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 为何朱元璋会定国号为“大明”
Posted 国号
篇首语:人生何适不艰难,赖是胸中万斛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朝历史 为何朱元璋会定国号为“大明”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朝历史 为何朱元璋会定国号为“大明”
金庸在《倚天屠龙记》中,把明太祖朱元璋写成了明教教主张无忌的下属,并在小说结尾写道:“朱元璋派徐达带兵北伐,将元顺帝赶入塞外沙漠,元朝就此灭亡。朱元璋倒还记得明教,将他所建的朝代称为【明朝】。”这当然是小说家言,不足为信。但朱元璋开国之后,在诏书中确实只说“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明”,然而却并未说明原因,这无疑给了人想象的空间。
按照惯例,一个新的朝代诞生,其国号一般都有来历,如唐朝之“唐”,来自于唐高祖李渊之前“唐国公”的封号;宋朝之“宋”,来自于宋太祖赵匡胤原先的藩镇所在地“宋州”,这都是有渊源的。而朱元璋则不然,在建立明朝之前,他的爵位是“吴王”,然而,他并未沿用“吴”作为国号,反而凭空生造了“大明”二字,这又是为什么呢?
朱元璋既然没有说明原因,后世的研究者自然只能猜测了。据著名明史学家毛佩琦教授的解释,朱元璋“大明”国号的来历,很可能与传说中的“五德终始说”有关系。
“五德终始说”这个概念,最早源自于战国时期的邹衍,他把“金木水火土”称为“五德”,并用这五德对应历史上的朝代。这一学说曾经十分兴盛,如秦朝自认为是水德,故崇尚黑色,汉朝先是自认水德,后来又自认为是火德(炎汉),故崇尚红色。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理论也就日益衰败,到了元朝,甚至根本就没说清楚过自家是哪一“德”,因此,这一历史遗留问题也让朱元璋颇费了一番脑筋。
不过经过一番考虑,朱元璋还是确定了自家的德:“火德”。因此,在明朝大宴(国宴)上演奏的一首乐曲,其配的歌词就是这样的:
炎精开运,笃生圣皇。
大明御极,远绍虞唐。
河清海晏,物阜民康。
――出自《大明会典・大宴乐章・一奏炎精开运之曲》
诗中这个“炎精”,指的就是火,可见老朱家至少是半官方的认证了自家的火德属性。而且,传说中火神祝融的故墟,就在当时明朝的首都南京。“火焰”与“光明”,自然而然的就能联系在一起,那么,用“大明”作为国号,就正好能对应上了。
而毛佩琦教授说的第二个理由,倒还真和“明教”有一丁点关系,这就牵扯到中国历史上另一个神秘的宗教――白莲教。
白莲教这个东西理论混乱,他的来历源流,一篇论文都写不完。在此我们只需要明确一点:白莲教确实吸收了明教(或者说摩尼教)的一部分理论,有“明王出世、弥勒下生”的说法,认为“明王”就是弥勒佛化身,会救百姓于苦难之中。
而与朱元璋关系十分密切的红巾军系统,正是这一理论的信奉者。因此,红巾军名义上的领袖韩林儿,才会有“小明王”的称号,而朱元璋也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小明王称臣。和朱元璋打江山的一大批人中,很多都和红巾军有联系。韩林儿在瓜步(今南京市六合区瓜埠)沉船淹死之后,“小明王”的称号也就不复存在,但是他的影响力依然不可忽视,所以,在建国伊始,为了表明自己才是正统的、小明王韩林儿的合法继任者,朱元璋自然也要继续用他的“明”字,以安抚人心。而且,为了盖过韩林儿,他还特地把“小明”改成“大明”,硬生生压过了韩林儿一头。
而且,既然白莲教是用“明王出世”的口号鼓动老百姓造反,那么,朱元璋来个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明”字占住,自己来当百姓口中的“弥勒化身”――大明王,那么这个鼓动反抗的口号,不就再也没有用武之地了吗?这么一来,白莲教平白无故就少了一个煽动人心的口号,而朱元璋的地位反而因此神化,一举两得,岂不美哉?
