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历史上曹操真的杀了留宿他的吕伯奢一家人吗

Posted 家人

篇首语:幽沉谢世事,俯默窥唐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历史上曹操真的杀了留宿他的吕伯奢一家人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历史上曹操真的杀了留宿他的吕伯奢一家人吗

大家好,这里是本站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曹操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曹操的历史形象,历来褒贬不一。在民间,曹操被刻画成了一个虚伪、奸诈且恶毒的人物,对他的认知主要来源就是家喻户晓的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既然是演义,就难免有虚构的成分和创作者对某个历史人物的个人爱憎。《三国演义》的主旨是尊刘贬曹,那么对曹操的形象自然就有一定程度的“抹黑”,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件事,就是曹操误杀吕伯奢一家人的这段情节。> >《三国演义》对这段情节的叙述大致是这样的:曹操因为行刺董卓失败,慌忙跑路。逃亡路上被陈宫识破,扣押下来。陈宫认为曹操是个英雄,就决定弃官跟曹操一起回乡举事,路过曹操故人吕伯奢家,便决定留宿一夜。夜里曹操听见磨刀声,以为要害自己,便先发制人,杀了其家人。杀完之后,他还说了一句非常著名的话:“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段记叙在正史上有无其事呢?答案是有。只不过,版本不同。曹操确实在逃亡过程中留宿过吕伯奢家,也确实杀了他和他的家人。但是,根据正史《魏书》记载:“伯奢不在,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取马及物,太祖手刃击杀数人。”《世说新语》记载:“太祖自以(吕伯奢)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东晋史学家孙盛的《异同杂语》则记载:“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也就是说,《魏书》认为,曹操杀吕伯奢一家人完全是因为他们要抢劫曹操的行李和马匹,曹操杀人属于正当防卫。而《世说新语》和《异同杂语》则认为是曹操疑心太重,误杀吕伯奢一家人。很明显,《三国演义》采用的正是《异同杂语》里面的说法。同一件事情三个不同版本,那么谁说的才是对的呢?>有很多人认为,《魏书》的立场是维护曹操的,它的记载不可信。因此更加偏向于后面两种说法,也就是曹操是因为疑心太重冤杀了吕伯奢一家。但是,就算《魏书》不可信,那么《世说新语》和《异同杂语》就一定可信吗?当然也不一定。因为这三本书的成书年代距离曹操死亡都有上百年的时间了。《世说新语》是南朝时期的人所写,《魏书》的成书朝代在南北朝的北齐,最早的是《异同杂语》,但也在东晋成书。> >因此,后人撰写几百年前的事情,也仅仅只能通过当时的资料记载和民间传闻,做一个大致的揣测。要是再加一点个人的爱憎情绪在里面,则去事实就会更远了。况且,曹操杀害吕伯奢家人的同时根本不可能有目击者。谁也无法百分百确定当时的具体情形。我们只能通过一些支离破碎的片段和曹操的性格为人,来做一个大致的推导。>首先,曹操是在逃命的途中留宿吕伯奢家,以曹操的谨慎心思,如果不是过命的交情和绝对的信任,他会去吕伯奢家中留宿吗?假使曹操是个疑心特别重的人,那么在此性命攸关的档口,他断然不会去任何人家中留宿,而是小心翼翼昼伏夜行,生怕被别人看见认出自己,以最快的速度逃回老家。既然如此,他又怎么可能先抱着十分信任的态度先到吕伯奢家中留宿,而到夜里又生疑杀了他的家人呢?这像是处事谨慎的曹操所做的事情吗?> >再者,《三国演义》里说吕伯奢要杀猪款待曹操,而曹操正是听见磨刀声才起的疑心。这就更说不通了。一般来说,在古代,只有过年或者是招待重要客人才会杀猪,而且杀猪的动静非常大,势必会惊动邻里乡人。而此刻曹操正在逃命,正是需要保密的时刻,吕伯奢在这个时候杀猪,闹这么大动静,岂不是向周围的邻居宣告,我家里来了一个重要客人?就不怕暴露了曹操?>所以,按照常理推断,吕伯奢此时应该紧闭大门,嘱咐家人不要闹出动静,偷偷安顿曹操一些食物,待到天明再悄悄把他送走,神不知鬼不觉。而不是杀猪款待曹操,有多大动静闹多大动静。因此可以证明,《三国演义》里面写的和《异同杂语》里面写的所谓“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基本上都是道听途说。那么《魏书》的记载,其可信度便大了一分。

