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退回儿子寄来的腌鱼 东晋陶侃母亲教子严格

Posted 晋朝 东晋 陶侃

篇首语: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曾退回儿子寄来的腌鱼 东晋陶侃母亲教子严格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曾退回儿子寄来的腌鱼 东晋陶侃母亲教子严格

陶侃(259-334),字士行,东晋名将。他为稳定东晋政权立下过赫赫战功,他治下的荆州曾“路不拾遗”。陶侃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得益于母亲的训诫。

陶侃母湛氏是个勤俭耐劳、贤惠明理的人。陶侃父死后,陶家生活窘困,湛氏常靠纺纱织布得来的钱供给陶侃,让他结交比自己优秀的人,以增长学问和见识。有个大雪天,鄱阳孝廉范逵慕名来访陶侃,留宿陶家,可陶家却没有酒食款待来客。湛氏命陶侃出去招待客人,自己则把床上新铺的薪草扯下来,做成了草料喂客人的马。她又暗地里剪下自己的一头长发卖给邻居做假发,换钱买了酒菜,招待范逵及其仆从。范逵畅饮极欢,连仆从也受到很好的招待。离去时,陶侃又追送百余里。范逵后来得知陶母的举动后,感慨地说:“只有这样贤惠的母亲,才能生养出这么优秀的儿子啊。”后人也用“截发留客”来称赞湛氏的贤惠。

陶侃年轻时在浔阳县做小官,监管渔业。有一次,他叫人把一罐腌鱼送给母亲吃。湛氏原封不动退还了他,并且写了一封信去斥责儿子:“你做了官,把官家的东西送给我吃。这不但对我没有益处,相反却增加了我许多的忧愁啊。”她以此举教育儿子为官要廉洁奉公、不牟取私利。陶侃遵从母训,后来领军出征,凡有战利品,都分给士卒,自己不留一点私货。

湛氏对儿子的生活管束甚严。陶侃在武昌与佐吏宴饮时,饮酒都有限量,有人劝他再饮一些,他凄然良久,说:“我少年时曾因酒醉犯过错误,为此父母就限定我的酒量,所以喝酒不敢逾越界限。”他常对部下说:“大禹是圣人,还十分珍惜时间;至于普通人,则更应珍惜分分秒秒,怎么能够游乐纵酒;生前对社会没有益处,死了也不被后人记起,这是自己荒废自己啊。”他一旦发现佐吏因为谈论趣事而贻误政事,就命令收缴他们的酒器和赌博用具,全部投入江中,并对其予以严肃处理。

陶母教子的事迹对后世影响很大,唐代官吏舒元舆路过陶母墓时,想到历来教子,母亲常偏于恩慈而威严不足,所以孩子不服管教,容易滋生骄气,而陶母与孟母一样,采取恩威并用的方法,使家训获得成功。他有感于此,写了《陶母坟版文》,指出陶母是教子的楷模,“可以卓往赫来,为千万年光”。

相关参考

为什么说陶侃"忠顺勤劳似孔明"

陶侃是东晋时期庐江浔阳(今江西九江〕人,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死了,家里很贫困。后来他在浔阳做县吏,负责管理全县的鱼塘。有一次,他派人带了一坛腌鱼送给母亲。他母亲收到鱼后,却原封不动地退了回去,并写信责备

历史秘闻 字字应验

陶侃是鄱阳郡枭阳县(今江西都昌)人,东晋名将。陶侃的父亲陶丹曾任东吴扬武将军,晋灭东吴后,陶丹回到家乡做了平民。陶侃6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湛氏以纺织谋生,供陶侃读书。《晋书·陶侃母湛氏》中记载了陶母“

历史人物 陶侃的子女 陶侃故居

陶侃陶侃别名陶公、陶荆州、陶威公、陶牧等,是我国东晋时期的著名将领,他的曾孙是著名诗人陶渊明。陶侃曾任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诸军事,封爵长沙郡公,曾位极人臣,功勋卓越。陶侃的子女>儿子>陶

120 陶侃运砖头

祖逖死后,东晋王朝接连发生几次内乱。晋元帝想抵制王氏势力,王敦起兵攻进建康,杀了一批反对他的大臣。元帝的儿子晋明帝即位后,王敦又一次攻打建康失败,自己病死了。到了晋成帝(明帝的儿子)的时候,历阳(今安

晋朝历史 陶侃运砖头

  祖逖死后,东晋王朝接连发生几次内乱。晋元帝想抵制王氏势力,王敦起兵攻进建康,杀了一批反对他的大臣。元帝的儿子晋明帝即位后,王敦又一次攻打建康失败,自己病死了。到了晋成帝(明帝的儿子)的时候,历阳(

晋朝历史 陶侃运砖励志的故事

>陶侃>  祖逖死后,东晋王朝接连发生几次内乱。晋元帝想抵制王氏势力,王敦起兵攻进建康,杀了一批反对他的大臣。元帝的儿子晋明帝即位后,王敦又一次攻打建康失败,自己病死了。到了晋成帝(明帝的儿子)的时候

陶侃留客的故事 东晋陶侃惜阴的典故

今天我们来说说陶侃惜阴的典故,陶侃在历史上面是属于大器晚成型的人才,他的仕途走的比常人要艰辛一点,之后是东晋的大司马,曾经还担任过荆州刺史,在职期间为人处世是比较受人尊敬的。陶侃的美德和功绩都是和自己

中国东晋时期名将长沙郡公陶侃生平 陶侃简介

陶侃(259-334年),字士行(或作士衡)。本为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后徙庐江寻阳(今江西九江西)。中国东晋时期名将。陶侃出身贫寒,初为县吏,后至郡守。永嘉五年(311年)任武昌太守。建兴元年(31

中国东晋时期名将长沙郡公陶侃生平 陶侃简介

陶侃(259-334年),字士行(或作士衡)。本为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后徙庐江寻阳(今江西九江西)。中国东晋时期名将。陶侃出身贫寒,初为县吏,后至郡守。永嘉五年(311年)任武昌太守。建兴元年(31

东晋名将陶侃的故居在哪里 陶侃怎么死的

陶侃(259年-334年7月30日),字士行(一作士衡)。本为鄱阳郡枭阳县(今江西都昌)人,后徙居庐江寻阳(今江西九江西)。东晋时期名将。陶侃出身贫寒,初任县吏,后逐渐出任郡守。永嘉五年(3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