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高洋母亲骂他不得好死 没有想到竟一语成谶

Posted 太后

篇首语:没有道路直接通向成功,我们必须用自己的辛勤与汗水,来凝结这条漫长的道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高洋母亲骂他不得好死 没有想到竟一语成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高洋母亲骂他不得好死 没有想到竟一语成谶

话说这历史上的奇葩皇帝千千万,南北朝硬生生占了一半。前有德宗疑患小儿痴呆,不通俗物就罢了,还不分四季,生活不能自理。后有司马曜,疑是酒仙下世,登上帝位,不忙着练兵强国,反而终日饮酒作乐,最终因醉酒之后胡言乱语而死。不过最挑战人伦底线的还要属高洋,这简直是个狂躁症患者,整天以奸淫杀人为乐。所以当高演继位,众人看这皇帝既不傻也没啥不正常的嗜好,简直要普天同庆。可惜这难得的正常皇帝也有一个不容掩盖的污点,就是他的皇位不是正当得来的,以致连他的母亲都骂他不得好死,谁曾想竟一语成谶。> >大家是不是好奇这事儿的前因后果呢,还要从著名的精神病皇帝——高洋说起。话说这高洋祸害了南北朝子民整整十年才病死,他倒是死得挺爽快,可苦了接手烂摊子的高殷。高殷其人没什么治国的大本事,对阴谋权术玩儿的却不赖。他害怕自己刚登基不能镇得住下面那帮倚老卖老的大臣,又害怕叔父高演权势过重,以后会威胁到自己的皇位,脑子一热就想了个昏招。> >高殷一方面将高演升为太傅,让他总领朝政上的事务,压压底下那帮人的气势,一方面又抬举当时的尚书令杨愔及他那一派的政党,让他们跟高演斗智斗勇,顺道儿也挫挫那些王侯们的士气。你还别说,一开始确实有点用,可随着以杨愔为代表的一方势力越来越大,终于触及了那些王侯公卿的根本利益。这下可是捅了马蜂窝,连太后都觉得这孩子忒不会做人了点儿,更不要说是利益受到最大破坏的,以高演为代表的世家大族,最终两支势力站在了对立面。> >为了自保,也为了心中那点对皇位的贪念,高演在太后半睁眼半闭眼,暧昧不明的态度下联合自己的弟弟和一些党羽发动了政变。成功之后,高演顺利登上皇位,也将尚书令杨愔等人快速处理掉。至于侄儿高殷,高演封其为济南王,让他与他的母亲衣食无忧。高演做决定的时候也很犹豫,不杀高殷相当于放虎归山,后患无穷,自己就是坐在龙椅上也是心有不安。但你若是让他杀了高殷,他还真下不去手。不说高殷与高演血缘关系亲厚,就说娄太后也决计不会让他动手。所以认真权衡,高演选择承担风险,放其一条生路。> >可惜高殷的小日子只过了两年,就有人闲不住出来作妖了。一个自称是高人的术士告诉高演,他昨天晚上闲着无聊看星星,发现这城里居然有两股帝王之气,那意思很明确了,就差说,皇上,有人觊觎您的皇位,想要谋反。高演一听,这还得了,着急忙慌的叫来自己的心腹大臣商量。大臣们一听,不约而同想到了还活着的前任皇帝——高殷。想想也是,这高殷作为前朝皇帝,被篡位了还活得很滋润,着实不科学,纷纷进谏,要求弄死高殷。> >当然,人家不能这么直白的让叔叔和侄儿刀剑相向,只是明示暗示,又言辞恳切的分析这样做的好处。高演先开始还是挺有原则的,他向自己的母亲和高殷的母亲发了誓,绝对不杀高殷,现在才两年,不能食言而肥。可是渐渐地,属于帝王的猜疑成功战胜那少的可怜的亲情,高演向年幼的侄子举起了手中的刀。当然,或许是出于心虚,他向太后隐瞒了事情的真相。> >本以为杀了高殷就能吃得好,睡的香,可高演完全是反的。他开始每天做噩梦,后来发展到不敢睡觉,甚至连饭都不吃。时间一久,铁打的身子也受不住,高演在一次骑马时因神思恍惚而摔下马。听说高演落马重伤,太后急忙前来看望。看见亲娘关心自己,高演很高兴,两个人闲聊起来。这聊着聊着,不知怎地就说起了高殷。面对太后的询问,高演哪有脸说出真相,只能沉默的别开脸。> >太后也是个聪明人,见儿子这副反应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气急败坏之下,竟对着高演说“你竟然连自己侄儿的命都容不下,你一定会不得好死的。”说完也不理会高演的反应,气冲冲地走了。而高演虽能对侄儿下杀手,却对自己的亲娘非常孝顺。如今听到母亲都这样诅咒自己,一时之间既伤心又悔恨,彻底坏了身体,没过多久就去世了。>在他死之前不知出于什么心理,将位子传给了弟弟而不是儿子,并且多次要求高湛承诺不杀自己的儿子。可他也真是天真了,自己都做不到的事居然期望别人能办到。不过高湛比他心里强大许多,不仅杀了自己的侄子,还一点负担都没有。就这样,高湛夺位杀侄,为此甚至被自己的母亲咒骂,最终却不得善终,不知该说因果报应,还是该惋惜南北朝难得正常的君王却死的如此早。

