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李光颜的故事 如何评价李光颜
Posted 司徒
篇首语:案头见蠹鱼,犹胜凡俦侣。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李光颜的故事 如何评价李光颜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李光颜的故事 如何评价李光颜
李光颜出身将门,骁勇善战,曾任河东节度使、守司徒、侍中、拜司徒兼侍中等职,封爵武威郡开国公。公元826年,李光颜去世,获赠太尉,谥号“忠”。 李光颜的故事>孝悌友爱>李光颜与其兄李光进年少时即以孝顺父母、兄弟和睦在军中享名。等到为母守丧,他们三年不归居室。李光颜先娶妻,其母将家务交付与她。母亲去世后,李光进才娶妻。李光颜让妻子将管钥、家谱、财物都交归于嫂。李光进让妻子还交弟媳,并对李光颜说:“弟媳初来即侍奉母亲,母亲曾命她主持家事,不能更改。”兄弟臂膀相持流泣良久,仍如从前一样生活。>婚比王谢>李光颜功成名就后,有个女儿还没有嫁人,幕僚们都说他一定会选个好女婿,便装作从容地向他极力赞扬郑秀才,说郑秀才出身名门诗家,仪表风流倜傥,希望他能把女儿嫁给郑秀才。几天后,众人又提及此事,李光颜谢绝众人提议,说:“我不过是一个兵,遭遇许多灾难,偶然立下点功劳,怎敢妄想高攀名门望族,招来闲言碎语呢?我自己已选好女婿,你们都不知道。”便叫来一个典客小吏,指着他说:“这就是我女儿的配偶。”便提升他到自己身边任职,用自己的钱财资助他。随从们听说后,都认为很妥当。他的从事许当说:“李太师能在鼎盛之朝考虑到鸟尽弓藏的祸端,做事当远避祸患,理应回避嫌疑,哪里敢攀结高门显贵,违背当初的志向呢?这和那些一定要娶像国子、高子那样大官的女儿,向王谢那样的世族家庭求婚的人相比,不是相差很远吗?”>挽救部下>李光颜征讨淮西时,都统韩弘曾命诸军齐攻叛军城池,叛军又径直攻打乌重胤营垒。乌重胤抵挡叛军,身中数枪,快骑向李光颜求救。李光颜断定小溵桥是贼人堡垒,乘其无备,派田颖、宋朝隐攻取该处,将城墙拆毁壕堑填平,乌重胤得以获救。韩弘认为李光颜违反军令,要将田颖及宋朝隐处死。二人都勇敢而有才干,军中都为他们感到惋惜,李光颜畏惧韩弘不敢将二人留下。恰值中使景忠信到来,闻知情由,便假托诏令,以刑械将二人就地囚禁。迅即回朝谒见宪宗,将事情本末一一禀奏。宪宗赦免景忠信矫诏之罪,命他立即前往军中释放田颖及宋朝隐。韩弘与李光颜相继上表论说,宪宗对韩弘的使者说:“田颖等人违反都统之令,本当处死。但李光颜认为他们袭贼有功,也可宽赦。军队固然有三令五申,亦应放过这两人以收来日之效。”等到用诏书宣谕时,韩弘亦感到不悦。>如何评价李光颜>白居易:且光颜久将有威名,度为人忠勇,可当一面,无若二人者。>裴度:臣观李光颜见义能勇,终有所成。>杜牧:我爱李侍中,摽摽七尺强。白羽八札弓,髀压绿檀枪。风前略横阵,紫髯分两旁。淮西万虎士,怒目不敢当。>元稹:气敌三军,心师百行,有卞庄之勇,守之以仁,有日磾(金日磾)之诚,济之以武,叱咤则风云回合,闲宴则樽俎周旋,盖文武之令才,真古今之良将。是以淮蔡之役,百胜功高,青齐之师,一面居最。>胡三省:自曲环、李光颜以来,忠武军屡立战功。>孙光宪:李太师光颜以大勋康国,品位穹崇。>宋祁:①至浑瑊、趯跌、光颜辈,烈垂无穷,惟其谅有余故也。②世皆谓李愬提孤旅入蔡缚贼为奇功,殊未知光颜于平蔡为多也。是时,贼战日窘,尽取锐卒护光颜,凭空堞以居,故愬能乘一切势,出贼不意。然则无光颜之胜,愬乌能奋哉?>蔡东藩:①光颜却还美妓,为将帅中所仅见,观其对韩弘使语,寥寥数言,能令四座感泣。人孰无情,有良将以激厉之,自能收有勇知方之效,见色不动,见利不趋,此其所以可用也。郾城一役,董昌龄举城请降,虽平时得诸母教,然亦安知非闻风畏慕,始稽首投诚乎?②当时相臣如裴度,将臣如李光颜,皆一时名流,乃为奸臣腐竖所牵制,不能成功,集天下之兵,不能讨平二贼,反以节钺委之,乱臣贼子,岂尚知有天子耶?相关参考
...州刺史、御史大夫、随唐邓三州节度使,奉命与田弘正、李光颜等人讨伐割据淮西的吴元济。于次年(81
如何评价李光弼?唐朝名将李光弼的功绩有哪些李光弼(708年-764年),中国唐代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人,契丹族。李光弼于唐天宝十五载(756)初,经郭子仪推荐为河东节度副使,参与平定安史之乱。乾元
如何评价李光弼?唐朝名将李光弼的功绩有哪些李光弼(708年-764年),中国唐代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人,契丹族。李光弼于唐天宝十五载(756)初,经郭子仪推荐为河东节度副使,参与平定安史之乱。乾元二年(759)七月,任天下兵...
李光地理学亦称道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概括地讲,理学是以儒家伦理纲常为核心内容,以哲学思辨为理论基础的庞大思想体系。它奠基于宋儒周敦颐,后来又得到二程、朱熹等人的发扬光大。随着时代的变迁,
李光地是清朝著名的清官,深受康熙皇帝信任,生前死后都得到了康熙帝的高度赞扬。去世后,追谥“文贞”,加赠太子太傅,列清初一氏名宦。 从从政为民方面来看,李光地的确是一代好官
人物志 李光弼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李光弼历史评价,李光弼人物生平事迹简介
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县)人。其先,契丹酋长。父李楷洛,左羽林大将军,以作战勇敢著称。光弼幼重节行,不喜嬉弄,善骑射,严毅有大略,好读班固所著《汉书》。少从戎,为左卫郎。天宝五年(公元746年),为河西
在唐朝中期平定“安史之乱”的战争中,涌现出两位齐名的大将:一是李光弼,一是郭子仪,史称“李郭”①。这位大名鼎鼎的李光弼,是契丹人,原籍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南),公元708年生于入朝为官的父亲任所。因此
李光弼李光弼是唐朝中期名将,与郭子仪齐名称“李郭”,二人时常被相提并论,虽然李光弼名气不如郭子仪,但战功却不在他之下,时人称其“战功推为中兴第一”。各朝历代对李光弼也是赞誉有加,一代名将的地位是名副其
李光地生于福建安溪,是李元祥的后裔,清朝康熙时期的大臣、理学名臣,曾任翰林学士、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等职,也曾协助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功勋卓越。李光地的子女>儿子>李锺伦:举人,致力钻研
李光弼卫唐唐朝能够平定安史之乱,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那些优秀的将领。当时最优秀的将领有两个人,一个是郭子仪,一个就是李光弼。李光弼从小就喜欢骑马射箭,练得一身好武艺。他还喜欢读书,是个文武双全的人。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