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武的《孙子兵法》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Posted 孙武 孙子兵法

篇首语: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孙武的《孙子兵法》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孙武的《孙子兵法》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从曹操那时候开始,古人对《孙子兵法》就有很高的评价。曹操是伟大的政治家,更是卓越的军事家,他说:“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所著深矣。”这个“深”就是深刻、深邃、高明。

唐太宗李世民也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帝王,十八岁起兵以后,唐朝的天下基本上是靠他的指挥打下来的。他对《孙子兵法》的评价也非常高:“朕观诸兵法,无出孙武。”在西方,尤其在美国,《孙子兵法》不仅仅是战争的教材,更是其他的竞争领域里包括商业运作、企业管理经常被借鉴的著作。

我认为,《孙子兵法》有三个特点:

第一,《孙子兵法》是竞争之道。只要有竞争的地方,有博弈的地方,《孙子兵法》必定都能发挥作用,提供借鉴。也就是说,双方博弈的过程中一定会有一胜一负,即使双赢、多赢,也有赢的面大面小的问题,即赢所占的比例问题。只要是竞争,无论是体育竞赛、外交谈判还是商业经营,《孙子兵法》都会有用,因为它的属性就是讲竞争,讲战前的战略预测、战略规划、战略分析,讲战争实践过程中的基本手段与方法。总而言之,是要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这是《孙子兵法》最根本的属性。

第二,《孙子兵法》是战略之道。中国兵书非常多,为什么《孙子兵法》这么深入人心,成为所有军事家、政治家和一般普通人所尊重的经典,其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它是讲战略的。战略是宏观的,是掌握全局的,是跨越时空界限的。我们好多兵书是讲具体的战术问题的,讲一些具体的战法,比如说火攻、水攻。但随着武器装备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或者说战法的整个提升以后,你会感觉到这些兵书已明显过时,所谓时过境迁。现在谁也不会用马拉的战车到战场上去,甚至也不会用骑兵去跟钢铁的坦克较量,所以那些关于具体的战术问题的兵书,自然而然就会被历史所淡忘,甚至在历史长河中消失,这是很正常的。

而战略的本质是超越时空的,战略的核心也就是说要解决的是一些战略筹划上最核心、最根本的问题。战略学,就是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也就是说要解决根本性的问题。这个根本性的问题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要解决这个事情做不做,即仗打不打的问题。

二是解决何时做的问题。时机过早就会被枪打出头鸟,也就会陷入两面受敌、多线作战的被动状态。但是过晚也不好,我们有句话叫“事后诸葛亮”,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蛋糕已经分割完毕,你已经出局,跟你没关系了。

三是解决何地做的问题。地理环境和战略区位非常重要,同样的事情在广东可以做,在甘肃不一定能做;在美国能做,在中国不一定能做。曹操的军队在北方地区可以纵横驰骋、所向披靡,因为他的骑兵占有非常大的优势,可是一旦到了江东地区,则无所用其长,赤壁之战被打败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因为他的骑兵在河流湖泊纵横遍布的地方,在丘陵起伏不定的地形上,优势荡然无存,这时候最需要的是水军。在这个地理环境上,水军成为制约他整个实力发挥最关键的因素。

四是要解决何人去做的问题。我们经常有这样的感觉,很好的规划、很好的思路,可是环顾自己的团队,发现没有人,或者说没有比较合适的人来担当这个任务。所以毛泽东说过“思想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这就是何人做的问题。同样的事交给这个人做和交给另外一个人做,可能效果是会完全不一样的。将帅是军队的大脑、军队的灵魂,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如果将帅不胜任的话,那往往是兵败如山倒,所谓“置将不善,一败涂地”。

五是要解决怎么做的问题。战略,说白了就是在形势混沌复杂、扑朔迷离的情况下,在多种选择都存在的情况下,选择一种成本最小、效益最大,同时具有可操作性的最佳应对方略。《孙子兵法》实际上要解决的就是战略之道,无论是“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还是“上兵伐谋,其次伐交”;不论是“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的这种最佳方略的选择,还是“致人而不致于人”的那种主动权的把握问题,都是战略性的问题。解决本质性关键问题的战略之道,永远不会过时,永远是超越时间长河的,也是超越单纯的军事领域的。

