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杨绾的人物生平 杨绾的人物评价

Posted 历史人物

篇首语: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杨绾的人物生平 杨绾的人物评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杨绾的人物生平 杨绾的人物评价

杨绾(718年 -777年8月27日 ),唐朝中期名相,字公权,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天宝十三载(754年),参与玄宗亲自主持的考试,名列第一,升为右拾遗,随后历任起居舍人、职方郎中、中书舍人、礼部侍郎等职,大历十二年(777年),杨绾病逝,年六十 。获赠司徒,谥号"文简"。《全唐文》收录其文。 人物生平>早年经历>杨绾出身弘农杨氏原武房 ,幼年时便以聪慧闻名,等到长大后,好学不倦,博通经史。九流七略,一览无遗。尤其擅长文辞,词藻结构清新韵足。崇尚玄理,沉静寡欲,经常独处一室,左右摆满经书,凝视满席书籍,非常宁静。内心明晰而运用隐晦,不求声名,每次写文章,羞愧于自白,不是知己的人不可看见。>杨绾早年孤苦贫寒,以孝敬母亲而闻名,有时缺乏美味食物,脸上即显出忧虑。亲友劝说他去谋求俸禄,杨绾于是考取进士,被调补为太子正字。>天宝十三载(754年),唐玄宗御驾勤政楼,考取博通坟典、洞晓玄经、辞藻宏丽、军谋出众等科的举人,命有关部门提供食物,直至黄昏时才结束考试。除考取辞藻宏丽科的人之外,其余各科另外加考诗赋各一首。制举考核诗赋,自此开始。此次登科的有三人,杨绾名列第一,被越级擢升为右拾遗。折叠>疏议贡举>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范阳、河东、卢龙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以诛宰相杨国忠为名,起兵反唐。安禄山一路南下,攻克东都洛阳,直逼京师长安。次年六月,玄宗与太子李亨等出逃。七月,李亨在灵武即位,即为唐肃宗。杨绾在叛军中冒着危险,"披榛求食",奔赴行在灵武。此时,朝廷正急于求贤,等到杨绾赶到,大家都感到很高兴,肃宗下诏授他为起居舍人、知制诰。历任司勋员外郎、职方郎中,依旧掌制诰。后转任中书舍人,兼修国史。>此前,对年龄大的舍人称为"阁老",官署中的杂料钱,有五分之四归于"阁老"。杨绾认为他们品秩同列,待遇同等,全都应平均分配。此举深受当时舆论称赞。>经两次升迁,杨绾任礼部侍郎。他向唐代宗分条目上奏贡举的弊端,代宗令尚书左右丞、各司侍郎、御史大夫、御史中丞、给事中、中书舍人共同商议此奏文。给事中李讷、给事中李栖筠、尚书左丞贾至及京兆尹兼御史大夫严武所奏议的内容均与杨绾相同。 宰臣们上奏说明举人旧业年月已久,很难速改,如今的举试还望能同意进行,来年再奉诏停止,仍然诏令礼部立即分条目上奏。代宗拿废止进士科的问题向翰林学士询问意见,学士对答说:"进士制度由来已久,立即废除,恐怕会失去士子所习的举业。"于是诏令孝廉与旧举试同时进行。>杨绾又上奏议论岁贡中的孝悌、力田以及童子科等考试,其中孝悌、力田应该具有实际意义,童子越来越多,不在常科,都与岁贡同时进行,担心会助长人们的侥幸投机之风。代宗诏令停止童子科考试。之后,杨绾被改授为吏部侍郎。在任内,他根据法则推举选用,精于鉴别、考察人物,以处事公允受到朝野称赞。折叠>移风易俗>代宗在位时,宰相元载执掌大权,公卿大多依附他,只有杨绾孤立中道,清贞自守,未曾私下拜谒元载。