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黄继光是什么
Posted 英雄
篇首语:如果,不能运气爆棚。那就,努力实力过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黄继光是什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黄继光是什么
中国和俄罗斯都曾涌现出一大批为国捐躯的精忠之士。不少中国人对卫国战争中舍身堵抢眼的马特洛索夫耳熟能详。那么,俄罗斯人是否了解“中国的马特洛索夫”黄继光?他们又如何看待英雄的奉献和牺牲?> >“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英雄,英雄是国家的脊梁和民族的记忆。>马特洛索夫和黄继光有不少共同点。马特洛索夫在俄罗斯是个家喻户晓的名字,正如黄继光在中国是一个影响几代人的名字。不少人把黄继光称为“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1943年2月,卫国战争一场争夺战中,马特洛索夫所在部队在进攻时遭德军火力阻挠。他匍匐靠近德军碉堡掩护下的火力点,投掷手榴弹后仍未消灭敌人,最终奋力扑上碉堡,以身体挡住机枪射击。部队冲锋取胜,马特洛索夫壮烈牺牲。>那么,对于“中国的马特洛索夫”,俄罗斯人是否了解呢?记者在莫斯科采访过军人、军校学员、莫斯科中央军事博物馆工作人员、二战老兵、普通市民,他们对黄继光都不甚了解。不过,听记者讲述过他的事迹后,不少人表达钦佩敬仰之情,认为是中国的马特洛索夫。>抗美援朝战争中,黄继光用血肉之躯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在连续炸了敌人两个碉堡、投完最后一颗手雷后,这名年仅21岁的通讯员伸开两臂,扑向敌人喷着火舌的机枪……>黄继光生前所在连连长万福来回忆,一次,部队播放讲述马特洛索夫事迹的苏联电影《普通一兵》。黄继光连看三遍,之后对万福来说:“连长,马特洛索夫真是好样的,关键时刻我也会像他那样去做的。”>“虽死犹荣,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战争年代,马特洛索夫的事迹家喻户晓。他被追授英雄称号,他所在的团以马特洛索夫命名,他的名字永远留在第一连名单上。时至今日,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马特洛索夫雕塑前鲜花不断,军事博物馆里对马特洛索夫的介绍细致全面。一些城市建有马特洛索夫纪念碑,一些村镇以马特洛索夫命名。人们对英雄的缅怀体现在点滴细节、融入日常生活。>民族的凝聚力常源自历史现实中英雄人物和英雄行为的激励激荡。一旦英雄形象崩塌,民族的向心力可能遭到破坏。解构历史,消解崇高的行径,让人心寒心惊。为国家民族牺牲奉献的人不受尊重反遭诋毁,则是一个民族的危险和悲哀。捍卫英雄,守护记忆,就是传承民族的精神基因,凝聚民族的向心力。>肖登良是黄继光的战友和老乡,也是黄继光牺牲的见证人。到2007年去世时,他已经做过200多次报告。他说,就像打仗一样,只要还有最后一口气,就要让人们知道这段历史。>有人曾问黄继光生前所在连连长万福来,黄继光的英雄壮举源于什么。万福来回答:人的生命是宝贵的。但当他把祖国的荣誉、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时候,这宝贵的生命就让位了。他说,像黄继光一样把祖国荣誉和人民利益看得重于一切的人“虽死犹荣,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血战上甘岭>黄继光牺牲时间缘何说法不一?>有网友称,在各个版本的宣传文章中,黄继光牺牲的具体时间说法不一,并以此怀疑英雄事迹的真实性。>对此,黄继光生前战友、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荣立二等功和荣获朝鲜“二级战士荣誉勋章”的志愿军老战士王精忠先生曾接受记者采访,王精忠介绍说:>那次战斗是从10月19日17时30分左右开始,到次日凌晨1时左右基本结束,但是0号阵地,也就是黄继光牺牲的阵地由于地势险峻的原因,在整体战斗基本结束之后,此地区的小范围战斗仍在继续。所以黄继光的具体牺牲时间应是在凌晨1时(“半夜”)之后。“入朝作战时,我们都有一个明显的感受,朝鲜比国内要亮得早,这也许在一定程度上会给许多当事者造成时间上的错觉,认为黄继光是在清晨牺牲的。加之,当时美国军队和朝鲜军队使用的都是东京时间,而志愿军则是使用北京时间,时差相差一个小时。所以,关于英雄牺牲时间就出现了不同版本。”相关参考
黄继光牺牲,他的战友接到命令,只身一人从战场上背下黄继光遗体
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重机枪枪口,壮烈牺牲。团长下了死任务,无论如何也要把黄继光遗体背下战场。这时黄继光有位战友,他只身一人从上甘岭战场上背下黄继光遗体。这位战友就是罗西成。罗西
国民党军中也有“黄继光”——国军王牌第52军(就是刘玉章刘大光头那个军)第2师的熊其佬,以下是台湾历史档案馆中英烈熊其佬的记录第二日(21日)拂晓,全师(即王牌军第52军第2师)开始了攻击摩天岭,第4
据了解,中国的解放军军报曾经发布一篇文章,该文章主要说一位大学生士兵通过引用了大量的历史资料质疑了黄继光堵抢眼的历史事件,随后为了印证黄继光真实性特意采访上甘岭战役的老战士。由古至今在战场上的战士们舍
4月30日上午,空降兵某部“黄继光连”荣誉室。一位耄耋老人,颤抖着举起右手,向着黄继光铜像敬了个标准的军礼。“像!像!真像!老战友啊,我终于回到老部队了,我终于回家啦!”老人名叫李继德,山东省淄博市高
66年前的今天,1952年10月20日,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反击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之敌,遇到敌人一个暗藏火力点的疯狂射击,部队连续冲锋都没成功,黄继光参加了
4月30日上午,空降兵某部“黄继光连”荣誉室。一位耄耋老人,颤抖着举起右手,向着黄继光铜像敬了个标准的军礼。“像!像!真像!老战友啊,我终于回到老部队了,我终于回家啦!”老人名叫李继德,山东省淄博市高
近代人物中文名:黄继光别名:黄积广国籍:中国民族:汉族星座:摩羯座出生地:四川省中江县出生日期:1931年1月8日逝世日期:1952年10月19日职业:志愿军第45师135团9连的通讯员。主要成就:“
我军历史上有两位舍身堵枪眼的英雄,且不管他们谁先谁后,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他们都是四川人,他们是四川人的骄傲,值得我们今天的人学习。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年仅19岁的马特洛索夫为夺取乔尔努什卡村战斗的
今年10月25日,是抗美援朝战争60周年纪念日。在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梅白乡白虎村1组,还生活着一位80多岁的抗美援朝老战士罗西成。11月15日上午,记者来到长宁县梅白乡白虎村1组,听罗西成老人讲述了他
网络不能成为诋毁英雄之地“黄继光堵枪眼时,我就在现场。”4月27日,黄继光生前战友李继德来到位于四川省中江县的黄继光纪念馆拜祭英雄,回忆当年的战斗经过,有力回击了此前一些诋毁黄继光的谣言。互联网的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