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两弹一星”杰出贡献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祖洽简介

Posted 理论

篇首语:事常与人违,事总在人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两弹一星”杰出贡献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祖洽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两弹一星”杰出贡献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祖洽简介

黄祖洽(1924.10.2—2014.9.7),男,生于湖南长沙。理论物理和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杰出贡献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及低能核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曾任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院理论部副主任、北京第九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长,《物理学报》主编。>>黄祖恰主要从事核理论、中子理论、反应堆理论、输运理论及非线性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是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和设计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积极参加和领导了原子弹理论的研究工作,对中国核武器的研制成功、设计定型及其他一系列科学试验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还在氢分子激发态的相互作用、浸润相变理论及噪声在随机系统中的影响等方面作了大量研究。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1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人物生平>1924年10月2日,黄祖恰生于湖南长沙。父亲黄迪庆曾在司法界任职,后来当过中学教员,母亲张孝恂操劳家务。>1937年,从湘潭第一高小毕业后念了半年私塾的黄祖洽回到长沙读中学;暑假即遵父命,赴南京考取了中央大学附属五年制中学。因“七七事变”发生,还未入学的黄祖洽只得离宁返回长沙,就读于江西省立九江中学。>1943年,高中结业后,按江西省教育厅的规定,到设在赣县的夏令营受军训一个月才能毕业。在夏令营受训期间,中正大学、广西大学和厦门大学联合在营区招考,黄祖恰参加了考试并被录取。>>1944年,考入西南联大物理系。>1948年毕业,因不能找到工作,在王竹溪的建议下报考了刚刚留学回国任教于清华的钱三强的研究生。进入清华研究院后,黄祖洽先是跟随钱三强研制核乳胶,一年后又改跟彭桓武研习理论物理。>1950年硕士毕业,黄祖洽离开清华园,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理论室工作。>1953年初,按照钱三强的部署,黄祖洽开始从事核反应堆理论研究,任理论部副主任,同主任邓稼先、副主任于敏等人担负着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方程式推导、设计工作。>1955年,黄祖洽随“热工实习团”访问苏联,其间,他用两种方法对临界尺寸进行计算,发现临界尺寸放56根零件即可,但是苏联原设计书给出的数据是需放63根,高出百分之十以上。1958年,在我国实际建堆的临界启动过程中,发现黄祖洽的“56根”临界尺寸结论是正确的。>>1960年,黄祖洽被任命为“轻核理论小组”组长,首先开展氢弹的理论预研。为了加强原子弹和氢弹预研工作的联系,他又接受安排,分出一半时间在核武器研究所兼职。因此,黄祖洽成为了中国唯一同时参加氢弹和原子弹研究的工作人员。>1965年与“轻核理论”小组一起被调至核工业部九院理论部任副主任(后改北京九所副所长),参与氢弹的理论突破,并领导一些型号氢弹的理论设计。>1969年,在领导完成一种新型号氢弹的设计后,黄祖洽被送到河南上蔡县的“五七干校”进行“学习改造”。>1980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0年,“两弹一星”的研究工作基本已获突破,黄祖恰被调至北京师范大学低能核物理研究所任教授兼所长,4年后改任名誉所长。>1981年,被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983年开始兼任《物理学报》及其海外版主编。>作为《原子弹氢弹设计原理中的物理力学数学理论问题》的主要作者之一,获1985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作为《中子和稀薄气体的非平衡输运和弛豫过程》的第一作者,获1991年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996年,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0年以后,先后被评为“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和“北京市优秀党员”。>2014年9月7日3时11分,黄祖洽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90岁。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黄纬禄简介

黄纬禄(1916.12.18-2011.11.23)安徽芜湖市人,中国著名火箭与导弹控制技术专家和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首枚潜地导弹总设计师,中国

历史人物 黄纬禄生平都遇到什么样的事情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黄纬禄简介

黄纬禄(1916.12.18-2011.11.23)安徽芜湖市人,中国著名火箭与导弹控制技术专家和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首枚潜地导弹总设计师,中国

“中国核司令”程开甲去世 两弹一星元勋仅剩4位

  今年的8月3日,我们专门发了一篇文章,庆贺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程开甲院士百岁寿辰,并向所有为中国核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老一辈革命家、科学家们敬意。然而,时间仅仅过去三个月,噩耗传来,“中国核司令”

历史人物 有关于黄祖洽的轶事有哪些 他的求学生涯是什么样的

人物轶事>求学生涯>黄祖洽幼年受家中藏书的影响,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在他考入长沙兑泽中学之后刚刚一年半,日本侵略军逼近了湖南。长沙大火以后,黄祖洽离开家乡到江西河口(今铅山县)进入当时迁

历史人物 杨承宗为什么不是院士 杨承宗与两弹一星

杨承宗杨承宗被誉为新中国放射化学奠基人,曾跟随居里夫人研究放射化学领域,回国后也参与了原子弹研制工作,但最终由于各种原因,他既没评上院士,也得不到两弹一星元勋的嘉奖。就在众人为他鸣不平的时候,他其实已

知名人物 黄宗道人物简介

·黄宗道黄宗道,土壤农业化学家,著名橡胶栽培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研究天然橡胶栽培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为天然橡胶树在我国大面积北移种植成功作出卓越的贡献,从而突破了西方权威学者认为北纬15度以北是不

历史人物 “两弹一星”元勋钱三强有子女吗 钱三强现在的子女现在在哪里

钱三强,核物理学家。原籍浙江湖州,生于浙江绍兴,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一生为祖国科学做出卓越贡献,世界科学界无人不晓,他的子女今何在?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历史人物 林俊德感动中国颁奖词 林俊德的主要贡献

林俊德林俊德院士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模范,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等荣誉,也为“两弹一星”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林俊德的一生“纵死终令汗竹香”!林俊德感动中国颁奖词>201

纪念 “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院士诞辰110周年

   110年前的今天,1909年04月04日,郭永怀出生于山东省荣成市滕家镇一个农家,是郭文吉夫妇的第四个儿子。郭永怀-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郭永怀,著名力学家、应用

历史人物 中国核武器研究的开创者之一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程开甲简介

程开甲(1918年8月3日-2018年11月1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2013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中国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的创建者之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