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万历到户部为什么会借不到钱改善伙食

Posted 皇帝

篇首语:停下休息的时候,不要忘记别人还在奔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万历到户部为什么会借不到钱改善伙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万历到户部为什么会借不到钱改善伙食

万历皇帝向户部借10万两银子改善伙食 大臣为何分文不借,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本站小编一起看下去。>我们知道,清朝时候由御膳房为皇帝做饭。那么明朝时候,有没有专门的机构给皇帝做饭呢?>有,就是光禄寺。>当然,准确地说,光禄寺不光是为皇帝一个人做饭。整个后宫的伙食问题,都是由光禄寺解决。此外,光禄寺还负责操办正旦、圣节、冬至等重大节日的吉庆筵宴。每次经筵、日讲结束后,皇帝要请大臣们吃饭,也是由光禄寺负责。宫中举行各种祭祀仪式,所献“福胙”和“福酒”,以及先皇陵寝上陈设的牲醴等祭品,也全是由光禄寺准备。>因此,光禄寺很忙,开销也相当不菲。>>根据《明会典》等资料记载,光禄寺一年约需消耗猪19000余头、羊11000余头、牛40头、鹅32000余只、鸭37000余只。由于牛属于宝贵的农业生产资料,不敢多用,所以只用了40头。总体而言,光禄寺一年就可以轻轻松松地将一个大型养殖场吃光。>光禄寺的厨师也很多。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期间,光禄寺的厨师最多,达到了6884名,足以组成一支规模不小的军队了。到嘉靖以后,光禄寺厨师逐年减少,最少时也有3400名,“永为定额”。>养着这么多厨师,银子也是流水一样使出去呀。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超支。1579年,由于平日没有注意勤俭节约,大手大脚用惯了,到了年底,光禄寺没钱了。眼看大年将至,总不能让大伙儿空着肚皮过年呀,明神宗朱翊钧(万历皇帝)只好厚着脸皮,申请向户部借10万两银子。>皇帝要找户部借钱,照说也不是什么难事,何况借钱的数额又不多。可是,内阁首辅大臣张居正竟然给拒绝了。张居正上疏说,户部已经入不敷出,陷入危机,“目前支持已觉费力,脱一旦有四方水旱之灾,疆场意外之变,何以给之?”>万历皇帝当时只有16岁,虽然当了7年皇帝,可7年间的朝政大事基本上都由高拱、张居正等内阁首辅大臣定夺。他听了张居正这一说,没了主意,只好作罢。>>所以,万历皇帝从户部一分钱都没借到。>不仅如此,张居正还以此为由头,奏请万历皇帝“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请帝置坐隅时省览,量入为出,罢节浮费。”“上爱民如子,而在外诸司营私背公,剥民罔上,宜痛钳以法。而皇上加意撙节,于宫中一切用度、服御、赏赉、布施,裁省禁止。”>在张居正的几大板斧之下,苏、松应天织造,砍掉大部分;慈庆宫、慈宁宫及武英殿修建工程,停下来了;连宫中的上元节灯火、花灯费也一律免除。>不可思议的是,当时张居正在为万历皇帝讲课。为了节约一点灯烛费用,张居正把讲课时间从晚上改到早上。>>作为内阁首辅大臣,张居正自然要以身作则。按照规定,参加纂修先皇实录的人员,可以得到赐宴一次。张居正参加编撰明穆宗实录时,向万历皇帝提出辞免赐宴。他说:“一宴之资,动之数百金,省此一事,亦未必非节财之道。”>正是在张居正这种“铢锱必较”的坚持下,国家开支用度得到大幅度削减,使得国家财政变得充盈起来,“赋以时输,国藏日益充。”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昭莫多之战的具体过程是什么,为什么准噶尔部会大败于清军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清朝与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战于昭莫多,这场战役是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唯一一次亲征,并歼灭了噶尔丹的主力,史称“昭莫多之战”。准噶尔部属于厄鲁特蒙古四部之一,居住在今新疆西北一带。噶

历史经验 包产到户的兴衰始末

60年代初,当中国国民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时,相当一部分地区农村实行了多种形式的包产到户生产责任制。这是50年代农业合作化之后,广大农民对农村集体经济的经营管理体制所作的改革尝试的继续,从某种意义上

二战伙食哪家强

士兵作为战争中最重要的力量,军队对他们的体能是有一定要求的,但是体力再充沛的军人,在战场上消耗多了,都撑不住,所以士兵除了先天素质要好,在后头也要充分保障他们的伙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士兵应该荤素搭

二戰伙食哪家強

士兵作爲戰爭中最重要的力量,軍隊對他們的體能是有一定要求的,但是體力再充沛的軍人,在戰場上消耗多了,都撐不住,所以士兵除了先天素質要好,在後頭也要充分保障他們的伙食。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士兵應該葷素搭

二战时美军伙食有多好

昨天,我看了一部美剧,叫《兄弟连》,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这部美剧呢?作为一部战争题材的美剧,确实做得非常细,但有一点却让人有些好奇啊,就是美国大兵的伙食,让人艳羡的是别的国家军队士兵能吃饱都算不错了,

历史秘闻 地铁几号线到户部巷

轨道交通2号线。公交线路:乘坐轨道交通2号线,到达积玉桥站下;步行约170米,到达和平大道地铁积玉桥站;乘坐514路,经过3站,到达解放路司门口站;步行约290米,到达户部巷。拓展资料:户部巷(Hub

皇帝的伙食费

  孙中山先生曾慨叹,中国人的通病是都想当皇帝。也是,封建社会奉行官本位,“是官强于民”,当官的最高境界自然是当皇帝。其实,皇帝这份工作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有滋味,风险高、工作量大且不说,光是后勤部门

历史军事 经常摔手术刀骂人

1938年初,为了帮助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加拿大共产党员诺尔曼•白求恩大夫等外国专家陆续从延安来到晋察冀根据地。当时八路军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一般干部战士伙食标准只有每月1元钱菜金,毛泽东、朱德这些中

历史秘闻 盟軍伙食有多糟

(⊙_⊙)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地球知識局——二戰黑暗料理NO.773-二戰黑暗料理作者:酸奶沒泡沫製圖:孫綠/校稿:貓斯圖/編輯:酸奶泡說來你可能不信,在物資匱乏的二戰時期,人們的飲食結構至今還被某

历史人物 皇宫里的伙食是好的不得了,慈禧太后摆果闻香又是怎么嗜好

按照清朝宫廷的伙食制度,皇帝一天的标准伙食包括:盘肉22斤、汤肉5斤、猪肉1斤、羊2只、鸡5只、鸭3只、白菜菠菜香菜韭菜共19斤、各种萝卜60个、各种瓜每种1个、苤蓝及闭蕹菜6斤、葱6斤、酱和清酱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