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李绂有什么靠山,竟然敢顶撞张廷玉

Posted 科举

篇首语: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李绂有什么靠山,竟然敢顶撞张廷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李绂有什么靠山,竟然敢顶撞张廷玉

跟着本站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雍正王朝科举考试中,李绂为何敢顶撞张廷璐,他的后台究竟是谁。>雍正继位后就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造,先是下旨清理山西的亏空,而后又热火朝天的筹备他登基来的第一场科举考试。既然是考试,那就要有考官啊,这时候时任总理王大臣的老八,举荐了张廷玉的弟弟张廷璐为主考官,张廷玉见状,便举荐了李绂为副考官。雍正听了也甚为赞同,就确定了这两个人为科举试的考官。随后雍正把考卷亲手交给了两位主考官。可就是在考试前一天,李绂在伯伦楼喝酒,竟遇到了有人公开兜售科举考试的答案,然后李绂买了一份。>>等到科举考试那一天,试卷下发,李绂看了自己买的答案,竟和考试的题目一模一样,之后他便要求张廷璐终止考试,可是张廷璐不听,并软硬兼施的劝告他,拿出自己主考官的身份试图压制他,然而李绂直接将顶戴朝冠放在桌上,辞去了这官身,李绂一个副主考为何有如此大的胆量,他背后的势力究竟是谁?>一.李绂的性格>孙嘉诚因为新钱的事儿和阿灵阿打了起来,后来被雍正训斥了一顿以后,准备卷铺盖卷走人。结果正好遇到了李绂,李绂说他明白孙嘉诚有理,所以从他和孙嘉诚的关系来看,他是个清官,因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吗!这是其一。>而后就是在张廷玉举荐李绂之时,说了:>此人崖岸清浚,是读书人的典范。>雍正一下就猜中了是李绂,所以可见李绂的声誉之高,况且老八也说了他一清如水,试图笼络他,结果被他一口回绝了。这是其二>在之前雍正奉命追比国库欠款一事中,当时李绂还是三阿哥的门人,当时雍正一口否定做书对于民生裨益不大,李绂出来怼四爷:>那仓颉造字岂不是多此一举了,要不是四爷,这话我还懒得说呢!>公然怼四爷,这是其三。那时候当着王爷的面都不肯低头,更何况是在张廷璐面前。>所以从李绂的朋友圈可以知道他的自视清高,从别人对李绂的评价可以知道他确实是才华满溢,从他之前顶撞雍正说明他不为势力所屈服,只为遵从本心,所以在这儿他的后台就是从心,遵从自己的本心。>>二.李绂的信仰>李绂也是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上来的,他是康熙四十八年的进士,和田文镜同年考的试。他少时孤贫,好学又聪明,后来参加了科举考试,被选手庶吉士。所以说李绂是通过科举考试上位的,在他的心里,科举考试是神圣的,不可侵犯的。这一点从他让张廷璐派人把那些鬼画符扔出去就可以看出来。>好一句怪力乱神子所不语,他自视清高,崖岸清浚,不为权贵所折服,是天下读书人的榜样。这都表明了他的信仰,在他的心里读书是很神圣的一件事,而科举考试正是选拔人才的,要的就是公平二字。现在考场内有人作弊,那么考试就得停止,所以他才不顾一切的顶撞了张廷璐,他不容许任何人侵犯这场在他看来神圣的考试!>三.雍正的重视>如果说李绂顶撞张廷璐,是大胆犯上,那么他也是有后台才会这样做的,而他身后最大的后台就是朝廷,是雍正。从雍正小心翼翼的交给他考卷的时候,就足够看出雍正对这场考试的重视。上任后办的第一件大事,治理山西亏空被搞砸了,那么对于这场选拔人才的大典,可想而知,雍正对其的重视。>>况且这还是他登基后举行的第一场科举考试,所以一定不能搞砸。而李绂在知道考场有人作弊后,他立马请求张廷璐停考,这都足以说明李绂对这场考试的重视,同时他也知道这场考试对于雍正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他出言不逊,顶撞了张廷璐,是谁给他的胆子?是朝廷的脸面和雍正的重视。正是因为雍正对这场考试的极其重视,所以更不能出差错,刻意隐瞒不仅是欺君犯上,而且还是对自己担任的职务的不负责任,此时李绂分的清孰轻孰重,他选择后者,停止考试封锁考场,在当时看来是狠狠的打了雍正的脸。可是过后我们再来看,这样不仅维护了朝廷的体面,又保持了科举的神圣,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在李绂做官之前,他的顶头上司是三阿哥,所以一出事他就去找了三阿哥。但是给他顶撞张廷玉勇气的绝不是三阿哥,而是另有后台,这个后台就是他自己的信仰和雍正的支持!他没有屈服于张廷璐的话,而是选择了坚持自我,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仁官、清官、好官,早在张廷玉举荐之时,雍正就知道李绂的心性,所以就算终止考试,日后雍正静下来好好想想,也是不会怪罪于他的!