元载认为绾平时声望很高,在外表示对他尊重,内心实际却对他疏远、忌恨。权宦鱼朝恩死后,元载认为鱼朝恩曾经兼领国子监事务,是玷污了太学,应该用名儒主理国子监,以澄清此职,于是上奏提拔杨绾为国子祭酒,实际上是想将他置于闲散职位上。>后来,元载贪财冒犯的行为愈加严重,天下人都对杨绾评论称赞。代宗非常清楚这些,考虑到元载在枢衡任职已久,没有马上将其罢免。仍将杨绾升为太常卿、礼仪使,借助他来振兴废弃已久的郊庙之礼,也借此机会观察其办事成效。>大历十二年(777年)三月,代宗定计逮捕元载,将其诛杀。四月初一,代宗任命杨绾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崇文馆大学士,兼修国史。 杨绾多次表示恳请让位,代宗坚决不许,他于是不敢再辞。>杨绾德高望重,且质朴忠贞、车服俭朴,素以品德举止著称。任命他为相的诏令公布后,朝野之人相互祝贺 ,朝中权贵移风易俗的例子有许多:>御史中丞崔宽是剑南西川节度使(今四川省西部)崔宁的弟弟,家境富有,在长安之南建有别墅,其中的池馆台榭,在当时被称为第一,崔宽得知杨绾拜相后,在当天就暗中派人将其拆毁;>中书令郭子仪驻守邠州(治今陕西彬县),他正在宴请宾客时听说杨绾为相,便将在座助兴的声乐队减去五分之四;>京兆尹黎干受代宗宠信,每次出入车马有一百多辆,但也在杨绾拜相当日减少车马,只留十匹而已。>除此之外,其余闻风而动、将奢变俭的人不可胜数。杨绾又与常衮向代宗举荐被贬的湖州刺史颜真卿,代宗当即颜真卿入京担任刑部尚书。二人还向代宗举荐淮南判官关播(唐德宗朝官至宰相),使其被召为都官员外郎 。 杨绾在相位不到数月,便为人心所归。折叠>中风离世>杨绾患有痼疾,拜相不久后便中风,代宗优诏令他在中书省休养。代宗每次在延英殿引见杨绾时,都特许由人扶入。代宗内心看重杨绾,一心任用他,对他非常礼遇宠爱。 当时改革朝政的弊病,全都由杨绾决断。他多次上奏请求辞位,代宗多次下诏回绝。等到杨绾病重时,代宗每天派遣宦官前往询问病情,并命御医在其身旁时刻守候。每次听说他的病有起色,代宗便喜形于色。>大历十二年七月二十日(777年8月27日 ),杨绾病逝,享年六十岁 。前来探望的宦官急驰回宫奏报。代宗闻讯后,惊愕悲悼许久,为他辍朝三日,并下诏追赠杨绾司徒。>其后,代宗又命文武百官前往杨绾的宅第,与朝廷特派的内常侍吴承倩会同吊唁他,并赐其家绢千匹、布八百端。代宗对杨绾的猝逝非常惋惜,对朝臣们说:"上天不让朕致力于太平,为什么将朕的杨绾夺走这样快!装殓之时,朕与众卿悲痛哀悼之情正同啊。"宰相死后受到如此恩遇,长久以来少有人能与杨绾相比。>太常最初为杨绾拟定的谥号为"文贞",但宰相常衮平素便忌恨杨绾得到代宗宠任,至此时更唆使比部郎中苏端上疏大肆诋毁杨绾。代宗发怒,将苏端贬为广州(一作巴州)员外司马, 仍谥杨绾为"文简"。>同年十月,杨绾下葬长安少陵南岗。>人物评价>杨绾以俭朴为乐,不曾留意自己家产。不过问生计,多次担任要职,无一区房宅,所得的俸禄,每月分发给亲友。思想明晰见识过人,盖如往哲微言,《五经》奥议,以前儒者们未知的东西,杨绾一看便知其精深至理。他崇尚玄言,崇信释道二教,曾经著有《王开先生传》以表叙其意。凡是所结交的朋友,都是当时名流。有的到他那里去的人,终日清淡,不曾追逐名利。有些客人想谋求职位,看见杨绾说话玄达,不敢提出,惭愧退下。大历(766年-779年)年间,德高望重,天下雅正之士都争着投奔其门下,还有从数千里外来的人。杨绾以清正贤德改变雅俗(坐镇雅俗),在当时可与杨震、邴吉、山涛、谢安为同类之人。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赵绾的主要事迹 赵绾的人物生平 赵绾的人物简介