相关参考

李氏当为天子竟然一语成谶 大隋二世而亡

大隋二世而亡和秦朝的情况如出一辙,隋朝时期还曾出过一条李氏当为天子的谶语,没想到最后真的一语成谶。公元614年,有一个叫安伽陁的方士给隋炀帝上书,说现在各地都在流行一则谶语,这个谶语的内容是“李氏当为

历史人物 没成想竟然一语成谶

他是咏春拳的创立者、李小龙的师父,他的成就不在霍元甲之下。要不是近期甄子丹主演的电影《叶问》热映,恐怕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个名字。其实,叶问的故事并不比黄飞鸿他们平淡。他曾当街与军阀较量,以大拇指把对方的

历史典故 一语成谶

一语成谶  《从缺》  「谶」是方士把一些自然界的偶然现象作为天命的征兆编造出来的隐语或预言。  「谶」的记载,以《史记。赵世家》所载秦穆公时的「秦谶」为最早,一说此事出于后人依托,不足据,当以《史记

一语成谶预测王朝命运 魏明帝的毒舌原配

一个少妇的一句气话,如先知一般,精准地预测了一个王朝的命运。这听起来似乎天方夜谭,然而并非虚构。此女名不见经传,只知道她姓虞,乃魏明帝曹睿的原配,生平事迹不详,唯独这句气话,被史家郑重地记录了下来,可

一语成谶预测王朝命运 魏明帝的毒舌原配

一个少妇的一句气话,如先知一般,精准地预测了一个王朝的命运。这听起来似乎天方夜谭,然而并非虚构。此女名不见经传,只知道她姓虞,乃魏明帝曹睿的原配,生平事迹不详,唯独这句气话,被史家郑重地记录了下来,可

历史秘闻 谁能罗列几个有名的一语成谶的典故

ps:希望采纳谢谢!‍  1.军事家,蒋百里1936年底,蒋百里从欧洲考察军事回国,飞赴西安向蒋介石汇报,他对蒋说:“我刚从国外考察回来,消息比较灵通。目前日本海军和陆军为侵华而互相争功,日本天皇已秘

两度为相却遭奸臣所害一语成谶 北宋名相

北宋时期曾经有过一位著名的宰相,他的一生以刚直不阿而著称,在宋朝最为繁荣的时期正是因为有这位宰相,他曾经为北宋立下汗马功劳最后却惨死于自己的吟诗预言,这位名相就是寇准。寇准出生于北宋的一个名门望族,他

大将就怕犯地名 这5个地名一语成谶 断送一代骁勇战将

从古到今,民间一直都有「”大将怕犯地名”之说,比如,三国时期与诸葛亮齐名的庞统死于落凤坡,偏偏庞统号「”凤雏”;戴笠乘坐的飞机失事,撞毁在南京郊区「”戴山”,飞机残骸掉落于「”困雨沟”,偏偏戴笠姓「”

此人杀人无数,被老师一语成谶,遭部下13枪打死,死前留下十二字

正所谓天高皇帝远,清末中国首都在北京,因此清政府对北方的控制力较强,而对南方各省控制力比较弱,尤其是两广地区,因此后来辛亥革命爆发之后,广东毫无疑问成为了革命党的根据地。而革命党占据广东之后,在潮州处

韩愈一语成谶,信佛的皇帝短命,迎佛骨的唐宪宗第二年就暴亡

两汉之际,佛教传到中国,开始只在少数百姓中流传。汉亡以后,魏晋南北朝混乱时期,佛教得到广泛流传。中唐时代,是佛教鼎盛时期,与中国本土的道教、儒学并称"三教",互相争立,形成鼎足之势。佛教盛行后,数量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