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东吴四大都督中,鲁肃有什么战绩?
Posted 都督
篇首语:知识是有学问的人的第二个太阳。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东吴四大都督中,鲁肃有什么战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东吴四大都督中,鲁肃有什么战绩?
三国时期,三股势力鼎足而立,而要说三方的人才,那就不得不提曹魏的五子良将,蜀汉的五虎上将,以及东吴的四大都督。前两个知名度都很高了,至于东吴四大都督,这四个人就是周瑜、吕蒙、陆逊、鲁肃。而在这其中,前三个人可以说功绩都是众所周知的,唯独第四个人鲁肃,似乎很少听到他有什么功绩啊?那么,鲁肃在东吴,究竟有什么样的贡献呢?
在三国这一历史阶段,曹魏拥有张辽等五子良将,蜀汉有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魏延等大将,而对于东吴来说,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这四位大都督同样非常耀眼。就东吴四大都督来说,周瑜火烧赤壁,奠定而来三国鼎立的格局;吕蒙击败关羽,夺取了荆州;而陆逊则在夷陵之战中击败了刘备。与此相对应的,鲁肃似乎没有什么比较耀眼的功绩。那么,问题来了,鲁肃凭什么和周瑜、吕蒙、陆逊相提并论呢?
首先,在赤壁之战后,周瑜病危,写信给孙权,推荐鲁肃代替自己。在周瑜去世后,鲁肃虽然掌握了一定的兵马,但是,指挥作战不是鲁肃擅长的地方。对于鲁肃来说,之所以可以和周瑜、吕蒙、陆逊相提并论,并且受到孙权的重用和信任,主要是鲁肃在战略谋划上的一流能力。东汉末年,周瑜和鲁肃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孙策去世后,周瑜马上向孙权推荐了鲁肃。在周瑜看来,鲁肃有才干,可为辅佐之臣,也即对鲁肃有非常高的评价。
在东汉末年,诸葛亮的“隆中对”为刘备指明了方向,成为刘备能够建立蜀汉的重要战略规划。与此相对应的是,对于孙权和东吴,也有自己的“隆中对”,也即“榻上策”。榻上策是鲁肃在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时,与孙权合榻对饮时,对孙权提出了与诸葛亮的隆中对(发生于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相似的治国对策。由于其是在榻(一种狭长而较矮的床形坐具)上进行的对话,因此得名。对于鲁肃的“榻上策”,在时间上要早于“隆中对”,其战略方针是占据长江以南,从而成就刘邦一样的事业。
在赤壁之战之前,曹操大军南下,对于当时的江东来说,主降派占据了上风。在此基础上,鲁肃、周瑜等人力排众议,坚持了联合刘备抵抗曹操的方针,为赤壁之战的胜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此,裴松之在《三国志》注释中,明确表示“刘备与权并立,共拒曹操,皆肃之本谋”。“建计拒曹公,实始鲁肃,于时周瑜使鄱阳,肃劝权呼瑜,瑜使鄱阳还,但与肃暗同,故能共成大勋。”由此,对于赤壁之战的胜利,虽然离不开周瑜等将领在前线的作用,但是,对于鲁肃、诸葛亮等谋划之人,也起到了自己的贡献。
最后,在赤壁之战后,鲁肃主张将荆州借给刘备。虽然从短期上来看,这让东吴损失了一定的利益。但是,从长期来看,确保刘备势力的存在,有助于共同抵抗强大的曹操。而且,刘备占据荆州,也为东吴一方分担了非常大的防御压力。
换而言之,在联吴抗曹这一战略上,鲁肃的眼光更为长远,其战略谋划能力无疑要在了吕蒙、陆续、周瑜之上。总的来说,鲁肃为孙权霸业所贡献的功绩,往往不在于行军作战所获得的“战绩”,而在于进行战略谋划而取得的“谋绩”。不管是“战绩”还是“谋绩”,都对东吴的建立和壮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关参考
在三国这一历史阶段,曹魏拥有张辽等五子良将,蜀汉有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魏延等大将,而对于东吴来说,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这四位大都督同样非常耀眼。就东吴四大都督来说,周瑜火烧赤壁,奠定而来三
鲁肃的人物生平简介 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汉族,临淮郡东城县(今安徽定远)人,中国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出生于一士族家庭;幼年丧父,由祖母抚养长大。他体貌魁伟,性格豪爽,喜读
历史人物 东吴四大都督鲁肃的简介 吴国名将鲁肃是怎么死的历史名人
鲁肃的人物生平简介 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汉族,临淮郡东城县(今安徽定远)人,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出生于一士族家庭;幼年丧父,由祖母抚养长大。他体貌魁伟,性格豪爽,喜读书、
今天本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东吴四大都督大排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三国演义》中,周瑜、鲁肃、吕蒙以及陆逊,是东吴集团的四大都督,掌握东吴集团的所有军队,相当于东吴集团的五星上将。>如果要我来评价
陆逊的人物生平简介 陆逊是东吴继周瑜、鲁肃、吕蒙之后的又一个声望颇高、功绩卓著的将领。他智勇兼备,武能安邦,文能治国,并且品质高尚。孙权把他比做成汤之伊尹和周初之姜尚。 陆逊(183年-245
历史人物 东吴四大都督陆逊的简介 陆逊为何会含恨而终历史名人
陆逊的人物生平简介 陆逊是东吴继周瑜、鲁肃、吕蒙之后的又一个声望颇高、功绩卓著的将领。他智勇兼备,武能安邦,文能治国,并且品质高尚。孙权把他比做成汤之伊尹和周初之姜尚。 陆逊(183年-245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东吴的都督貌似都较为短命,东吴也是三国之中统兵领导更换最多最频繁的一个,先后有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个都督,为何如此?除了都督本身身体不好之外是否还有其它原因,今天书生就带您探
建安二十二年,鲁肃去世。当时东吴上下都以为继任都督非吕蒙莫属,可是孙权却下令,由从事中郎将严峻代替陆逊,担任都督,率兵一万镇守陆口。当命令传来,吕蒙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军中将领更是议论纷纷。那严峻何人,
建安二十二年,鲁肃去世。当时东吴上下都以为继任都督非吕蒙莫属,可是孙权却下令,由从事中郎将严峻代替陆逊,担任都督,率兵一万镇守陆口。当命令传来,吕蒙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军中将领更是议论纷纷。那严峻何人,
三国时期的东吴其实人才济济,人才的积累远在刘备的蜀汉之上,其他的不提,就以大将来说,东吴不仅有周瑜、鲁肃、吕蒙和陆逊四大都督,以及太史慈、朱然、全琮、贺齐等名将,最为人熟悉的还有程普、黄盖、韩当、蒋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