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真的杀了其父曹嵩的兄弟吕伯奢一家吗
篇首语:缥帙各舒散,前后互相逾。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曹操真的杀了其父曹嵩的兄弟吕伯奢一家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曹操真的杀了其父曹嵩的兄弟吕伯奢一家吗
看到曹操杀吕伯奢一家那一段,不寒而栗。
因为疑心过重,误以为吕家磨刀杀猪是要杀自己,曹操情急之下,致使吕家八口死于非命。
如果曹操仅止步于此,我们完全可以为他找到一些开脱的理由:毕竟刚刚背叛了董卓,现在董卓正在四处张贴海捕公文通缉他。但凡被官府通缉逃命者,必然小心谨慎,为求自保,将对自己有生命威胁的人杀死,其实也算是一种正当防卫。虽然事后证明是误杀好人,但也毕竟是无可奈何之事。这最多只能证明曹操是个多疑的人。还谈不上什么奸邪、卑鄙之类。
但曹操接下来又做了一件让人震惊的事:杀了真心待己的吕伯奢。这件事是千不该万不该做的,做出这样事的人,我们一般叫他丧尽天良,叫他泯灭人性。
从中国人的道德上讲,这是无论如何都不能饶恕的。对于自己误杀吕伯奢全家,曹操不仅不心生悔意,反而为了掩盖自己的恶行,错上加错,毫无人性地杀死了父亲的结义兄弟。这样的曹操太可怕了。而更让人不寒而栗的是他杀人之后撂下的那句狠话: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何等冷血、自私、狠毒的人生信条!赤裸裸的奸佞无耻小人嘴脸。
做下如此卑鄙、狠毒之事,还如此理直气壮,振振有词,曹操的心脏是什么做的?这样的冷血决绝,古来有几人,这样的人不做奸雄,谁做奸雄?
小时候,读《三国演义》,一直以为这就是真实的曹操。
现在年岁渐长,重读到这一段,不禁有些怀疑:曹操真的如此冷血可怕的?
为了求证,翻看了一些史料。
《魏书》记载:太祖以卓终必覆败,遂不就拜,逃归乡里。从数骑过故人成皋吕伯奢;伯奢不在,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取马及物,太祖手刃击杀数人。
《世说新语》记载:太祖过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
《杂记》记载: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如此看来,无论《魏书》,还是《世说新语》或《杂记》,都印证了曹操杀吕伯奢家人这一事实。但根据这些史料,也印证了很重要一条信息:曹操根本没有杀他父亲的故交兼结义兄弟吕伯奢。杀没杀吕伯奢,这一点是问题的关键,对于评判曹操的品行是否拙劣、卑鄙至关重要。杀了吕伯奢,曹操就是无情无义、罪无可赦的阴鸷小人,纵能他日后做出再大的功业,依旧将被历史钉在道德良心的耻辱柱上;没杀吕伯奢,曹操的一生的是非功过都将划入正常的历史范畴。
对于曹操杀人的动机,这三份史料也有不同的表述。根据《魏书》,我们可以知道,曹操之所以要杀人,是因为吕伯奢一家要谋财害命,曹操杀人也算正当防卫。
《世语》的记载则是说曹操自己当时已经背叛了董卓,怀疑吕伯奢一家会向董卓告密,这样才不得不痛下杀手。
而孙盛《杂记》的记载则更接近《三国演义》的故事,说曹操还听到了食器的声音,所以怀疑吕伯奢一家要害死自己,于是情急之下制造了吕家灭门惨案(吕伯奢除外),杀到最后却发现是自己误杀人命,不禁凄然感叹道“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意思是:还是宁愿让我对不起别人,也不要让别人对不起我吧。虽然这句话和《三国演义》中那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意思差不太多,但语气却很有轻重之不同。“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其实更多地表达了一种误杀好人之后的无奈心境,而非赤裸裸的冷血无情之人生信条。
如果以上这些史料还算确凿可信的话,(至少比老罗的《三国演义》确凿可信)那么,曹操也并不是如我们想象的那么冷血狠辣。
看来,我们似乎又被那姓罗的给骗了。
相关参考
看到曹操杀吕伯奢一家那一段,不寒而栗。因为疑心过重,误以为吕家磨刀杀猪是要杀自己,曹操情急之下,致使吕家八口死于非命。如果曹操仅止步于此,我们完全可以为他找到一些开脱的理由:毕竟刚刚背叛了董卓,现在董
大家好,这里是本站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曹操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曹操的历史形象,历来褒贬不一。在民间,曹操被刻画成了一个虚伪、奸诈且恶毒的人物,对他的认知主要来源就是家喻户晓的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
曹操杀吕伯奢歇后语 提起曹操,无人不晓。说起曹操杀吕伯奢,更是引人愤恨,甚至还因此产生了一则歇后语。但是历史上曹操真的杀了吕伯奢一家吗?有没有文献证据为曹操洗冤呢?让我们一起来思考这个千
曹操杀吕伯奢歇后语 提起曹操,无人不晓。说起曹操杀吕伯奢,更是引人愤恨,甚至还因此产生了一则歇后语。但是历史上曹操真的杀了吕伯奢一家吗?有没有文献证据为曹操洗冤呢?让我们一起来思考这个千
如果从文学手法的角度而言,三国演义里曹操杀吕伯奢这一情节,可谓精彩一笔,画龙点睛的一笔,曹操的自私、残忍、无情和猜疑,全在这一点上饱满有力地凸显了出来。读者可能忘记了曹操许多政治军事上的精彩举措,却永
曹操杀吕伯奢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面用一个章节描写了曹操杀吕伯奢一家的事情,用陈宫的话问出了曹操的心声,曹操说出了那句著名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体现出了曹操阴狠狡诈的一面,那么曹操究竟是不是误
曹操杀吕伯奢成了历史上最冤的人 曹操杀吕伯奢是《三国演义》中极有意味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说,曹操与陈宫路过曹操父亲的结义兄弟吕伯奢的家,受到吕伯奢的热情款待,杀鸡宰猪的设置晚宴,由于家中
曹操杀吕伯奢成了历史上最冤的人 曹操杀吕伯奢是《三国演义》中极有意味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说,曹操与陈宫路过曹操父亲的结义兄弟吕伯奢的家,受到吕伯奢的热情款待,杀鸡宰猪的设置晚宴,由于家中
本名:吕伯奢所处时代:东汉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成皋吕伯奢的人物介绍 吕伯奢,生卒年不详,成皋(今河南荥阳)人。曹操的故人。曹操在离开董卓返回乡里的途中经过吕伯奢家,因怀疑吕伯奢家人将要谋害自己而杀
曹操和陈宫关系非常复杂。当年陈宫由于曹操杀害曾诋毁过他的文人(曹操是太监养子的儿子),心胸狭窄不容人,弃之而去。陈宫和曹操是好友,后因和曹操一起逃出长安的路上,曹操杀了其父的结义兄弟吕伯奢的全家,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