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他是武则天儿子得以善终的一个 看似胆小却大智若愚

Posted 皇帝

篇首语:读书是最好的学习。追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门科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他是武则天儿子得以善终的一个 看似胆小却大智若愚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他是武则天儿子得以善终的一个 看似胆小却大智若愚

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武则天的儿子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武则天还未有称帝的野心之时,后宫中她是高宗最为宠爱的女人,当时她生下了皇帝的第八个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唐睿宗李旦,爱屋及乌,高宗很是喜爱这个最小的儿子,为了让佳人高兴,他还将尚在襁褓之中的五个月大的李旦封为殷王,又改封为翼王、相王等,不仅如此,就连为孩子起个名字,也是费了好大的心思。>想必高宗也是对儿子有着深厚亲情的,起初给儿子起名为李旭轮,又觉得不满意,改为李轮。永隆二年,又将儿子封为豫王,定下名字为李旦。但高宗还是在纠结李轮和李旦两个名字,到底哪个会更好,他经常会两个名字换着叫,后来发现当喊李旦的时候,他心情舒畅,而喊李轮则会遭遇不幸,所以最终定下了李旦这个名字。> >刚生来没多久就被封为王,连名字也是父皇用了心思取的,足以可见他又多么受宠爱,等到长大后,他的经历充满了传奇,父亲是皇帝也就算了,母亲也做了皇帝,自己也当过两次皇帝,后来又做了太上皇,如此他的一生都处于至高位,最后还得了善终,生于残酷薄情的皇室之中,可以说他是很幸运了。> >684年,武则天废掉了中宗,当时的李旦是22岁,便被母后立为新皇,是为唐睿宗,面对这“天上掉的馅饼”,李旦并没有被喜悦冲昏了头脑,他知道母后有称帝的心思,而他被立为皇帝,也只是作为一个过度,安抚大臣。所以在他当皇帝的这些日子,一直都是战战兢兢,一切都是按照母后的旨意办事,但此时的武则天已经以天后自居,掌握大权,亲自临朝,而身为皇帝的他也需要让位,住在别殿。>但是有些忠于李家的大臣很不满意天后的做法,为皇帝抱不平,垂拱二年,武则天感觉到徐敬业等人在谋划叛乱,所以她假意要将大权归还给睿宗,看看睿宗是否也心存不满,想要夺权,而心思通透的睿宗知道这是母后的试探,所以他坚决拒绝。这样的反应让武则天很是满意,她继续把握朝政,大臣们看皇帝如此,也不敢再多说什么了。> >当武则天要使用周历,改元为载初元年,还要用自己的新名字“曌”,这些做法再大臣眼中看来是大逆不道,他们无法再忍受李唐江山被篡改,所以群臣激愤,大加斥责武则天的做法,即使是武则天重用的刘祎之也在反对,他说:“太后既然废了昏君,又立了明君,可见是为江山社稷考虑的,可为什么要代皇帝掌权呢?这些事情都只能是皇帝做,如今天下人议论,为了安定人心,太后还是将朝政交给皇帝吧。”>被人如此反对,武则天大为愤怒,说道:“我一向重用刘祎之,将他提拔到高位,如今他竟然背叛我,忘记恩情。”朝中有些人见风使舵,开始污蔑刘祎之,而武则天也趁此打压他,下旨让肃州刺史查清此事。刘祎之预料到了自己的结局,他也不怕了,再次说道:“太后不是皇帝,怎么能用皇帝的敕书呢?“这让武则天更加生气了,直接将他打入大牢,严惩治罪。> >身为皇帝的睿宗也无法再假装看不到了,他为刘祎之开脱,但如今睿宗的插手只是让他的死期来得更快些,武则天怎么可能容忍让别人阻止她呢?刘祎之预料到了,在他死前,他沐浴更衣,让儿子替自己写谢表,儿子哭得泣不成声,但监刑之人还在催促,刘祎之被赐自尽。一时间朝中大臣都惶恐不安,不敢表明对刘祎之的惋惜,只能是赞美谢表的文采,但赞美之人也被武则天下令革职,以树立她的威严。>事已至此,睿宗请求母后称帝,还让母后给自己赐姓为武,眼见皇帝这样做,朝中大臣也别无他法,只能任由着武则天称帝,改唐为周,睿宗被赐名“武轮”,以皇太子的名义住在东宫,他仍然还是过着谨慎安分的日子,不敢违背武则天的心思。> >698年,武则天被逼退位,而原先被废的中宗李显被拥立为帝,身为弟弟的李旦被被封为安国相王,拜为太尉,但经历了一切的睿宗已经看淡了一切,荣华富贵和权力都是浮云,不久他便辞官,可随后他又被立为皇太弟,但睿宗已经决定不再掺杂皇宫事务,所以还是拒绝了。710年,中宗的韦皇后和女儿安乐公主毒杀了中宗,想要效仿武后亲临朝政,而睿宗身为正统继承人,很有可能会被当作绊脚石,所以他再次让权以保全性命。>但很快睿宗三子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发动政变,夺回了李唐江山,并且让睿宗登基为皇,如此睿宗再次成为了皇帝,朝中没有了阻碍,这一次他能够掌握大权,真正为国家做一些事,任用姚崇、松璟为宰相,在他们的辅佐之下肃清朝政,拨乱反正,原先朝堂之上的不良风气被清除,历史称其为“复有贞观、永徽之风”。> >登基后的第二个月,他便将李隆基立为太子,两年过后政局已定,他再次让为,让太子继位李隆基听到消息后,立马进宫表示自己不能接受父皇的禅让。但睿宗意已决,他对太子说:“你立下了很大的功劳,扫除了祸乱,安定国家,让朕再次登基,如今朕退位是想让你更好地为国为民做事,你不必推辞。”随后他又拿出父亲的威严,“你若是孝顺的话,就现在接受禅让,难道还要等到日后朕驾崩了,你在灵柩前即位吗?”如此李隆基才接受了禅让。>纵观他的一生,或许别人看来是胆小,但其实他是有着大智慧的人,大智若愚,对皇位没有野心,才能在云波诡谲的朝堂上活了下来,最后还得到了善终。>参考资料:>【《旧唐书·卷七·本纪第七》】

