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文成公主的和亲之旅历史名人
Posted 松赞干布
篇首语: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文成公主的和亲之旅历史名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文成公主的和亲之旅历史名人
昭君出塞是一个妇孺皆知的故事。汉代宫女王昭君为了家国安宁,不远万里入匈奴和亲,换取两国的和平共处。几百年后的唐朝,又有这样一位女子再次踏上了和亲之旅,她就是被誉为唐朝版昭君的文成公主。为什么说文成公主是唐朝版的昭君呢?文成公主的和亲之旅又经历了哪些事情呢?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文成公主的生平简介
文成公主,生于625年,汉族人,汉族姓名不详,嫁入吐番后被尊称为甲木萨。文成公主原本是李唐远支宗室女,史书中没有记载文成公主的祖籍、出生地、名字、父母,仅仅记载她为宗室女,后人多猜测是江夏郡王李道宗之女。文成公主自幼聪颖,精通琴棋书画和礼仪医术,可以说是一个全才。唐贞观十二年,吐番首领松赞干布为强娶公主对吐谷浑开战,唐太宗为平息战乱,于贞观十四年封李氏为文成公主,命其次年远嫁吐番。文成公主嫁入吐番后为吐番的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深受当地人民的爱戴。唐蕃自此结为姻亲之好,两百年间,凡新赞普即位,必请唐天子“册命”。 永徽元年(650年),松赞干布逝世,文成公主继续在吐蕃生活达30年,致力于加强唐朝和吐蕃的友好关系。永隆元年(680年),文成公主因患天花去世,吐蕃王朝为她举行隆重的葬礼,唐遣使臣赴吐蕃吊祭。至今拉萨仍保存藏人为纪念她而造的塑像,距今已1300多年历史。
文成公主和亲的原因背景
唐贞观8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遣使大唐,提出要迎娶大唐公主,却遭到了唐太宗的拒绝。而此时的吐谷浑王诺曷钵入唐朝见,唐朝不久便让弘化公主嫁入吐谷浑和亲。于是,从唐朝回来的吐蕃使臣便告诉松赞干布,他们之所以没有娶到公主是因为吐谷浑从中作梗,才使得大唐将原本应该嫁给松赞干布的公主嫁给了吐谷浑。松赞干布听到此言颇为愤怒,遂向吐谷浑发兵,直指松州。唐太宗闻讯后,派大量的军队前去讨伐吐番,松赞干布大惧,于是退兵求和,并带了大量的聘礼再次入唐求亲。唐太宗见吐蕃如此有诚意,也为了能维护和吐蕃的和平关系,于是将选一宗室女封为文成公主入吐蕃和亲。
文成公主和亲之旅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举行了婚礼,成为了松赞干布的王妃。松赞干布非常喜欢贤淑多才的文成公主,专门为公主修筑的布达拉宫,共有1000间宫室,富丽壮观。文成公主带了大量的经书典籍、植物种子及各种工匠艺人进入吐蕃。随文成公主入藏的文士们帮助整理吐蕃的有关文献,记录松赞干布与大臣们的重要谈话,使吐蕃的政治走出原始性,走向正规化。吐蕃与大唐和亲后,中原与吐蕃之间关系极为友好,使臣和商人频繁往来。松赞干布十分倾慕中原文化,他脱掉毡裘,改穿绢绮,并派吐蕃贵族子弟到长安国学读书,短短几十年吐番的文化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成公主博学多能,她对吐蕃国的开化影响很大,不但巩固了唐朝的西陲边防,还把汉民族的文化传播到西藏。自此 ,唐朝和吐蕃结为亲姻,保持了长达两百多年的和平关系。
文成公主病逝
永徽元年(650年),松赞干布逝世。不久,唐朝便遣使来吐蕃欲接文成公主回去。此举引起了吐蕃赞普的恐慌,很多吐蕃大臣都在猜测,唐朝接公主回去是不是有征伐吐蕃之意。于是很多人都痛哭挽留文成公主,文成公主为了确保吐蕃与大唐的和平相处,没有随唐使回去,而是留在了吐蕃继续生活了30年。直到永隆元年(680年),文成公主得天花病逝。文成公主的一生都致力于西藏的发展和吐蕃与大唐的和平共处。可以说,她为了做到这些几乎是鞠躬尽瘁,甚至客死异乡 ,后人将其誉为唐朝昭君。西藏的人民为了纪念她,为她塑造了雕像,并世代保护。
以上就是对唐朝版昭君文成公主和亲之旅的有关介绍,本内容源自历史网(lishi)如有转载,请说明出处!
相关参考
文成公主和亲的起因是什么?唐太宗为什么同意与吐蕃的和亲?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其实古时候,历朝历代都有和亲的事情发生,唐朝的实力肯定在吐蕃之上,但为了两国更多利益还是会选择和亲。
历史人物 文成公主简介资料 文成公主入藏和松赞干布的故事 和亲文成公主是谁的女儿
中文名:文成公主 外文名:munchangkungco 别名:汉女氏,甲木萨 国籍:吐蕃 民族:汉族 出生地:大唐任城(今山东济宁) 出生日期:625年(乙酉年) 逝世日期:680年
从541年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和亲”,俩人总共一块儿生活了九年,文成公主却寂寞地守了三十一年的“活寡”。而且,松赞干布跟文成公主与尺尊公主,都没有留下儿女。一提起唐朝的吐蕃,就会想到大名鼎鼎的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和亲今天的藏族地区在唐朝时被称为吐蕃。吐蕃人本是羌族的一支。羌族是一支古老的游牧民族,以青海为中心,向四方扩展。在东晋十六国时期,羌族人曾在中原地区建立过成汉、前秦、后凉、后赵等政权。吐蕃由羌
从541年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和亲”,俩人总共一块儿生活了九年,文成公主却寂寞地守了三十一年的“活寡”。而且,松赞干布跟文成公主与尺尊公主,都没有留下儿女。一提起唐朝的吐蕃,就会想到大名鼎鼎的松赞干布
“和亲”成为两国间王室通婚的专有名词,其实是从唐代开始的。有唐一代,共派出十九位公主和准公主嫁到异国当王妃。不过,这里面只有三位是货真价实的公主。其余的,都是亲王或王族的女孩儿,称为“宗室女”,公主的
7世纪,西藏王松赞干布震撼唐朝。当时,唐朝拥有世界最先进的经济文化。唐太宗崇尚“一桩婚姻就相当于10万雄兵。”16岁的文成公主知书达理,朴素大方,主动应征做24岁的松赞干布的夫人。相传,禄东赞携带黄金
“和亲”成为两国间王室通婚的专有名词,其实是从唐代开始的。有唐一代,共派出十九位公主和准公主嫁到异国当王妃。不过,这里面只有三位是货真价实的公主。其余的,都是亲王或王族的女孩儿,称为“宗室女”,公主的
“和亲”成为两国间王室通婚的专有名词,其实是从唐代开始的。有唐一代,共派出十九位公主和准公主嫁到异国当王妃。不过,这里面只有三位是货真价实的公主。其余的,都是亲王或王族的女孩儿,称为“宗室女”,公主的
“和亲”成为两国间王室通婚的专有名词,其实是从唐代开始的。有唐一代,共派出十九位公主和准公主嫁到异国当王妃。不过,这里面只有三位是货真价实的公主。其余的,都是亲王或王族的女孩儿,称为“宗室女”,公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