相关参考

张廷玉得意门生竟然大肆贪污 于敏中

于敏中是清朝乾隆年间的军机大臣,是张廷玉的得意门生。他前半生处事谨慎,后结交太监,贪污数百万两。死后被撤出贤良祠。于敏中出生在江苏金坛,于氏家族是当地的名门望族。乾隆二年,二十四岁的于敏中考中状元,在...

历史人物 开科取士由张廷玉的等等张廷璐担任主考 廉亲王胤禩的眼力如何

山西巡抚诺敏敢挑重担,真正的让雍正帝乐昏了头,亲书“天下第一巡抚”昭示天下,雍正帝感谢隆科多的推荐。开科取士由张廷玉的等等张廷璐担任主考,佩服廉亲王胤禩的眼力!可雍正帝万万没想到这个玩笑开大了!>能清

张廷玉是谁?张廷玉为什么配享太庙?

张廷玉是谁?张廷玉为什么配享太庙?  张廷玉(1672年—1755年),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大学士张英次子。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入值南书房。那么张廷玉是谁?张廷玉

清朝元老张廷玉简介 张廷玉怎么死的

  张廷玉剧照  清朝时期的大臣张廷玉,辅佐不同的皇帝遭受着不同的境遇,辅佐过不同的君主,在不同时期遭遇不同的从政境遇,张廷玉是怎么死的呢?  张廷玉简介  张廷玉,又名横臣,安徽桐城人。1700年,

清朝大臣张廷玉简介,张廷玉的六尺巷是什么一回事

张廷玉简介张廷玉,清朝时期的大臣,辅佐过不同的君主,仕途起起落落,在不同时期遭遇不同的从政境遇,晚年因得罪乾隆未能安享晚年,但死后却得到入庙的殊荣。雍正王朝张廷玉张廷玉,又名横臣,安徽桐城人。1700

历史人物 张廷玉简介,张廷玉简介

  张廷玉  (1672~1755)清代大臣。字衡臣,号研斋。安徽桐城人。康熙三十九年(1700)进士。康熙时历官内阁学士、吏部侍郎。世宗继位,擢礼部尚书,入直南书房,任《圣祖实录》副总裁,纂修缮写实

张廷玉哪里得罪了乾隆?张廷玉为什么能够配享太庙?

  张廷玉是清朝时期著名大臣,康熙三十九年进士及第,因此进入朝堂。在康熙一朝,官至礼部尚书。后来雍正继位,张廷玉受到雍正皇帝宠信,最终晋保和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事务。除此之外,在雍正朝临死之前,张廷玉

清朝名臣张廷玉简介 张廷玉最后是怎么死的?

  人物档案  姓名:张廷玉  字:衡臣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朝代:清朝  出生地:安徽桐城  出生时间:公元1672年  去世时间:公元1755年  职业:清朝官员  主要成就:建立军

简述张廷玉的一生

>张廷玉>  张廷玉(1672-1755),字衡臣,号研斋,安徽桐城人。张廷玉出生于京城时,父亲张英正任大学士兼翰林院编修。张廷玉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习读满文,康熙四十二

张廷玉的历史评价如何 鄂尔泰、张廷玉的命运

鄂尔泰和张廷玉都是雍正时期极其受到赏识与重用的心腹大臣,雍正去世前,特意表彰二人对朝廷所作出的贡献,为肯定其政治地位与价值,封二人死后可进入太庙。这显然雍正担心自己驾崩后儿子会迫害两位老臣以此来巩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