相关参考

康熙的儿子十阿哥胤真的是草包吗

在古时封建王朝,王室纷争,你死我活,尔虞我诈,以致亲情贱踏,骨肉相残均是常事。胤胤作为康熙第十子,自然深谙这些道理,之所以被人称之为草包老十,实为大智若愚,装傻充愣的缘故,而他得以善终,也莫不与他这一

历史人物 杨智积一辈子“胆小怕事”,保全性命的故事

他贵为皇亲国戚,身份显赫又颇具才华,本来可以做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却一辈子小心翼翼,收起自己的锋芒,无所作为。最终他用这种方式得以善终。他就是隋文帝的侄子杨智积,今天就为大家带来他的故事,他的一生是成

为何让狄仁杰得以善终? 武则天连亲人都不放过

在没有比武则天更让人影响深刻的女人了,不仅中华上下五千年独此一人,也因为她的手段让后人记住了她。当年预测家袁天罡对武则天母亲杨氏一席“龙瞳凤颈,若为女,当作天子”之话,对武则天的日后去向一语言中。狄仁

历史人物 此人当年多次背叛刘邦和项羽,最后却得以善终

刘邦从沛县起兵,可以说沛县是他的大本营。在这个大本营中,随他一同南征北战的老乡肯定不少,但最让刘邦都疼的,是一个名叫雍齿的男人。>在刘邦早年举事时,雍齿曾带领刘邦的父老乡亲一队人马“背刘降魏”,是刘邦

历史人物 洪秀全的5个儿子为什么都不得善终

洪秀全生了5个儿子,却没有一个得以善终,其中大儿子死得最惨。下面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太平天国原本是以驱逐外来侵略者恢复祖国平稳状况的宗旨而发起的爱国运动,只是后来太平天国的领导班子热衷

历史人物 婉贵妃一生却不得宠,但平平安安得以善终

婉贵妃一生却不得宠,但是命好,一生平平安安活到老,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本站小编一起看下去。>历史上真正的陈婉茵是什么样子的。都知道后宫从来都不是一个让人安宁的地方,如果你不争,那么你要么入冷宫,要么就被

历史人物 明朝有五个兄弟,被李自成、张献忠各杀一人,最后只留下一人得以善终

古代有一个高风险职业,就是皇帝。皇帝看似高居九五之尊,威风八面不可一世,其实并不尽然。因为拥有皇权,就相当于拥有了无穷的财富和生杀予夺之大权,也惹来了无数人觊觎的目光。天下太平时,皇帝可以作威作福安享

两次登基 三让天下

  作为一个皇帝,睿宗一生中竟然两次登基即位,而且三次分别将皇位拱手相让给母亲、兄长和儿子,这种看似奇怪的举动实则是一种无奈的权谋。在那个宗亲倾轧的多事之秋,睿宗每每能够自保平安并得以善终,靠的就是恭

历史人物 薄姬得以善终,戚夫人的下场为何如此凄惨

吕雉不针对薄姬动手,而是让她到其他地方居住,这不是她的能力。因为薄姬完全没有得到刘邦的宠爱,属于可以无视的存在,虽然她为皇上生了儿子,但是却没有对吕雉有什么大威胁。>>而且薄姬的社会阅历很深,她在魏王

历史上第一“阴谋家”,曾3次出卖自己的主公,最后却得以善终

我国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这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中出现过许许多多的人物,而能够称得上“阴谋家”的确实不多,西汉时期的陈平或许算是一个。他原本是项羽手下的一名谋士,奈何与范增此人不和而投靠的刘邦。当西汉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