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明太祖朱元璋为何不杀元顺帝历史名人
Posted 政治
篇首语:月与灯依在,不见去年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明太祖朱元璋为何不杀元顺帝历史名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明太祖朱元璋为何不杀元顺帝历史名人
朱元璋与元顺帝,这两人一个是明朝的开国之君,一个是元朝的亡国之君,按理来说,这两人中间存在在不可跨越的鸿沟,国仇家恨。对于一个开国皇帝来说最忌讳的不外乎是前朝的复辟,一般来说为了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都应该斩草除根。可事实却是朱元璋吧元顺帝放走了。
果然,皇帝的想法一般人是不能理解的,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是呢?朱元璋为何不杀元顺帝?且听小编娓娓道来。
明太祖朱元璋为何不杀元顺帝
“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明太祖在《谕中原檄》中,历数元朝统治之昏暴及人民流离之惨状,指斥元朝已丧失天命,失去统治的资格,自己乃削平群雄、扫荡胡尘、一统华夏、天命所归的新主。
灭元立明,天经地义。其时朱元璋如日中天,元朝则风雨飘摇,消灭元顺帝并非难事,但明军却让元顺帝顺利逃脱。
1368年的七月,徐达北伐大军抵达通州,距元朝国都不过一两天路程。吊诡的是,徐达的北伐大军在通州待了七天,既不等补给,也不围困,更不进攻,直到元顺帝离开京城,徐达的大军才开拔挺进。
元顺帝逃走,明军猛打,元军一路北逃,直到开平。开平为元朝的上都,位于今内蒙正蓝旗闪电河北岸。一方势如破竹,一方兵败如山倒,但兵临城下的明朝的大军,却故意留下一个口子。这根本不是徐达的军事水平与军事实力,于是元顺帝又跑了。
明军将领自己都不明白,统帅的军事部署怎么会这样,大将常遇春更是怒不可遏。徐达解释:元顺帝不过一介夷狄,但好歹也曾是俺们的主子。真的逮住了,是留是杀?这不是给“老大”添麻烦吗!常遇春仍不赞同徐达的做法,班师回朝后便向朱元璋告了一状。朱元璋装作没听见,因为跟一介武夫不能讲得太深。
徐达有没有参加开平追击战,史料并不详实。《明史》记载,朱元璋在汴梁时,徐达曾秘密请示朱元璋:元朝的皇帝倘若逃跑,要不要乘胜追击?朱元璋回答:赶到塞外就行了!
朱元璋为何不杀元顺帝,在当时是有一定政治原因的。
首先元顺帝所代表的蒙古族在北方塞外长期存在,根深蒂固。即使元顺帝被擒,蒙古族人也未必会臣服,而且还有可能引发蒙古人的仇恨心理。
其次元顺帝本身为宋朝末期汉族人的血脉,当然这只是一个民间传闻,但是朱元璋仍然考虑这一点没有对元顺帝赶尽杀绝。这也是为了安抚民心,显示朱元璋的仁慈。
最重要的一点,元顺帝活着在塞外仍然维持政权,可以一定程度上维持蒙古族的和平局面。朱元璋在当时是没有实力征服塞外的蒙古族的。他对元顺帝的网开一面即使不会得到元顺帝的感激,但至少在当时元顺帝昏庸是没有能力发展实力和朱元璋对抗的。这样朱元璋的政权建立有了保障。
朱元璋为何不杀元顺帝的原因显示出了他卓越的政治才能和高瞻远瞩的军事眼光。当时历代王朝,都有善待王朝君王的传统。朱元璋想要得到人心同样不想违背仁义,因为他明白如果杀了元顺帝虽然能短时期顺应民心,但他从此就背负了一个弑君造反的罪名。
如何对待末代君王,有政治智慧,也有政治禁忌。隋炀帝死后,造反的李渊便痛哭流涕,为其披麻戴孝。逼得崇祯皇帝上吊的李自成,进北京后厚葬了崇祯,并迟迟不肯登基,据说不这样做会遭天谴,实际上会成为众矢之的,被其他政敌找到口实,合力拉下马。与元顺帝相见不如不见,朱元璋的政治智慧已不是普通的草莽英雄。> >
相关参考
明太祖朱元璋,自从坐上皇位,一直到七十岁驾崩,三十年间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堪称历史上最为勤政的皇帝之一。他之所以如此努力,就是为了让后世子孙轻松一些,希望大明王朝能够一直延续下去。然而,仅他去世的24
明太祖朱元璋,自从坐上皇位,一直到七十岁驾崩,三十年间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堪称历史上最为勤政的皇帝之一。他之所以如此努力,就是为了让后世子孙轻松一些,希望大明王朝能够一直延续下去。然而,仅他去世的24
金庸在《倚天屠龙记》中,把明太祖朱元璋写成了明教教主张无忌的下属,并在小说结尾写道:“朱元璋派徐达带兵北伐,将元顺帝赶入塞外沙漠,元朝就此灭亡。朱元璋倒还记得明教,将他所建的朝代称为【明朝】。”这当然
历史秘闻 朱元璋若不杀此人,朱棣绝不敢起兵造反,更没有机会登基称帝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就将长子朱标立为太子,为了能够让大明江山更加稳固,子孙后代省点心,明太祖朱元璋一生勤于政事。据《明史》记载,朱元璋从登基到驾崩,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简直就是个工作狂,平均每天处理几百
一些人总是指责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刻薄寡恩”,称颂光武帝刘秀、宋太祖赵匡胤「”宽容大度”。其实杀不杀开国功臣,不是开国皇帝「”说了算”,而是开国皇帝的「”接班人”说了算。所谓「”功高震主”不是
刘邦吕雉为何不杀张良?汉太祖高皇帝刘邦登基以后,对手下的谋臣功臣们来了一次大清洗,包括韩信、彭越、英布等都被砍了头,可是有一个人不一样,他就是张良,这张良是一个大谋士,为刘邦立下盖世奇功,此人神机妙算
刘邦吕雉为何不杀张良?汉太祖高皇帝刘邦登基以后,对手下的谋臣功臣们来了一次大清洗,包括韩信、彭越、英布等都被砍了头,可是有一个人不一样,他就是张良,这张良是一个大谋士,为刘邦立下盖世奇功,此人神机妙算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就将长子朱标立为太子,为了能够让大明江山更加稳固,子孙后代省点心,明太祖朱元璋一生勤于政事。据《明史》记载,朱元璋从登基到驾崩,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简直就是个工作狂,平均每天处理几百
赵匡胤为什么不杀李煜,大家都知道李煜的词(小楼昨夜又东风)凄婉优美,赵匡胤本可以将其杀掉,但为什么没有去做,是不是有着更为深远的考虑,还是别有原因。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看看赵匡胤的具体想法和事件的缘由吧
新的王朝建立之后,有些开国皇帝为了江山的稳定,就开始对开国功臣下手,尤其是那些手握重兵的武将。比如汉高祖刘邦,就以造反的罪名,先后干掉了彭越、韩信等人,而萧何、张良却得以善终。无独有偶,同为草根出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