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中国核武器研究的开创者之一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程开甲简介
Posted 核武器
篇首语:宁给穷人一斗,不给富人一口。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中国核武器研究的开创者之一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程开甲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中国核武器研究的开创者之一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程开甲简介
程开甲(1918年8月3日-2018年11月1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2013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中国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的创建者之一。1918年8月3日出生,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人,祖籍徽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194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48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曾任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教授,第二机械工业部核武器研究所副所长,国防科工委核实验基地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及基地副司令员,国防科工委(总装备部)科技委常委、顾问。>> >程开甲是中国核武器研究的开创者之一,在核武器的研制和试验中作出突出贡献。开创、规划领导了抗辐射加固技术新领域研究。是中国定向能高功率微波研究新领域的开创者之一。出版了中国第一本固体物理学专著,提出了普遍的热力学内耗理论,导出了狄拉克方程,提出并发展了超导电双带理论和凝聚态TFDC电子理论。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3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7年7月28日,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命令:授予程开甲同志“八一勋章”。2018年3月27日,程开甲院士获得“世界因你而美丽——2017-2018影响世界华人盛典”终身成就奖”。> >2018年11月17日上午,在北京病逝,享年101岁。> >人物生平> >程开甲,祖籍徽州,1918年8月3日出生于江苏吴江(今苏州市吴江区)。祖父程敬斋,父亲程侍彤,母亲董云峰。祖辈早年从徽州到江苏吴江的盛泽经商,祖父去世后家境败落。>> >1931年,毕业于家乡盛泽观音弄小学,考入浙江嘉兴秀州中学,受教于教育家顾惠人校长。> >1937年,程开甲高中毕业,同时被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录取。由于浙江大学给予程开甲的是对个别优秀考生的公费生奖励,于是程开甲最终选择了浙江大学。程开甲在浙江大学受教于束星北、王淦昌、陈建功、苏步青等学界一流的老师。> >1941年,程开甲毕业留浙江大学物理系任助教,并开始钻研相对论和基本粒子。受束星北相对论的启发完成并发表了“用等价原理计算水星近日点移动”。程开甲在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基础上用正则运动方程导出物理学权威狄拉克提出的狄拉克方程,完成“对自由粒子的狄拉克方程推导”,这一成果由狄拉克推荐发表于剑桥大学的《剑桥哲学杂志》。> >1944年,程开甲完成了题为《弱相互作用需要205个质子质量的介子》的论文,英国学者李约瑟亲自对其修改送狄拉克,狄拉克“目前基本粒子太多,不再需要更多的新粒子,更不需要重介子”的回信使文章终未发表,这也成为一件憾事,因为以后外国人一个重要实验获得了1979年度诺贝尔奖,其测得的新粒子质量与程开甲当年的计算值基本一致。程开甲还和王淦昌合作研究,撰写了五维场的论文。1945年,在李约瑟先生的推荐下,程开甲获得英国文化委员会的奖学金。> >1946年8月,程开甲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成为物理学大师波恩教授的学生。在此期间,程开甲主要从事超导电性理论的研究,与导师共同提出了超导电的双带模型,认为超导电性来源于能带中的空带,由于布里渊区角出现电子的不对称奇异分布。1948年秋,程开甲获哲学博士学位,任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 >1950年8月,程开甲购买了所需的书籍,整理好行装,回到浙江大学物理系。>>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程开甲被调到南京大学物理系任副教授,一直从事理论物理的教学和研究,投入金属物理教研室的筹建和金属物理专业的建设,编写金属物理和固体物理等教材。> >1953年,加入九三学社。> >1956年,程开甲参加了国家的《一九五六年——一九六七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的制定。> >1958年,程开甲再一次改变专业,与施士元一起创建南京大学核物理教研室,又接受任务创建江苏省原子能研究所。程开甲带领几个年轻教师研制出一台双聚焦β谱仪,成功地测量了一些元素的电子衰变能谱。接着又研制出一台直线加速器。> >1959年,出版了中国第一本《固体物理学》专著。该书对中国固体物理的教学与科研起到了重要作用。> >1960年,程开甲接到命令,任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所(院)副所(院)长,参加搞原子弹的研制,分管状态方程理论研究和爆轰物理研究两大块工作。从此在不为外界所知的情况下工作二十多年。1960年—1962年期间,程开甲仍兼任南京大学教授,为南京大学核物理专业的建立做了大量工作。>> >1962年夏,为两年内进行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程开甲被调到国防科委(后国防科工委、现总装备部),任国防科委核试验基地研究所副所长、所长。> >1964年起,当选为第三届、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1977年,任基地副司令员兼研究所所长。> >1978年,获全国科技大会重大贡献先进工作者、国防科工委科技工作者标兵等荣誉称号;>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 >1984年以后,程开甲先后任国防科工委(总装备部)科技委常任委员、顾问,国家超导专家委员会顾问。>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材料理论、高功率微波等方面继续进行研究。> >2018年11月17日上午,程开甲在北京病逝,享年101岁。> >人物荣誉> >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并先后荣获一等奖二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国家发明奖二等、四等奖各一项,全国科学大会奖一项,国防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四项、二等奖二项,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1999年9月,程开甲获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14年,荣获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7年6月,程开甲被提名“八一勋章”候选人。> >2017年7月28日,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命令:授予程开甲同志“八一勋章”。> >2018年3月27日,程开甲院士获得“世界因你而美丽——2017-2018影响世界华人盛典”终身成就奖。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黄纬禄生平都遇到什么样的事情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黄纬禄简介
黄纬禄(1916.12.18-2011.11.23)安徽芜湖市人,中国著名火箭与导弹控制技术专家和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首枚潜地导弹总设计师,中国
作为“两弹一星”元勋之一,于敏是我国自主培养的杰出的核物理学家,也是我国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物之一。周光召称他“毕生奉献、学界楷模”。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钱骥钱骥是东方红卫星和返回型卫星总体负责人,参与制订星际航行发展规划,是中国空间技术的开拓者之一。他于1983年病逝,1999年国家颁发“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给他,由夫人代领,也算是对钱骥科研工作的一种
·钱骥钱骥,空间技术和空间物理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空间技术的开拓者之一。早年从事地球物理研究和地震台站网建设工作。20世纪50年代起从事空间探索活动,在空间物理和人造卫星总体技术上颇
钱学森报效祖国钱学森报效祖国钱学森(1911—2009),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之一。翻开共和国的年谱,人们清楚地看到,从1956年到1968年,短短
中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改革先锋、中国科学院院士于敏,于1月16日在京去世,享年93岁。>于敏去世后,曾于1999年获颁“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23名著名科学家,目前仅剩3人健在,他们是:
103年前的今天,1916年4月3日,中国卫星测量、控制技术的奠基人之一陈芳允诞生于当时还是黄岩县的城北陈家大院。 陈芳允是浙江省台州市人,是我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50年前的今天,1968年12月5日,郭永怀先生为国殉职。人民不会忘记,深切怀念这位“两弹一星”功勋!郭永怀-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郭永怀,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
中国著名的科学家名字1、钱学森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院士,更是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获得者,有“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的美称。因为钱学森回国效力(是
历史人物 中国近代光学工程的重要学术奠基人 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简介
王大珩(1915年2月26日—2011年7月21日),汉族,生于日本东京,原籍江苏省吴县(今苏州市)。“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原名誉所长,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