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弹从他后背打出 战友忆黄继光牺牲
Posted
篇首语: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子弹从他后背打出 战友忆黄继光牺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子弹从他后背打出 战友忆黄继光牺牲
4月30日上午,空降兵某部“黄继光连”荣誉室。
一位耄耋老人,颤抖着举起右手,向着黄继光铜像敬了个标准的军礼。
“像!像!真像!老战友啊,我终于回到老部队了,我终于回家啦!”
老人名叫李继德,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木李镇三圣村人,曾是黄继光的同班战友。
李继德奔波数千公里,在前往四川德阳中江县寻找黄继光家人之后,于4月29日晚抵汉探访老部队,只为履行“生死之约”。
初识,被窝里教黄继光外语
“姓名:李继德,部队:15军45师135团,职务:战士。”李继德老人至今保留、已发黄的复员证留下这样的记录。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只有16周岁的李继德跑到征兵点报名。由于年龄太小,他被部队拒绝。不甘心的李继德找到征兵干部,积极要求参军入伍。“这个兵有股子劲头,我要了。”征兵干部的一句话,让李继德成为了一名志愿军战士。
1951年6月,李继德被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2营6连1排1班,成为该班最年轻的战士,人称“小李子”。
部队经短暂训练后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时,他第一次见到比自己大5岁的黄继光。“班里一共16个人,黄继光对我最照顾,吃饭时老是给我夹菜,说我个子大、吃得多。”老人回忆。“我们关系越来越好,冬天睡一个大通铺,什么话都说,什么事都聊,我还教他说过外国话。”
当时,15军选派有文化底子、头脑灵活的战士学习一些日常英语和朝鲜语,上过几年学的李继德入选。
每天,李继德参加完培训回到班里,黄继光总要缠着他问这问那,晚上甚至趴在被窝里讨教。
立约,看完《普通一兵》之后
“对,就是这部电影,叫《普通一兵》!”黄继光连荣誉室里,一块展板让老人驻足良久。
由于训练和执行任务出色,黄继光和李继德同时上调营部。黄继光给营参谋长张广生当通讯员,李继德给营长秦长贵当警卫员。
1952年8月,上甘岭战役前夕,师电影队到基层连队慰问,播放苏联电影《普通一兵》。
电影描写的是卫国战争时期,红军战士马特洛索夫为了战斗胜利,用身体堵住敌人从碉堡里射出的子弹,壮烈献身的故事。
回营部的路上,李继德与黄继光交流起观后感。“我说,这个人真勇敢,是真正的英雄;黄继光说,要是搁着我,我也这么干!”
老人回忆,黄继光随后半开玩笑地说:“咱们约好,如果我死了,你就给我家里写信。如果你死了,我就给你家写信,还要去家里看一看。”
此后的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壮烈牺牲。
60多年来,李继德给黄继光的家人、家乡、老部队前后写了十多封信,由于当时双方没来得及留下详细地址,信件少有回音。
前不久,国防部一封回信,终于让他得偿所愿。
思念,在英雄战友床头泪涌
距荣誉室不远,有间宿舍挂着一块闪亮的牌子——“黄继光班”。
黄继光依然“活”在这里,每天连队点名第一个就点他,最里面靠窗的一个床铺,还属于他。
李继德来到黄继光的床边,轻轻地坐了下来,侧头望了望挂在墙上的黄继光画像,又用手抚摸着床单。
突然,他一把抱起被子,贴在了自己满是皱纹的脸上,眼泪夺眶而出。
老人回忆,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和“联合国军”在597.9高地展开拉锯战。此时,李继德和黄继光已随营长和营参谋长抵近前沿阵地。
敌人的一个简易地堡让我军一波又一波的爆破队员接连牺牲。黄继光主动请战,与吴三羊、肖登良组成新的爆破组冲了上去。
在距离10多米的地方,3人先后倒了下去。突然,浑身是血的黄继光猫着腰站了起来,左手拿着手雷,借着惯性冲向地堡。“他先把手雷扔进地堡,接着就趴在地堡的枪眼上,子弹从他后背打了出来,脊梁都被打烂了,血直往外喷。”李继德描述着当时的景象。
