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坤沙的主要事迹经历介绍 有关于他的评价是什么样的
Posted 岳父
篇首语:心专才能绣得花,心静才能织得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坤沙的主要事迹经历介绍 有关于他的评价是什么样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坤沙的主要事迹经历介绍 有关于他的评价是什么样的
主要事迹>早年经历>20世纪50年代初,坤沙一度混迹于流窜掸邦的国民党残部中,学会了一些军事常识和技术。他已是一个部落的酋长,且拥有一支私人武装。>>30多岁时,坤沙看出毒品生意的“远大前景”,靠自己的出身和经历,娶了金三角地区一位首领的女儿,并很快成了岳父的左膀右臂,劝说岳父也从事罂粟种植,亲自为岳父组建、训练了一支私人卫队。>坤沙看出当时实力最强的还是国民党军残部,就在本部族与国民党军的一次冲突中,亲手杀死岳父向“国军”邀功请赏请求联合,以后他又运用各种手段,渐渐收编了附近所有的小帮派,在缅北建立起了一支统一的武装和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盘。>快速崛起>1976年2月,坤沙将部队改名为“掸邦革命军”,由于缅甸政府的军队追剿,坤沙节节向南败退,最后退入泰国境内,选定国民党军残部曾经立足过的泰缅边境为基地,休养生息,重操旧业。这一带地区,泰国军队鞭长莫及,缅甸军队忙于巩固东部地区以对付其他反政府武装,一时无暇南顾。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成为坤沙毒品业及军事势力的全盛时期。>>当时的坤沙利用民族情绪号召掸族独立,在金三角地区设立了“掸邦议会”,建立了有多个部长的“政府”,1994年更公开宣布成立“掸邦共和国”,他自任“总统”,他用贩毒得来的钱不断更新武器装备,其武器先进程度一直高于缅甸政府军。>全盛时期>20世纪80年代,坤沙控制了长达400公里的泰缅边界线,缅甸掸邦东部与泰国清迈、清莱、夜丰颂三府接壤的狭长地带都成了他的“独立王国”。坤沙在泰国清莱府夜庄县麦开区选择了万欣德村(又名“满星叠”)作为其“王国”的“都城”。>在大约10年的黄金时代里,他身边有3000名精兵,总部霍蒙驻兵6000人,掸邦从南至北还有约两万人的武装也由他指挥。他本人住在离霍蒙大营约10公里处一所称为“白宫”的豪宅里。>>坤沙治军威恩并重。他本人像个白面书生,并不凶神恶煞。虽识字不多,却颇尊重“读书人”。据称他对其同伴讲义气,对掸族人重感情,待人随和,甚至常嘘寒问暖以示关怀,颇有些草莽英雄的气概。>尽管坤沙贩毒无数,却不准其部下吸毒,他本人也早已戒毒,作为表率,并规定任何人发现其部下吸毒均可当场处决。>投降缅甸>在坤沙宣布“独立”并自任“总统”后,缅甸政府加紧了对坤沙的围剿。1994年5月上旬,缅甸政府军7000余人,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直捣坤沙的老窝。政府军采取铁壁合围、各个击破的战术,逐步掌握了战场上的主动权,一扫历次围剿行动中的颓势,先后攻占了泰缅边境坤沙集团的各个战略要地。坤沙集团元气大伤,被迫且战且退。>由于坤沙集团内部华人占据高位,坤沙本人也被掸邦人认为严重“汉化”。在总部贺蒙,随处可见汉文化的影响,只要有掸文与英文必有中文,从小学到中学,首先是学汉语,其次是掸文和英文,部队的口令是中文,战斗动员是中文,致使诸多掸人已能熟练地使用中文。坤沙室里的摆设完全是中式陈列,墙上的条幅字画,以前的对联古玩,无不透着民族气息,他们的饮食更完全是道地的云南菜,掸族的佳肴只是招待客人而已,坤沙与张苏泉的左右及重要职位均是具有华人血统的人控制。>>很多掸族长老发动了“纯洁掸邦运动”,1995年,近6000名掸邦军士兵脱离坤沙集团,“掸邦共和国”总理也随之出走,一系列内部的打击纷纷向坤沙袭来。>在这种形势下,坤沙忽然宣布,他将向政府军投降。从1996年1月1日下午起,缅甸政府军陆续进入位于泰缅边境的金三角坤沙集团的各个据点。