朱元璋的算盘确实打得非常成功,在很久以后的万历年间,民间都还流传着朱家皇帝是“现世佛,执掌乾坤”的说法,可见朱元璋的深谋远虑。
再说明朝之前的元朝,其国号来自于《易经》中的“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这句话,可是别忘了,这句话后头,还有一句“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大元”后面,就是“大明”,这简直是天意,顺理成章的就点出了“大明”二字,朱元璋在确定国号时,是否就有这个考虑呢?恐怕很难说。
至于一开始说的朱元璋为什么不用自己的“吴王”封号作为国号,其实也很好理解。首先,朱元璋出生在濠州,濠州在今天的安徽;而他的祖籍是泗州盱眙,也就是今天的江苏省盱眙县。无论是出生地还是祖籍,都和“吴”这个地方八杆子打不着啊,所以,朱元璋对“吴”的认同感并不高。对于之前用过“吴”当国号的东吴大帝孙权,朱元璋还曾说过:“孙权亦是好汉子,留他守门。”既然都把孙权当作了给自己陵墓看门的小跟班,他当然不屑于再用孙权用过的东西。
而且,朱元璋的死对头张士诚,他也自称吴王,这种情况下,朱元璋怎么可能还用“吴”当国号?难道是要向张士诚致敬吗?
因此,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朱元璋最终抛弃了“吴王”封号,而创立“大明”,为大明朝立下了不可撼动的基业。
相关参考
国号来源朱元璋定国号为大明,表示承袭自韩山童、韩林儿父子的“大小明王”之号,又称皇明,史称明朝、明代,清朝时称之为前明。“大明”国号的来源,后世有多种说法,多数认为与宗教有关,吴晗等人认为,大明国号的
朱元璋初定天下,建国号意在大中,既而祈天,乃得大明,表示承袭自韩山童、韩林儿父子的“大小明王”之号,又称皇明,史称明朝、明代,清朝时称之为前明。大明国号来源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与宗教有关,吴晗等人认为
朱元璋初定天下,建国号意在大中,既而祈天,乃得大明,表示承袭自韩山童、韩林儿父子的“大小明王”之号,又称皇明,史称明朝、明代,清朝时称之为前明。大明国号来源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与宗教有关,吴晗等人认为
朱元璋初定天下,建国号意在大中,既而祈天,乃得大明,表示承袭自韩山童、韩林儿父子的“大小明王”之号,又称皇明,史称明朝、明代,清朝时称之为前明。大明国号来源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与宗教有关,吴晗等人认为
朱元璋初定天下,建国号意在大中,既而祈天,乃得大明,表示承袭自韩山童、韩林儿父子的“大小明王”之号,又称皇明,史称明朝、明代,清朝时称之为前明。大明国号来源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与宗教有关,吴晗等人认为
明朝是汉族建立的一个大一统王朝,从1366年朱元璋正式称帝,定国号为大明,到1644年李自成进京,崇祯帝自缢而亡,明朝宣告覆灭,前后经历了两百七十余年,在中国历史上算是一个「”长寿”的王朝。明朝之所以
公元1368年,朱元璋正式称帝,国号为大明,改年号洪武。此时的朱元璋已经有了7个儿子,天下形势粗安,他决定为儿子们正式取名。他祭告太庙:自举兵以来,渡江生子七人。今嫡长子命名曰标,次子曰樉、曰㭎、曰棣
季我努学社>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本文作者为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王雪慧。>元末暴虐的统治引发了人民的强烈不满,进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时代造英雄,出身卑微的朱元璋在起义大军中顺势而出
明朝为什么叫明朝?清朝为什么叫清朝?1、明朝:朱元璋刚平定天下,想国号名为大中,于是向上天祈祷,得到大明这个名称,既而祈天,表示江山是承袭自韩山童父子的“明王称号”。大明国号来源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与
大明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传十二世,历经十六帝,享国276年。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为大明,因皇室姓朱,又称朱明,定都于应天府;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