  中文名:赵绾  国籍:西汉  性别:男  职业:儒生  赵绾,西汉儒生,治《诗经》的学者,申培弟子,汉武帝初年受重用,  官拜御史大夫,推行独尊儒术。后因和王臧上书武帝不要再向太皇太后窦漪房请示奏

历史人物 杨绾简介_杨绾以德闻名_杨绾拜相,镇俗移风_杨绾字公权

本名:杨绾别称:杨司徒字号:字公权所处时代:唐朝民族族群:唐人(汉族)出生地:华州华阴主要作品:《条奏贡举疏》《上贡举条目疏》《裴遵庆碑》等主要成就:疏议贡举,为相清俭官职: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历史人物 杨绾是哪个朝代的人

   杨绾,生年不详,卒于公元777年,字公权,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唐代名相。当时,唐代论文人之才,有三层,第一层是诗才,第二层是史才,第三层是治世之才。但是杨绾是当时文人中的一朵奇葩

历史人物 镇俗移风──杨绾事迹,冒险犯难,重视教育

杨绾,字公权,华州华阴人氏。祖父名温玉,武则天时为户部侍郎、国子祭酒。父亲叫侃,开元中醴泉令,他俩都以儒学德行著称。杨绾生来聪惠,年四岁,处在群体昆仲之中,显得聪敏才识过人。有回夜宴亲朋贵宾,行酒令,

历史人物 杨绾年少聪慧机敏 老子说他因好杀生而短命

杨绾是唐朝时期的宰相,因死后被朝廷追赠司徒而人称杨司徒,出身弘农杨氏,年少时就很有名气了,后来更是在官场上如鱼得水,当上了宰相。可是拜相后不久他就中风了,最终在60岁那年去世,这是所谓的“慧极必伤”吗

历史人物 刘邦和卢绾的关系如何只好 为何他最后也造反了呢

卢绾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本站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大家有时候在纵观历史之后,总会发现这样的事情。几个人一起打江山的时候,总会拥立其中一个,可能是因为能力也好,实力也罢,总是对那个人心悦诚服。可

历史人物 卫绾简介 卫绾怎么死的 卫绾怎么读 卫绾的结局

  本名:卫绾  所处时代:西汉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代郡大陵  出生时间:不详www.cha138.com  去世时间:公元前131年  主要成就:西汉大臣御史大夫丞相  卫绾(?-公元前1

杨绾是哪个朝代的人?他是怎么死的?

   杨绾,生年不详,卒于公元777年,字公权,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唐代名相。当时,唐代论文人之才,有三层,第一层是诗才,第二层是史才,第三层是治世之才。但是杨绾是当时文人中的一朵奇葩

历史人物 卢绾 卢绾为什么叛变 卢绾简介 卢绾的结局 燕王卢绾 汉朝卢绾

  国家:西汉→匈奴  主君:汉高祖→冒顿  姓:卢  名:绾  官职:将军→太尉→燕王  封爵:长安侯→燕王→东胡卢王  封地:燕国www.cha138.com  出生时间:前256年  出生地:沛

卢绾为什么要投奔匈奴?卢绾的后人结局如何?

  卢绾是刘邦的好友,从小长到大的那种,为何最后他宁愿投靠了匈奴也不要在刘邦手下任职呢?卢绾和刘邦到底是什么关系,他的后人们最后是死是活呢?  刘邦和卢绾两家是邻居,两家的大人都是好朋友,生下的两个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