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为什么说陈廷敬是唯一值得康熙信任,也是最离不开的人

Posted 康熙

篇首语:贪婪是最真实的贫穷,满足是最真实的财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为什么说陈廷敬是唯一值得康熙信任,也是最离不开的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为什么说陈廷敬是唯一值得康熙信任,也是最离不开的人

大臣-陈廷敬。他不同于明珠的油滑机智,也不同于索额图的老谋深算。他在这部剧中戏份不多,但是每次出场总是能给人带来一股极强的正能量,让人不由得为之振奋,同时,他在所有的朝廷大臣中,也是康熙为数不多可以推心置腹的一位大臣。>>在《康熙王朝》中,陈廷敬一开始出场是在灭鳌拜,那时康熙还未亲政,陈廷敬就已经作为康熙为数不多的心腹,来与鳌拜的党徒作斗争。陈廷敬每次在朝廷的发言都能令整个朝廷振聋发聩,要拥护康熙亲政的时候,陈廷敬不畏权势支持皇帝亲政:“皇上大婚已过,按大清律例,该召集天下,皇上亲政乃众臣所归,万民所愿”。细细品来,再和其他大臣比较,陈廷敬的言辞中是唯一不带有谄媚和其他感情色彩,言语平平,不如其他官员有着更多情绪的渲染,但完全是处于对朝政的尊重和皇帝的忠心。由此可见陈廷敬的立场是坚定的:就是拥护皇上,初心也是很纯粹:就是稳定朝纲。>灭完鳌拜就是平定三藩,这一部分应该是陈廷敬在整个电视中最出彩的一部分,他当时掌管户部,事无巨细,对自己本职工作做的相当到位,更深知三藩对国家和百姓的危害,不顾其他大臣的脸色和反对,坚决拥护撤藩。并当朝立军令状承诺筹措军饷。在朝堂上的与索额图的对话更是令人拍案称绝,索额图质问陈廷敬,去年地震垮了后宫,太皇太后要修宫殿,为什么他那时候说没钱。陈廷敬眼睛看都不看索额图,义正言辞的像康熙禀明:“如果皇上此刻要筑宫殿,臣还是说没钱,如若要整顿军备,臣就是挖地三尺,也要挖出银子来!” 当时康熙听完之后,笑的真是乐呵呵的,马上赏了陈廷敬黄马褂。有这样的臣子,这样的为人,真是大清之福,康熙之幸运。我相信不止的康熙心里高兴,观众们看了之后心里都会为他竖起大拇指。这样的人,正气冲天又不会扎人,心中的正义如皓月一般,人人可见,无怪康熙会把自己的身家性命托付给他。>>陈廷敬的办事能力也是相当了得,我认为他的政务能力要高于明珠和索额图的,在私下商议灭鳌拜之时,陈廷敬表示:“鳌拜虽有司马昭之心,但要数说他叛逆的实际,却也不多,骤而杀之,定会朝纲大乱,还是要设法拿下活口,审明实据,昭告天下,再予明正典刑方是上策”。对任何人,他都能保持一种客观公正的大局观,最后毫无疑问,鳌拜的下场正是当夜陈廷敬所言,有理有据,一针见血,稳妥可行。包括在后面剿灭葛尔丹,急需押运粮草,面对索额图以国库无粮的阻挠,陈廷敬直接指出东平官仓有粮,可先行押送,并且不忘提醒张廷玉需要索额图的批条才可开仓放粮,真的可谓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没有任何多余的枝结,做事滴水不漏,不给索额图任何耍滑头的机会。>正是基于陈廷敬的人品和能力,康熙才对陈廷敬表现出了一种不同于任何大臣的信任,在收复台湾的时候,索额图的手下为护主,扣押了兵部的三道急疏。康熙知道后大怒,唯一留下陈廷敬一人,将此事吩咐下去,交给陈廷敬去办。因为他了解陈廷敬的人品,也深知在整个朝廷中,只有陈廷敬不参与任何党派,不属于任何体系。包括后来,陈廷敬要求自己去台湾督战,康熙对陈廷敬说:“你年事以高,还是留在上书房吧,朕离不开你”,几句淡淡的话语,已经不是简单的心腹大臣可以形容的了。>>陈廷敬正是凭着自己的卓越的人品和办事才能,陈廷敬才能和明珠索额图坐到同一个位置之上,也正是因为他心里只有国家,所以才能不被任何一派拉拢过去。他不同于明珠之滑,索额图之奸,陈廷敬表现出的,完全是一种老成谨慎,正直清廉的正面形象。想起陈廷敬,不由得就想起周培公和姚启圣。周培公才华横溢,为大清立下不世之功,但是遭到满朝的弹劾,最后不得已被发往盛京。姚启圣比周培公要聪明油滑,但是也一直处在和整个朝廷顶牛的状态,三起三落,连康熙都想杀而未能杀之。从康熙与周培公、姚启圣、陈廷敬的关系也能看出来这种结局的不同。陈廷敬从始至终都是心怀国家,做事有原则,每次有他的存在都会让人心生正义,安全感倍增,康熙在心里恐怕都以之为榜样和标杆,别人想要诽谤他恐怕只会自取欺辱。>最后看到这样一句话,可能评价陈廷敬最合适:清官多酷,陈廷敬是清官,却宅心仁厚;好官多庸,陈廷敬是好官,却精明强干;能官多专,陈廷敬是能官,却从善如流;德官多懦,陈廷敬是德官,却不乏铁腕。

