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昭莫多之战的具体过程是什么,为什么准噶尔部会大败于清军

Posted 康熙

篇首语:寸阳分阴须爱惜,休负春色与时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昭莫多之战的具体过程是什么,为什么准噶尔部会大败于清军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昭莫多之战的具体过程是什么,为什么准噶尔部会大败于清军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清朝与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战于昭莫多,这场战役是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唯一一次亲征,并歼灭了噶尔丹的主力,史称“昭莫多之战”。准噶尔部属于厄鲁特蒙古四部之一,居住在今新疆西北一带。噶尔丹本与清朝有着频繁的马市,清初在平定国内叛乱的战争中对战马的需求量很高,而噶尔丹为了发展当地生产,因此对与清朝的马市十分热衷,曾出现“千余人或数千人,连绵不绝”的场景。但是随着清朝陆续平定 “三藩之乱”、收复台湾,对马匹的需求也减少,因此清政府下令限制马市的谕令,这对噶尔丹来说无疑是重大打击。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噶尔丹在未经清朝同意的情况下强行遣使入京,从此双方关系恶化。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噶尔丹侵占喀尔喀蒙古,并在漠南地区与清朝发生激战,这场战役双方都损失惨重,未能分出胜负,是昭莫多之战的前奏。> >昭莫多之战>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五月十三日,清军与噶尔丹在昭莫多交战,昭莫多之战由两场战役组成:清军的追击战和双方的主力决战。此前,噶尔丹生计离间蒙古各部与清王朝的关系,遭蒙古王公告发后,清廷将计就计,令蒙古各部假意与噶尔丹结盟,趁机派兵攻打噶尔丹。此役康熙皇帝不顾朝廷主和派的反对,任命费扬古大将军为征讨厄鲁特军队的前敌总指挥,“悉以西路军,令其统领。”康熙皇帝十分重视与噶尔丹的这张战役,其后他亲政噶尔丹,分兵三路对噶尔丹军进行夹攻。> >昭莫多之战作战经过图>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五月三十日,清朝西路军与败逃的准噶尔但军队相遇至昭莫多附近,展开了一场正面交战。此时的厄鲁特军因连日连夜赶路而疲惫至极,加上路上粮食供应不足,因而战斗力较差,而清军却是以逸待劳,最终厄鲁特军队被击溃,逃跑者或被清军追杀,或跌落悬崖致死。噶尔丹部众大多降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其在众叛亲离,进退无路的困境下,服毒自杀。昭莫多之战清军共杀厄鲁特军二千余人,俘获数百人,取得了一场大胜。>漠北平定噶尔丹>昭莫多之战最终以清军大胜告终,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便是双方力量过于悬殊。昭莫多一役清军共出动七万五千多人,而一般认为噶尔丹军的人数仅在五六千左右。其次便是双方在指挥上的差距,噶尔丹对康熙皇帝率部亲征并无察觉,因此匆忙应战。而清军在逼近昭莫多的途中以逸待劳,主动出击,厄鲁特军慌忙逃跑。再次与康熙皇帝的谋略不无关系。当时朝廷主站者甚少,康熙却能不顾朝臣反对,坚决派兵出征,并怒斥进军途中建议撤退的大臣。同时,康熙知人善任,他任命费扬古为前敌总指挥,后者在作战指挥方面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

相关参考

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历史事件·昭莫多之战

中国古代史·历史事件·昭莫多之战清初征讨噶尔丹分裂势力,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明清之际,蒙古族分漠南、漠北和漠西三部分,其中漠西厄鲁特蒙古的准噶尔部,居住在伊犁河流域,其首领噶尔丹勾结沙俄,悍然东进,发

历史军事 昭莫多战役中,为什么说噶尔丹不仅仅输在军力,更是输在人心

昭莫多之战是发生于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康熙率领清军在昭莫多以伏击大败卫拉特蒙古准噶尔军噶尔丹的关键一战。此役之后,噶尔丹的精锐部队全部丧失殆尽,以后再也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了,历时近10年

历史军事 揭秘:昭莫多战役始末

面对势如虎狼的噶尔丹,朝廷中出现了不同的意见。有的人提出西北路途遥远,兴师前往未必能够将其剿灭,主张先不行动。康熙皇帝坚决反对这种意见,指出只有边境安定,国家才能够长治久安,决不能苟图一时安稳,他决心

历史军事 和通泊之战:清军对蒙古战争的最大败战

1644年清军入关,在极短的时间内横扫中原各地。经过数十年的征战,满洲征服者成功控制了大半个东亚大陆。但就在清朝如日方升之时,在西北部四卫拉特中绰罗斯准噶尔部也逐渐强盛起来。17世纪最后十年,准噶尔汗

世界历史 坛之浦之战的具体过程,坛之浦之战的最终结果怎样

(坛ノ浦の战い),又称"坛之浦合战"。发生于日本平安时代晚期,为源平合战的关键战役之一。由源义经发起,此战之后,西方诸势力再也无法与源义经所率领的源氏大军抗衡。屋岛之战失利后,自屋岛撤退的平氏大部在领

公孙衍收复河西之战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

魏攻秦河西之战是在公元前419至公元前408年时期,是魏国攻取秦国河西地区的大规模作战。魏国位于今天的山西省西南、陕西省东部及河南省中部及北部的那片地区,是三家分晋后建立的诸侯国,建都安邑。自从魏文侯

魏国将领公孙衍收复河西之战的具体过程介绍

魏攻秦河西之战是在公元前419至公元前408年时期,是魏国攻取秦国河西地区的大规模作战。魏国位于今天的山西省西南、陕西省东部及河南省中部及北部的那片地区,是三家分晋后建立的诸侯国,建都安邑。自从魏文侯

魏国将领公孙衍收复河西之战的具体过程介绍

魏攻秦河西之战是在公元前419至公元前408年时期,是魏国攻取秦国河西地区的大规模作战。魏国位于今天的山西省西南、陕西省东部及河南省中部及北部的那片地区,是三家分晋后建立的诸侯国,建都安邑。自从魏文侯

镇南关之战的战斗经过 镇南关之战的过程简介

换将易帅1884年底,刘永福的黑旗军配合西线清军,围困占据宣光城的法军达3个月之久,城中法军几乎弹尽粮绝。但随着法国援兵的到来,宣光未能攻克。1885年2月,法国再次增兵越南,在法军统帅波里也(BrièredeI′Isle)指挥下,...

公孙衍收复河西之战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

魏攻秦河西之战是在公元前419至公元前408年时期,是魏国攻取秦国河西地区的大规模作战。魏国位于今天的山西省西南、陕西省东部及河南省中部及北部的那片地区,是三家分晋后建立的诸侯国,建都安邑。自从魏文侯魏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