第三,《孙子兵法》是将帅之道。所以,我反对将《孙子兵法》普及化。在中国古代,大家都学兵书。但汉朝做了规定,普通的军官,也就是校级军官,包括下面的尉官和普通的军士,所学习的,是《司马法》,就是一般的军人守则,什么时候该起床,怎么样站岗,怎么样出操,讲的是这些问题;只有将帅才学《孙子兵法》。这两者是要有区别的。因为《孙子兵法》里的的确确有兵者诡道、兵不厌诈的东西,要是把这些东西放到我们生活中,都来学、都来用的话,那这个社会将是一个恐怖的社会,道德就会没有底线,游戏就会失去规则,会非常可怕。

因此,不同的人应该有不同的学法,比如领导干部,学《孙子兵法》,学《老子》,这是必要的;普通的员工就学一下《弟子规》,懂得做人做事最基本的道理。普通的士兵要知道的,就是一切行动听指挥,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而将帅更要懂得,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果大家都对君命有所不受,各行其是的话,那就乱套了,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所以,《孙子兵法》是将帅之道,是大将的一种运用手段,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东西。

相关参考

春秋战国 孙武著作孙子兵法详细介绍

《孙子兵法》是从战国时期起就风靡流传的军事著作,古今中外的军事家们都使用其中论述的军事理论来指导战争,而且,其中论述的基本理论和思想还被运用到了现代经营决策和社会管理方面。然而,这部著作者究竟是谁呢?

《孙子兵法》真是孙武所著吗? 探秘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军事巨作,它被广泛的运用于现代军事战争、企业管理等多方面,许多知名伟人也曾拜读过,然而这样一部伟大著作究竟是谁做的?历史上疑点颇多。孙子名武,又称孙武子,是我国古代军事...

《孙子兵法》真是孙武所著吗? 探秘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军事巨作,它被广泛的运用于现代军事战争、企业管理等多方面,许多知名伟人也曾拜读过,然而这样一部伟大著作究竟是谁做的?历史上疑点颇多。孙子名武,又称孙武子,是我国古代军事...

纳西胡琴究竟是啥样的 纳西族乐器简介

纳西胡琴,纳西族弓拉弦鸣乐器。因饰龙头和琴筒较大,纳西族又称其为龙头胡琴和大胡。形制较为古朴,音色柔和浑厚,用于“白沙细乐”和“纳西古乐”。流行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外观与湖南花鼓戏的长筒式大筒

一个西天取经的真实唐僧究竟是个啥样的人?

《西游记》中的唐僧,是中国一个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知名人物。在吴承恩老先生讲述的故事中,他是唐朝贞观年间状元陈光蕊与当朝宰相千金殷温娇的儿子,在家门遭遇不测后,被金山寺长老搭救,取小名江流,法名玄奘。

纳西胡琴究竟是啥样的 纳西族乐器简介

纳西胡琴,纳西族弓拉弦鸣乐器。因饰龙头和琴筒较大,纳西族又称其为龙头胡琴和大胡。形制较为古朴,音色柔和浑厚,用于“白沙细乐”和“纳西古乐”。流行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外观与湖南花鼓戏的长筒式大筒...

兵学圣典孙子兵法有多少篇 孙武儿子有什么成就

《孙子兵法》这本书可能很多人都没有看过,但是大家一定听说过这本书的大名。而写出这本书的作者——孙武,相必大家也不陌生。而孙武虽然凭着一本《孙子兵法》而扬名,但是孙武的儿子却并没有孙武那样的出名。当初田

兵学圣典孙子兵法有多少篇 孙武儿子有什么成就

《孙子兵法》这本书可能很多人都没有看过,但是大家一定听说过这本书的大名。而写出这本书的作者——孙武,相必大家也不陌生。而孙武虽然凭着一本《孙子兵法》而扬名,但是孙武的儿子却并没有孙武那样的出名。当初田

圣经说什么.pdf

《圣经》这本历代以来畅销书中的最畅销书--《圣经》--究竟是什么?这不是一本书,而是一本由66卷不同的书所组成的、由40位不同的作者跨越1500年的时空所完成的书。这些作者有不同的职业:有农夫、酒政、

鬼谷子书,鬼谷子是一本什么类型的书

鬼谷子是一本什么类型的书《鬼谷子》这本书属于策略学、兵法类。鬼谷子著的《鬼谷子》一书并非等闲之书,它一直为中国古代军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所研究,现又成为当代商家的必备之书。它所揭示的智谋权术的各类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