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康熙字典》总裁官陈廷敬?陈廷敬的为政举措!
Posted
篇首语:惜时专心苦读是做学问的一个好方法。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如何评价《康熙字典》总裁官陈廷敬?陈廷敬的为政举措!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如何评价《康熙字典》总裁官陈廷敬?陈廷敬的为政举措!
陈廷敬是清朝官员,著名的诗人,同时也是康熙帝的老师。他生于公元1639年,去世于公元1712年,字子端,号说岩,原名陈敬,因为进士及第时,榜上有两个“陈敬”,所以顺治帝为他改名陈廷敬。
清顺治十五年中进士,改庶吉士,历任经筵讲官,《康熙字典》的总裁官,工部尚书、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刑部尚书、吏部尚书。
陈廷敬为官清正廉洁,曾经多次上书批判当时贪污行贿成风的官场风气,并向康熙帝建议提倡节俭,反对奢靡,杜绝贪污,得到康熙帝的采纳。在抨击贪污之前,他本人就一直坚守廉洁。不管官做到多大,都严格约束家人,严纪律人。
陈廷敬刚刚当上吏部尚书,就对家人下了死命令。以后但凡有贪污行贿,想要走后门之人前来求见,通通都要将他拦在门外,决不允许这样的人进门。到礼部尚书任上时,就对部下点明,若有部署请求委托之事,都需要断绝,这个规矩从我这儿开始。
扬州八怪的金农赞曰:“独持清德道弥尊,半饱遗风在菜根。”
陈廷敬为官之时,上书的某些建议和得到推行的政策,都针对当时国家出现的一些问题。
清朝当时在铸造铜钱之时,时轻时重,不稳定。而当时有私商,抓住这个特点,经常会铜钱私自熔掉,得出铜,以此获取私利。针对这个问题,陈廷敬于是上书请求朝廷以后铸钱,取轻最好,停收采铜税,以增加铜源,杜绝毁钱铸铜的现象,维护币制稳定。
陈廷敬曾建言:总督巡抚的职责在于考察和指导吏员,这样做才能使百姓长期安定下来,并不是让吏员只明察于理事,尽自己的职责就够了。但是也应该针对总督巡抚进行考察,选取廉洁清明的官员担任,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公正为民。
除了廉洁奉公,受到康熙帝重用,成为国之栋梁之外。陈廷敬在文学上也有一定的成就,不过可能因为他本人的精力都放在了官场上,所以并不在乎文学上是否有名声,因此后世对陈廷敬的认识大多都是在政治上的。
陈廷敬本人在任职期间,担任了《三朝圣训》,《政治训典》,《方略》,《大清一统志》,《明史》等书总裁。在值任经筵之时,又有《三礼指要》,《老姥掌游记》,《午亭文编》,《陈说岩诗》等、除了这些之外,陈廷敬还是《康熙字典》的总修官。
《康熙字典》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对于中国文化的延续有着重要的意义。这类国家性辞典,标准书的编修,非真正有才之人不能胜任。陈廷敬能脱颖而出,成为总修官,本就证明了他的才能。
除了书文之外,陈廷敬还写得一手好诗。他的诗受到康熙帝的大肆赞扬,甚至还曾经专门写过一首诗,评价陈廷敬的诗歌。
《览〈皇亲文颖〉内大学士陈廷敬作各体诗,清雅醇厚,非集字累句之初学所能窥也。故作五言近体一律,以表风度》,康熙这首诗是专门写给陈廷敬的。不看内容,就只看诗名,就已经可以看出康熙帝对陈廷敬的欣赏了。
陈廷敬去世之后,康熙帝作挽诗悼之:“世传诗赋重,名在独遗荣。去岁伤元辅,连年痛大羹。朝恩葵忠励,国典玉衡平。儒雅空阶叹,长嗟光润生。”
相关参考
陈廷敬为政清廉,为官时深受康熙重任,不仅博览群书甚有远见,于朝政之事颇有见解,久居官场,甚知隐忍之重。在文学上具有多部书籍和写过很多诗,对文学有一定的影响,且在政治事业上颇有成就,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关...
陈廷敬为清代名士,因考取进士入宫为官,曾任经筵讲官,工部、吏部、刑部、户部尚书,与儿子一起编修《康熙字典》,为人正直忠义,所具文学底蕴深厚,著有《午亭文编》等广为流传,在文坛上具有一定影响。1639
陈廷敬为清代名士,因考取进士入宫为官,曾任经筵讲官,工部、吏部、刑部、户部尚书,与儿子一起编修《康熙字典》,为人正直忠义,所具文学底蕴深厚,著有《午亭文编》等广为流传,在文坛上具有一定影响。1639
《一代名相陈廷敬》是于2018年9月10号在央视八套开播的清朝古装电视剧,该剧讲述了清朝康熙年间,正直铁面无私的清官陈廷敬坐上相位,经历众多磨难整顿吏治的故事。 剧中主人
《一代名相陈廷敬》陈廷敬的家世怎么样?陈廷敬有哪些优秀的后人?
《一代名相陈廷敬》讲述了帝师陈廷敬惩奸除恶的故事,剧中的陈廷敬智谋过人,每每遇到危机最后都能化险为夷,最后惩治了很多贪官污吏,还让康熙识破了权臣纳兰明珠的真面目,铲除了明珠在朝堂的势力
陈廷敬后人陈廷敬为清朝名士,曾为康熙皇帝器重,在官位数十载,严守克己,尽心尽力,深受好评。陈廷敬十分有才华,还对能人十分重视,常举荐有识之士。康熙帝对陈廷敬的评价是“宽大老成,几近完人”,陈廷敬逝世时
陈廷敬原名陈敬,以弱冠之年得科举进士,获朝廷重视。因与同年科考士子顺天通州陈敬同名,顺治赐名廷敬,并授以庶吉士一职委以重用。庶吉士负责替皇帝起草诏书,除此以外更是对天子有授业解惑之责,将来有极大的几率
陈廷敬原名陈敬,以弱冠之年得科举进士,获朝廷重视。因与同年科考士子顺天通州陈敬同名,顺治赐名廷敬,并授以庶吉士一职委以重用。庶吉士负责替皇帝起草诏书,除此以外更是对天子有授业解惑之责,将来有极大的几率
雍正时期的陈廷敬的后人皇城陈氏进士表皇城陈氏举人表陈廷敬(1638年12月31日―1712年5月23日),字子端,号说岩,晚号午亭,山西泽州府阳城(今山西晋城市阳城县)人,清代大臣、学者。初名敬,因同
陈廷敬,汉族,清代名臣,入仕五十三年。历任经筵讲官(康熙帝的老师),《康熙字典》的总裁官,工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吏部尚书。陈廷敬工诗文,器识高远,文词渊雅,有五十卷《午亭文编》收入《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