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鲁肃文武双全却不愿效力东吴,周瑜是怎么把他留下的
Posted 祖母
篇首语: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鲁肃文武双全却不愿效力东吴,周瑜是怎么把他留下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鲁肃文武双全却不愿效力东吴,周瑜是怎么把他留下的
鲁肃文武双全却不愿效力东吴,周瑜是怎么把他留下的?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孙权接掌江东之后,广泛的招纳贤士、礼聘宾客,将一大批有识之士纳入了自己的帐下。鲁肃就是在这个时候,被纳入其中的谋士之一。> >据《三国志鲁肃传》中记载:鲁肃,字子敬,熹平元年(公元172年)出生在临淮东城的一个富裕家庭。幼年时父亲去世,一直由祖母代为照料。鲁肃少年时正值乱世之秋,他性格豪爽且乐善好施,经常变卖田产,用以救济穷苦,结交义士,所以“甚得乡邑欢心”。> >关于鲁肃的形象,在流传于世的许多艺术作品或影视剧中,一直将鲁肃刻画成一位足智多谋、文弱儒雅的书生形象。但是从史料中的记载来看,鲁肃的形象跟“文弱儒雅”这个词几乎沾不上边。据《吴书》中的记载:“肃体貌魁奇,少有壮节,好为奇计。”这说明现实生活中的鲁肃,不仅足智多谋,并且身材魁梧健壮,很有侠义之气。“天下将乱,乃学击剑骑射,招聚少年,讲武习兵。”这一句则是点明了鲁肃是一个能文能武的全方位人才。> >孙权之所以能把鲁肃这样的能人收入帐下,跟周瑜有着很大的关系。据《三国志》中的记载:周瑜早年任居巢长的时候,鲁肃曾对其资助过粮草,两人因为此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鲁肃为了摆脱袁术,领着一族老小“南到居巢就(投奔)瑜”。周瑜又把鲁肃引荐给了孙策,孙策对鲁肃也是早有耳闻,只是当时忙于平定江东之事,所以就把鲁肃晾在了曲阿。在曲阿这一段时间,鲁肃百无聊赖,情绪也随之低落到了极点。>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孙权接掌江东之后,为了充实班底广泛招纳贤士,这个时候周瑜又想到了还被晾在曲阿的鲁肃,于是就动身前往曲阿。恰在这个时候,在鲁肃身上也发生了两件事情。一是祖母去世,按照习俗他将祖母的遗体送回故土安葬;二是他的一个好友刘晔,邀请他前往巢湖共同辅佐郑宝同举大业。鲁肃被孙策晾在曲阿多年,早已心灰意冷,所以当即就答应了刘晔的邀请,只待祖母的丧事完毕就前去投奔。> >周瑜到达曲阿之后,得知了鲁肃的情况,在未告知的情况下,就将鲁肃的族人全部迁往了吴郡。鲁肃办完丧事回曲阿带领族人的时候,碰到了等待多时的周瑜,并在周瑜的苦劝之下放弃了前去巢湖的打算,跟随周瑜回到了吴郡。此后,周瑜将鲁肃引荐给了求贤若渴的孙权,“权即见肃,与语甚悦之。”经过一番交谈,孙权对鲁肃的见地大为赞赏当即留用。> >《三国志鲁肃传》载:“众宾罢退,(孙权)乃独引肃还,合榻对饮。”孙权接见完众人之后,又单独的把他叫回,君臣二人在榻上对坐开怀而谈。这就是三国期间著名的“榻上对”。> >在这次的谈话当中,孙权毫无保留地向鲁肃敞开心扉,表达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并询问了鲁肃的看法。“孤承父兄余业,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顾,何以佐之?”这里的“父兄余业”指的是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孙策起兵之初由张纮为他规划的发展策略。> >面对孙权的询问,鲁肃也没有任何隐晦,而是在详细的分析了当前局势之后,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鲁肃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现今天下经过一系列的战事,各方局势都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汉室想要复兴的几率已经微乎其微,而曹操势力经过多年的发展,也已趋于稳固,想要在短期内将其铲除是不可能的。> >从长远看,东吴想要图谋更大的发展,必须首先立足于江南,然后根据局势变化相机行事。现在北方地区战乱不止,曹操无暇顾及江南,这正是东吴发展的大好时机。将军可以趁此机会,击杀黄祖、征讨刘表,将整个长江流域牢牢地控制在手中,然后以此为基础建国称帝,直至夺取整个天下。> >孙权听完鲁肃的分析和建议之后感到非常欣慰,对他的独到眼光和远见卓识发出了由衷地赞叹。自此之后,鲁肃便成了孙权极为信任和重视的心腹之一,并在东吴之后的发展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相关参考
众所周知,东吴有四大都督,指的是周瑜、鲁肃、陆逊、吕蒙这四人。那么,问题来了,东吴四大都督,周瑜、陆逊、吕蒙都有成名之战,那么鲁肃呢?换而言之,在东吴四大都督中,鲁肃有什么战绩,凭什么和周瑜、陆逊、吕
东吴四将又称东吴四英将,是指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此四人都是三国里赫赫有名帅才,都担任过东吴的都督,掌握着东吴的军事大权,也都创造过属于自己的辉煌。周瑜文武全才,曾在赤壁之战中立有大功。但是周瑜也有不
东吴四将又称东吴四英将,是指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此四人都是三国里赫赫有名帅才,都担任过东吴的都督,掌握着东吴的军事大权,也都创造过属于自己的辉煌。周瑜文武全才,曾在赤壁之战中立有大功。但是周瑜也有不
在三国这一历史阶段,曹魏拥有张辽等五子良将,蜀汉有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魏延等大将,而对于东吴来说,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这四位大都督同样非常耀眼。就东吴四大都督来说,周瑜火烧赤壁,奠定而来三
在周瑜时代,孙权名义上是东吴之主,可是在军中,实际上的最高指挥者却是周瑜。当孙权接替兄长孙策的权力之时,人心浮动,江东不宁。周瑜率领大军回到吴郡奔丧,然后长时期驻扎在吴郡。在周瑜来说是为了保护孙权,捍
在周瑜时代,孙权名义上是东吴之主,可是在军中,实际上的最高指挥者却是周瑜。当孙权接替兄长孙策的权力之时,人心浮动,江东不宁。周瑜率领大军回到吴郡奔丧,然后长时期驻扎在吴郡。在周瑜来说是为了保护孙权,捍
三国时庞统虽然为刘备效力,凤雏与卧龙刘备都得到了,但是在此之前,庞统曾经是东吴周瑜的部下,只是后来转到刘备手下了。至于为什么会转投,《三国演义》中是说他并不受孙权的重用,然而毕竟只是一家之言,正史中可
三国时期,三股势力鼎足而立,而要说三方的人才,那就不得不提曹魏的五子良将,蜀汉的五虎上将,以及东吴的四大都督。前两个知名度都很高了,至于东吴四大都督,这四个人就是周瑜、吕蒙、陆逊、鲁肃。而在这其中,前
陆逊的人物生平简介 陆逊是东吴继周瑜、鲁肃、吕蒙之后的又一个声望颇高、功绩卓著的将领。他智勇兼备,武能安邦,文能治国,并且品质高尚。孙权把他比做成汤之伊尹和周初之姜尚。 陆逊(183年-245
刘琦病死,东吴立即派鲁肃出使刘备,以吊丧为名讨还荆州。在诸葛亮的运筹和安排下鲁肃此行的目的未达到,只讨回一张如同废纸般的文书。上面写了暂借荆州,以后交付的空话,鲁肃被逼无奈,还与刘备、诸葛亮三人一起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