相关参考

康熙最信任的人 陈廷敬

陈廷敬(1639年―1712年),字子端,号说岩,晚号午亭,清代泽州府阳城(山西晋城市阳城县)人。顺治十五年(1658年)进士,后改为庶吉士。初名敬,因同科考取有同名者,故由朝廷给他上“廷”字,改为廷

康熙最信任的人 陈廷敬

陈廷敬(1639年―1712年),字子端,号说岩,晚号午亭,清代泽州府阳城(山西晋城市阳城县)人。顺治十五年(1658年)进士,后改为庶吉士。初名敬,因同科考取有同名者,故由朝廷给他上“廷”字,改为廷

大清相国陈廷敬简介 陈廷敬是怎么死的?

  陈廷敬是清朝著名学者,一生著述颇丰,是《康熙字典》的总修官。他在清朝备受重用,一生升迁二十八次,最后位至宰相。  陈廷敬,字子端,号说岩,晚号午亭,崇祯十二年的时候在泽州府阳城(山西晋城市阳城县北

康熙向陈廷敬借钱

康熙向陈廷敬借钱?陈廷敬是个怎样的人?  康熙是清朝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后世甚至有人赞誉他为千古一帝。看他一生的功绩,年幼登基,少时亲政,铲除权臣鳌拜,收复台湾、平定三藩,保卫雅克萨等等。  康熙的功

历史人物 大清相国陈廷敬简介 陈廷敬是怎么死的

  陈廷敬是清朝著名学者,一生著述颇丰,是《康熙字典》的总修官。他在清朝备受重用,一生升迁二十八次,最后位至宰相。  陈廷敬,字子端,号说岩,晚号午亭,崇祯十二年的时候在泽州府阳城(山西晋城市阳城县北

历史人物 清官能臣陈廷敬,确实是特别为康熙帝所器重吗

1>陈廷敬是一个著名的清官能臣,深得康熙帝的信任。康熙四十九年十一月,陈廷敬因耳疾乞休,被允准。没过半年,康熙帝又将他召回入值南书房。>十个月后,陈廷敬病逝,康熙帝派皇三子、诚亲王胤祉率大臣侍卫前往奠

如何评价《康熙字典》总裁官陈廷敬?陈廷敬的为政举措!

  陈廷敬是清朝官员,著名的诗人,同时也是康熙帝的老师。他生于公元1639年,去世于公元1712年,字子端,号说岩,原名陈敬,因为进士及第时,榜上有两个“陈敬”,所以顺治帝为他

历史人物 清朝陈廷敬简介 陈廷敬和明珠 陈廷敬是正一品官吗 陈廷敬放现在是什么官

中文名:陈廷敬别名:陈敬,陈子端,陈说巖国籍:中国清朝民族:汉族出生地:泽州府阳城(今山西晋城市阳城县)出生日期:1638年(明思宗崇祯十一年)逝世日期:1712年(康熙五十一年)职业:文渊阁大学士、

陈廷敬简介,陈廷敬是怎么死的?

陈廷敬简介,陈廷敬是怎么死的?  陈廷敬(1639年―1712年),字子端,号说岩,晚号午亭,清代泽州府阳城(山西晋城市阳城县)人。顺治十五年(1658年)进士,后改为庶吉士。初名敬,因同科考取有同名

于成龙陈廷敬什么关系 于成龙和陈廷敬是同学

  陈廷敬  陈廷敬历任文渊阁大学士、工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职,他擅长诗文,平生勤于写作,几无搁笔,帝夸其“拟诸姚房李杜”,但其文学创作也颇有局限性。  于成龙陈廷敬什么关系于成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