1998年,坤沙退隐居于仰光。>家庭>育有两男三女。子女现皆居于泰国。>人物评价>接触过坤沙的人认为,坤沙本人颇具个人魅力,他长相斯文,很讲义气,并且很随和,尤其尊重“读书人”。>但是世界各地的反毒品人员则称坤沙为“死亡王子”,他们指责说,坤沙及其组织从事贩毒、暴力、谋杀、暗杀及贿赂等活动。上世纪80年代,美国曾经估计,美国本土的海洛因有60%是在坤沙控制的地区进行提炼的,美国曾为坤沙悬赏200万美元。前美国驻泰国大使威廉·布朗称他为“全世界最可怕的敌人”。>美国政府2002年宣布的全球12大毒枭,他依然位列其中。美国《时代》周刊报道称,“他手下的旧部约色部、他的第四个儿子率余部数千人都躲藏在金三角山高林密地区经营着毒品。”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有关于徒单镒的成就和作品介绍 对于他的评价分别是什么
主要成就>导学风>徒单镒对金王朝中后期的科举乃至学风,有相当的影响。金章宗承安时期,徒单镒上书言“五常”,并趁机论为政之术,其二便是“引导学者的志向”。要“纠正臣下的心态”,用人要“德器为上,才美为下
生平>解方(1908—1984),原名解如川,又名解沛然,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之首。>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早年就读于奉天(今沈阳)高级中学。毕业后被东北军选送赴日本留学,入陆军士官学校第二十期步兵科
历史人物 巴斯特·基顿的演艺经历如何 有关于他的个人生活及评价是什么样的
演艺经历>早期经历>基顿从影后的第一部影片是《Butcherboy》。在这部影片里,基顿已经展示出招牌的“StoneFace”表演,也能注意到基顿带上了他的招牌“Porkpiehat”。可以说基顿和卓
历史人物 德国工人党建立者安东·德莱克斯勒简介 有关于他的事迹及评价是什么样的
安东·德莱克斯勒(AntonDrexler)(1884年6月13日–1942年2月24日,钳工出身,他可以说是国家社会主义的真正奠基人。德国工人党建立者。>>简介>出生在慕尼黑,德莱克斯勒在1902年
代表作品>《白鹿原》该小说是一部渭河平原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这是一部渭河平原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主人公六娶六丧
历史人物 载泽做出的成就分别有在什么方面 有关于他的轶事和评价有多少
主要成就>外交方面>载泽等考察大臣出洋前后到了14个国家。每到一国游历结束时,都及时向清政府奏报考察经过和心得,并介绍该国的政治体制和统治得失、经验教训。他们考察虽以政治特别是宪政为中心,但实际调查范
人格品质>冼星海的人生经历可谓丰富而艰苦。在短暂的40年生命历程中,他经历了从一个普通贫苦船工的子弟,到音乐家,再到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转变。冼星海之所以能够达到人生较高的境界,与他自身的经历、能力、思想
主要成就>哲学思想>首先,裴頠认为,总括万有的“道”,不是虚无,而有“有”的全体,离开万有就没有独立自存的道,道和万有的关系是全体和部分的关系。他的观点有力地批驳了“贵无”派认为万物背后有“道”、万有
【生卒】:1723~1777【介绍】:清代著名儒者、思想家。字东原,安徽休宁(现屯溪市)人。曾参与《四库全书》的编纂。著作丰富,《孟子字义疏证》是他的代表作。这部著作的目的,是批评当时流行的关于人性问
本名:朱治 别名:朱君理 国籍:孙吴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丹杨故鄣(今浙江安吉) 出生时间:公元156年(东汉永寿二年) 逝世日期:公元224年(孙吴黄武三年) 职业:将领 主要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