人积极向上的人生真谛。对于生命永恒的向往,阿佤人的祖祖辈辈有着许许多多神奇的传说。

而“摸你黑”是远古的时候佤族先民用一种叫“娘布落”能医治百病的神药涂抹在人们的脸上,用于驱病辟邪的,后来逐步成为佤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每年的五一,每年的司岗里狂欢节,神秘的阿佤山都成了欢乐的海洋。

“摸你黑”是从佤语“Moh nin hei”音译过来的。意思是“这正是我们追求的、我们所期待的,坚持下去吧,坚持到永久永久”。佤族是一个把精神生活看得比物质生活还重要的民族。因此,佤族人民总是乐观豁达、无忧无虑的。

他们利用空余时间尽情地享受歌舞所带来的欢乐。他们认为,今生只有一次,不管是贫富贵贱,结果都要面对相同的轮回。

在佤族的传统观念认为:“摸在姑娘脸上,希望姑娘越来越漂亮;摸在老人的脸上,祝福老人长寿健康;摸在小孩脸上,希望小孩平安吉祥;摸在朋友脸上,期待友谊地久天长;摸黑满脸,代表开心永久、快乐永久;摸得越多,意味着幸福就越多。”憧憬未来、向往美好、追求幸福、祈求平安和吉祥,是阿佤人积极向上的人生真谛。

相关参考

佤族服饰 佤族服饰有何特点和风格

佤族服装承袭原生态的浸染工艺并经腰机编织而成。线料有棉线、麻线、彩色毛线。棉线采用植物紫梗、衣果、山李子汁和麻粟树皮同煮取水浸染色泽,成色均匀自然。佤族服装多以黑色为主色调,这是佤族崇尚黑色,以黑为美

佤族服饰 佤族服饰有何特点和风格

佤族服装承袭原生态的浸染工艺并经腰机编织而成。线料有棉线、麻线、彩色毛线。棉线采用植物紫梗、衣果、山李子汁和麻粟树皮同煮取水浸染色泽,成色均匀自然。佤族服装多以黑色为主色调,这是佤族崇尚黑色,以黑为美

佤族服饰有何特点和风格 佤族服饰

佤族服装承袭原生态的浸染工艺并经腰机编织而成。线料有棉线、麻线、彩色毛线。棉线采用植物紫梗、衣果、山李子汁和麻粟树皮同煮取水浸染色泽,成色均匀自然。佤族服装多以黑色为主色调,这是佤族崇尚黑色,以黑为美

佤族的“甩发舞”是怎样跳的 佤族舞蹈

甩发舞,佤语叫“稿西尾嘿”,是广泛流传在佤族妇女中的一种自娱性舞蹈,产生年代已久。早年起佤族妇女就酷爱长发,以长发为美,并从小习惯长发披肩。每当妇女在竹槽下用水洗净头发后,都要低头梳整甩发晾干,也许“

佤族是怎样过新米节的?在节日里有啥活动

佤族是个农业民族,Past生产力水平低下,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因此,围绕农业生产形成很多敬神祈福的祭祀性活动,有的还渐渐形成了定制,发展成为了节日。新米节便是其中之一。新米节是稻谷成熟,喜庆丰收,

佤族的“拉木鼓”是怎样的一种宗教活动

拉木鼓是阿佤人重要的宗教仪式,也是他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其凝聚人心、追求幸福、表现强悍、抒发热情的文化传统得以弘扬光大,可以说,拉木鼓就是佤族的狂欢节,木鼓,佤语称为“克罗”,是佤族的祭祀工具、乐器

佤族拉木鼓有何历史起源?又是如何发展的

拉木鼓,是佤族重大的祭祀活动之一,是全寨子的大事。一般在农历十一月(佤历一月)举行,持续六七天。中华人到拉木鼓的年份,寨子里的窝朗、头人、魔巴会提早商量拉木鼓的事,派人进山选择做木鼓的树——以红毛树或

唐朝人为何以胖为美

唐·簪花仕女图关于这个话题,在探讨之前,有两点需要阐明:一是「”以胖为美”的程度;二是「”以胖为美”的适用时间。首先,唐朝人的「”以胖为美”,不是今日所说的胖,而是一种富态的丰腴,体脂率大概在25%至

佤族人是怎样“做鬼”和“叫魂”的 佤族祭祀

佤族祭祀——做鬼,是佤族人的重要宗教活动。佤族原始宗教信仰中鬼神众多,几乎到了"无物不有鬼神"的地步,有各种树鬼、火鬼、水鬼、谷子鬼、山鬼等等。在诸鬼神中,他们最崇拜的是"

佤族祭祀:佤族人是怎样镖牛祭拜司岗里的

镖牛,是佤族举行传统宗教仪式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是宗教图腾的一种表现形式。每逢重大节庆和祭祀活动,佤族都要举行镖牛。牛是佤族的吉祥物,祭牛头则表示对神灵的虔诚。镖牛和供奉牛头,是佤族人民祈求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