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侃

相关tags:上古 夏朝 商朝 周朝 春秋 战国 秦朝 汉朝 三国 晋朝

陶侃(259年-334年7月30日),字士行(一作士衡)。本为鄱阳郡枭阳县(今江西都昌)人,后徙居庐江郡寻阳县(今江西九江西)。东晋时期名将。在后将军郭默擅自杀害刘胤后,即率兵征讨,不费一兵一卒就擒获郭默父子,因而名震敌国。唐德宗时将陶侃等历史上六十四位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

陶侃是谁?陶侃有何历史事迹?

  陶侃,字士行,东晋名将,其父陶丹,在三国孙吴时曾任扬武将军,在东吴的地位并不高。陶侃出身贫寒,他父亲早逝,早年在寻阳当过鱼梁吏。  后来,陶侃逐渐崭露头角,他先是平定了陈敏、杜弢、张昌起义,后来又

历史人物 陶侃梦天门典故 陶侃的故事

陶侃搬砖陶侃是东晋时期名将,被誉为武庙七十二将之一,他曾任太尉、荆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诸军事,封爵长沙郡公,为稳定东晋政局立下显赫战功。公元334年,陶侃逝世,追赠大司马,谥号为“桓”。陶侃梦天门典故

陶侃是谁

陶侃是谁?陶侃有何历史事迹?  陶侃,字士行,东晋名将,其父陶丹,在三国孙吴时曾任扬武将军,在东吴的地位并不高。陶侃出身贫寒,他父亲早逝,早年在寻阳当过鱼梁吏。  后来,陶侃逐渐崭露头角,他先是平定了

陶侃留客的故事 东晋陶侃惜阴的典故

今天我们来说说陶侃惜阴的典故,陶侃在历史上面是属于大器晚成型的人才,他的仕途走的比常人要艰辛一点,之后是东晋的大司马,曾经还担任过荆州刺史,在职期间为人处世是比较受人尊敬的。陶侃的美德和功绩都是和自己

中国东晋时期名将长沙郡公陶侃生平 陶侃简介

陶侃(259-334年),字士行(或作士衡)。本为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后徙庐江寻阳(今江西九江西)。中国东晋时期名将。陶侃出身贫寒,初为县吏,后至郡守。永嘉五年(311年)任武昌太守。建兴元年(31

中国东晋时期名将长沙郡公陶侃生平 陶侃简介

陶侃(259-334年),字士行(或作士衡)。本为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后徙庐江寻阳(今江西九江西)。中国东晋时期名将。陶侃出身贫寒,初为县吏,后至郡守。永嘉五年(311年)任武昌太守。建兴元年(31

东晋名将陶侃的故居在哪里 陶侃怎么死的

陶侃(259年-334年7月30日),字士行(一作士衡)。本为鄱阳郡枭阳县(今江西都昌)人,后徙居庐江寻阳(今江西九江西)。东晋时期名将。陶侃出身贫寒,初任县吏,后逐渐出任郡守。永嘉五年(311年),

东晋名将陶侃的故居在哪里 陶侃怎么死的

陶侃(259年-334年7月30日),字士行(一作士衡)。本为鄱阳郡枭阳县(今江西都昌)人,后徙居庐江寻阳(今江西九江西)。东晋时期名将。陶侃出身贫寒,初任县吏,后逐渐出任郡守。永嘉五年(311年),

陶侃留客的故事 东晋陶侃惜阴的典故

今天我们来说说陶侃惜阴的典故,陶侃在历史上面是属于大器晚成型的人才,他的仕途走的比常人要艰辛一点,之后是东晋的大司马,曾经还担任过荆州刺史,在职期间为人处世是比较受人尊敬的。陶侃的美德和功绩都是和自己...

陶侃搬砖志不遗

  陶侃原是王敦的部下。后来,陶侃立了战功,做了荆州刺史。有人妒忌他,在王敦面前说他坏话。王敦把他调离到广州。那时候,广州是很偏僻的地方,调到广州等于是降了他的职。  陶侃到了广州并没有灰心。他每天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