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烧赤壁,吕蒙取荆州,陆逊败刘备,那么鲁肃的战绩呢
Posted 荆州
篇首语: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周瑜烧赤壁,吕蒙取荆州,陆逊败刘备,那么鲁肃的战绩呢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周瑜烧赤壁,吕蒙取荆州,陆逊败刘备,那么鲁肃的战绩呢
在三国这一历史阶段,曹魏拥有张辽等五子良将,蜀汉有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魏延等大将,而对于东吴来说,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这四位大都督同样非常耀眼。就东吴四大都督来说,周瑜火烧赤壁,奠定而来三国鼎立的格局;吕蒙击败关羽,夺取了荆州;而陆逊则在夷陵之战中击败了刘备。与此相对应的,鲁肃似乎没有什么比较耀眼的功绩。那么,问题来了,鲁肃凭什么和周瑜、吕蒙、陆逊相提并论呢?

首先,在赤壁之战后,周瑜病危,写信给孙权,推荐鲁肃代替自己。在周瑜去世后,鲁肃虽然掌握了一定的兵马,但是,指挥作战不是鲁肃擅长的地方。对于鲁肃来说,之所以可以和周瑜、吕蒙、陆逊相提并论,并且受到孙权的重用和信任,主要是鲁肃在战略谋划上的一流能力。东汉末年,周瑜和鲁肃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孙策去世后,周瑜马上向孙权推荐了鲁肃。在周瑜看来,鲁肃有才干,可为辅佐之臣,也即对鲁肃有非常高的评价。

在东汉末年,诸葛亮的“隆中对”为刘备指明了方向,成为刘备能够建立蜀汉的重要战略规划。与此相对应的是,对于孙权和东吴,也有自己的“隆中对”,也即“榻上策”。榻上策是鲁肃在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时,与孙权合榻对饮时,对孙权提出了与诸葛亮的隆中对(发生于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相似的治国对策。由于其是在榻(一种狭长而较矮的床形坐具)上进行的对话,因此得名。对于鲁肃的“榻上策”,在时间上要早于“隆中对”,其战略方针是占据长江以南,从而成就刘邦一样的事业。

在赤壁之战之前,曹操大军南下,对于当时的江东来说,主降派占据了上风。在此基础上,鲁肃、周瑜等人力排众议,坚持了联合刘备抵抗曹操的方针,为赤壁之战的胜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此,裴松之在《三国志》注释中,明确表示“刘备与权并立,共拒曹操,皆肃之本谋”。“建计拒曹公,实始鲁肃,于时周瑜使鄱阳,肃劝权呼瑜,瑜使鄱阳还,但与肃暗同,故能共成大勋。”由此,对于赤壁之战的胜利,虽然离不开周瑜等将领在前线的作用,但是,对于鲁肃、诸葛亮等谋划之人,也起到了自己的贡献。