相关参考

曹操真的杀了其父曹嵩的兄弟吕伯奢一家吗

看到曹操杀吕伯奢一家那一段,不寒而栗。因为疑心过重,误以为吕家磨刀杀猪是要杀自己,曹操情急之下,致使吕家八口死于非命。如果曹操仅止步于此,我们完全可以为他找到一些开脱的理由:毕竟刚刚背叛了董卓,现在董

曹操真的杀了其父曹嵩的兄弟吕伯奢一家吗

看到曹操杀吕伯奢一家那一段,不寒而栗。因为疑心过重,误以为吕家磨刀杀猪是要杀自己,曹操情急之下,致使吕家八口死于非命。如果曹操仅止步于此,我们完全可以为他找到一些开脱的理由:毕竟刚刚背叛了董卓,现在董

曹操真的杀了其父曹嵩的兄弟吕伯奢一家吗

看到曹操杀吕伯奢一家那一段,不寒而栗。因为疑心过重,误以为吕家磨刀杀猪是要杀自己,曹操情急之下,致使吕家八口死于非命。如果曹操仅止步于此,我们完全可以为他找到一些开脱的理由:毕竟刚刚背叛了董卓,现在董

三国历史 曹操杀吕伯奢歇后语

 曹操杀吕伯奢歇后语  提起曹操,无人不晓。说起曹操杀吕伯奢,更是引人愤恨,甚至还因此产生了一则歇后语。但是历史上曹操真的杀了吕伯奢一家吗?有没有文献证据为曹操洗冤呢?让我们一起来思考这个千

历史人物 吕伯奢的吕伯奢的生平简介_吕伯奢为何被曹操杀害

本名:吕伯奢所处时代:东汉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成皋吕伯奢的人物介绍  吕伯奢,生卒年不详,成皋(今河南荥阳)人。曹操的故人。曹操在离开董卓返回乡里的途中经过吕伯奢家,因怀疑吕伯奢家人将要谋害自己而杀

曹操为什么要杀吕伯奢 曹操杀吕伯奢有错吗

曹操杀吕伯奢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面用一个章节描写了曹操杀吕伯奢一家的事情,用陈宫的话问出了曹操的心声,曹操说出了那句著名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体现出了曹操阴狠狡诈的一面,那么曹操究竟是不是误

曹操遭刺杀被人救下,为何却把救他的人杀了

对曹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要说历史上最多疑的君主,三国时期的曹操肯定位列其中。他年轻的时候刺杀董卓未遂,跑回乡里的路过吕伯奢一家时,这家人杀猪热情款待他,但曹操听到磨刀

曹操杀吕伯奢成了历史上最冤的人

 曹操杀吕伯奢成了历史上最冤的人  曹操杀吕伯奢是《三国演义》中极有意味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说,曹操与陈宫路过曹操父亲的结义兄弟吕伯奢的家,受到吕伯奢的热情款待,杀鸡宰猪的设置晚宴,由于家中

三国历史 曹操杀吕伯奢

 曹操杀吕伯奢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这句歇后语来源于《三国演义》第4回。  东汉末年,董卓专权,废少帝,立献帝,自封相国,并阴谋篡夺汉家江山。曹操想除掉董卓,一次藏刀潜入董卓卧室,

三国历史 曹操杀吕伯奢成了历史上最冤的人

 曹操杀吕伯奢成了历史上最冤的人  曹操杀吕伯奢是《三国演义》中极有意味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说,曹操与陈宫路过曹操父亲的结义兄弟吕伯奢的家,受到吕伯奢的热情款待,杀鸡宰猪的设置晚宴,由于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