他说,当时自己离黄继光仅50多米。
扔进地堡的手雷响了,敌人的机枪哑了火,我军冲锋号响起,战士们一拥而上,将597.9高地夺回。
告慰,为老战友老部队再站一班岗
黄继光牺牲后两天,李继德也因伤告别了朝鲜战场,被送至后方医院治疗直至复员回家。
至今,他腰部两侧还留有6个弹孔痕迹,3发子弹左侧进,右侧出,打穿了他的腰部。
“我亲眼目睹了黄继光牺牲的过程,当初跟他的生死约定我一直记在心里。”
“听说,现在有人造谣说黄继光的事迹是假的,这绝对是给我的战友、我们的军队、我们的党抹黑。我要用我的亲身经历、我的余生为战友作证!”李继德说。
他恳请黄继光连,让他再站一班岗,再当一回连队值日员,以此告慰那些牺牲的战友,表达一个老兵对部队的向往。
4月30日上午,穿着作训服、蹬着作训靴、挂着纪念章,李继德笔直地站在了黄继光连宿舍楼前。
“报告,哨兵李继德前来接哨!”老人向正在值日的四班战士肖宏卫敬礼,“老兵归队,请领导安排任务,我保证完成任务。”
“哨位正常!请继续履行职责!”肖宏卫回礼,并将“连队值日”的臂章郑重地戴到了李继德的臂膀上。
此时,老兵的身子像松树一样挺拔,两眼炯炯有神。
离他5米处,“模范空降兵连”的旗帜正迎风飘扬。
相关参考
黄继光牺牲,他的战友接到命令,只身一人从战场上背下黄继光遗体
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重机枪枪口,壮烈牺牲。团长下了死任务,无论如何也要把黄继光遗体背下战场。这时黄继光有位战友,他只身一人从上甘岭战场上背下黄继光遗体。这位战友就是罗西成。罗西
他是从山中走出来的将军,人送外号“梁老虎”,日军被他打得不敢再“扫荡”,出身名牌军校的土匪是他的手下败将。战争年代,最严重的一次负伤,子弹直接从他的前胸穿透后背,差点牺牲。论职位,他应为少将,但陈毅等
为避免被日寇糟蹋,年仅15岁的她就被迫嫁人;在与鬼子的周旋中,一战友为掩护她被鬼子猎犬活活撕碎;战斗中,她又目睹女战友被日寇逼迫跳井自杀……她叫刘桂芳,是国军一名后勤卫生战士。1938年5月20日,她
细雨蒙蒙,松柏环绕的南京光华门凝重肃穆。昨天上午9点多,光华门堡垒遗址前,堆满了菊花。77年前的12月10日,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在这里展开激战,那场战斗被誉为整个南京保卫战中成功守卫阵地的范例,甚至有
在历史上只要发生战争总是会有很多人死去,要说战争没有伤亡那是不可能的,那样就不叫战争,而是叫打闹。在二战时,各个国家就在这场战争中死去了无数的士兵,很多国家也因此之后是一蹶不振,导致国内人口严重不足。
66年前的今天,1952年10月20日,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反击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之敌,遇到敌人一个暗藏火力点的疯狂射击,部队连续冲锋都没成功,黄继光参加了
●周积源(87岁)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大喜日子里,我们这些老同志有着共同的初心,缅怀先烈、想念战友。今天,我讲述一位开国将军寻找战友的故事。孔俊彪将军戎装照1返乡孔俊彪是福建省宁化籍四位开国将军之一
近代人物中文名:黄继光别名:黄积广国籍:中国民族:汉族星座:摩羯座出生地:四川省中江县出生日期:1931年1月8日逝世日期:1952年10月19日职业:志愿军第45师135团9连的通讯员。主要成就:“
对越作战, 目睹战友牺牲后, 我军战士的反应让越军至今不寒而栗!
1979年,这是个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2月由于越南在中越边界频频挑衅甚至还袭击我边界居民,为保护当地居民以及惩罚越南军队,我们被迫对越南发动自卫反击战。同年2月到3月,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直插敌人心
4日,在聊城市兴华西路的一个小区里,朱诚仁端坐在沙发上,虽已耳目失聪,可他心中却有一段属于自己的回忆。清明时节,这位91岁的黄埔老兵怀念曾并肩作战的战友。在他心里,能够把这些故事讲出来、流传下去就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