最后,在赤壁之战后,鲁肃主张将荆州借给刘备。虽然从短期上来看,这让东吴损失了一定的利益。但是,从长期来看,确保刘备势力的存在,有助于共同抵抗强大的曹操。而且,刘备占据荆州,也为东吴一方分担了非常大的防御压力。换而言之,在联吴抗曹这一战略上,鲁肃的眼光更为长远,其战略谋划能力无疑要在了吕蒙、陆续、周瑜之上。总的来说,鲁肃为孙权霸业所贡献的功绩,往往不在于行军作战所获得的“战绩”,而在于进行战略谋划而取得的“谋绩”。不管是“战绩”还是“谋绩”,都对东吴的建立和壮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文/情怀历史
三国历史 没周瑜、陆逊的战功怎当都督
三国时期,孙权手下有四大都督,其中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吕蒙从蜀汉夺回荆州;陆逊在夷陵之战中战胜刘备、石亭败曹休,唯独鲁肃没有实质的战功,却可以当上都督,这是为何?原因就是他在诸葛亮提出「隆中对」前,就提出类似的战略「榻上策」,这项战略成为孙吴的治国方针,帮助孙权称帝。
熟读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鲁肃忠厚老实,甚至到了愚笨的地步,多次成为诸葛亮和周瑜间斗智的牺牲品,但在历史上却不是如此。鲁肃于西元172年出生,临淮郡东城县(今安徽省定远县)人,个性豪爽,喜欢读书、射箭,某次身为居巢长的周瑜,因为缺粮而向鲁肃求助,对方二话不说就将一仓3千斛粮食送给周瑜,2人也因此结为好友。
西元200年,孙策过世后,年仅18岁的孙权继承事业,却让许多人担心他太年轻,无法好好管理江东,这时周瑜把鲁肃推荐给孙权,2人一见如故,孙权就问:「我继承父亲和兄长基业接掌江东,想效仿齐桓公晋文公,行尊王攘夷之举,匡扶汉室,阁下有何见教?」。
鲁肃立刻提出「榻上策」:「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鲁肃认为北方多务、曹操势力又庞大,孙权应该先统一南方,讨伐黄祖、刘表;等到孙权拿下荆州后,将领土延伸到长江尽头,就可以称帝,和北方的曹操划江而治,实现「二分天下的规划」。当时孙权听完这番言论,虽然谦让一番,但对方提出称帝的构想,已经深植于他的心中,之后「榻上策」成为孙吴的治国方针。
虽然「榻上策」突显出鲁肃的眼光,但提出得太早,有些目标无法达成,像是「进剿黄祖占有荆楚」,不过孙吴仍依照「榻上策」治国,20多年后孙权称帝,当时他对着群臣说:「这是当年鲁肃替我规画好的。」
相关参考
三国时期,孙权手下有四大都督,其中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吕蒙从蜀汉夺回荆州;陆逊在夷陵之战中战胜刘备、石亭败曹休,唯独鲁肃没有实质的战功,却可以当上都督,这是为何?原因就是他在诸葛亮提出「隆中对」
三国时期,孙权手下有四大都督,其中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吕蒙从蜀汉夺回荆州;陆逊在夷陵之战中战胜刘备、石亭败曹休,唯独鲁肃没有实质的战功,却可以当上都督,这是为何?原因就是他在诸葛亮提出「隆中对」
西元215年赤壁之战后,蜀、吴因为荆州问题闹不合,孙权对于刘备强占荆州行为感到不满,气得派吕蒙强取长沙三郡,这让刘备吓得派关羽镇守荆州,孙权又派鲁肃在益阳屯兵,企图夹击关羽,这才促成之后「单刀会」。熟
标题的顺序只是一个时间顺序,不代表心中的能力顺序。 年龄对比: 先说一下这四个人活的岁数吧,活得越久,用武之地就越大。 周瑜:(175
标题的顺序只是一个时间顺序,不代表心中的能力顺序。 年龄对比: 先说一下这四个人活的岁数吧,活得越久,用武之地就越大。 周瑜:(175
西元215年赤壁之战后,蜀、吴因为荆州问题闹不合,孙权对于刘备强占荆州行为感到不满,气得派吕蒙强取长沙三郡,这让刘备吓得派关羽镇守荆州,孙权又派鲁肃在益阳屯兵,企图夹击关羽,这才促成之后「单刀会」。熟
东吴的国运一直很好,人才是刚走一个就又来一个,周瑜走了有鲁肃、鲁肃走了有吕蒙、吕蒙走了陆逊有来了,而且这四人也都相当厉害。陆逊当了大都督以后,在夷陵之战和石亭之战都取得了大胜,所以地位也是水涨船高,但
三国时期,三股势力鼎足而立,而要说三方的人才,那就不得不提曹魏的五子良将,蜀汉的五虎上将,以及东吴的四大都督。前两个知名度都很高了,至于东吴四大都督,这四个人就是周瑜、吕蒙、陆逊、鲁肃。而在这其中,前
陆逊简介,他为什么能在荆州争夺战中获胜 陆逊是一个优秀的“共青团”干部,东吴有四个智囊,分别是周瑜、鲁肃、吕蒙,还有就是陆逊,但你陆逊跟他们相比,扩张的地盘是最大的,而且获取了一个重要的战略要地荆州
孙吴名将辈出,不仅有大批将才更出帅才,从周瑜、鲁肃、吕蒙到陆逊,一代接一代。>而且代代都有美谈,一般都认为周瑜推荐了鲁肃,鲁肃发现了吕蒙,吕蒙又发现了陆逊,代代有传承。>>孙权称帝前军事上先以周瑜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