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梁漱溟的后人 梁漱溟是个怎样的人

Posted 历史人物

篇首语: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梁漱溟的后人 梁漱溟是个怎样的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梁漱溟的后人 梁漱溟是个怎样的人

梁漱溟 梁漱溟先生是我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被誉为国学大师、“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最后一个士大夫”。他一生研究国学、佛学、人生和社会问题,深受泰州学派的影响,一生著述颇丰,代表作有《中国文化要义》、《中国人》、《人心与人生》等,世人对他的评价也是非常之高。 梁漱溟的后人 >梁漱溟家人>梁漱溟一生结过两次婚,发妻黄靖贤和第二任妻子陈树芬。1921年,梁漱溟与黄靖贤结婚,生有二子梁培宽和梁培恕。>长子梁培宽,1925年生于北京,毕业于勉仁中学,1947年秋又进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1950年夏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系,之后进入北京大学生物系。毕业后留北大任助教,后调国家科委政策研究室工作,退休后从事梁漱溟文稿的编辑出版和研究工作。>次子梁培恕,1928年生于广州,后在山东人民广播电台担任编辑、人民日报社国际部、黑龙江安达日报社等。文革结束后分配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苏联研究所,1984年调美国研究所。离休后从事梁漱溟文稿的编辑、出版和研究工作。>梁漱溟是个怎样的人 >梁漱溟>马歇尔曾评价道:“在梁漱溟身上看见了甘地。”>学者林毓生这样说:“梁漱溟与鲁迅是20世纪中国最有创造力的思想家。梁漱溟领导的乡村建设运动,是构思宏大的社会改造试验,尝试将西方现代化的优点与中国文化的优点融合起来,为此进行了积极而可贵的探索。”>《人民日报》曾评论他:“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毛泽东选集》中曾评价他:在梁漱溟看来,点头承认他是正确的,这就叫有“雅量”;不承认他是正确的,那就叫没有“雅量”。那样的“雅量”,我们大概不会有。但是,我们这一点“雅量”还是有的:你梁漱溟的政协委员还可以继续当下去。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梁漱溟简介

  梁漱溟简介:梁漱溟是谁?梁漱溟梁漱溟(1893—1988)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著名学者、国学大师,主要研究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

历史人物 梁漱溟简介

  梁漱溟简介:梁漱溟是谁?梁漱溟梁漱溟(1893—1988)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著名学者、国学大师,主要研究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

大师梁漱溟的两度婚恋 第一任夫人气度如同男子

年轻的梁漱溟一心向佛,无意于婚姻和家庭。直至其加入北大,开始在知识分子圈中活动,不免有了争强好胜的世俗心,出家为僧的想法越来越淡。于是其友人伍观淇就将自己的妻妹介绍给了梁漱溟。这就是梁漱溟第一位太太黄

人物志 梁漱溟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梁漱溟,原名焕鼎,字寿铭。广西桂林人,1893年10月18日(清光绪十九年九月九日)生于北京。梁漱溟幼时受封建教育。1898年,入中西小学堂就读,开始接触西方文化,1900年,转入北京南横街公立小学堂

历史人物 思想家、哲学家、国学大师梁漱溟简介

近代人物中文名:梁漱溟外文名:LiangShuming别名:焕鼎、寿铭、寿名、瘦民国籍:中国民族:蒙古族出生地:北京出生日期:公元1893年10月18日逝世日期:公元1988年6月23日职业:思想家、

儒家思想在近代是怎样发展的 儒家思想的发展

儒家学说在近现代以来的新发展就是新儒学,新儒学又称新儒家,是近代西方文明输入中国以后,在中西文明碰撞交融条件下产生的新的儒家学派。狭义的新儒学,是指梁漱溟、张君励、熊十力等人所提倡的新儒学。广义的新儒

历史秘闻 你没有逻辑,只会胡扯

梁漱溟  梁漱溟与毛泽东同岁,1918年,梁漱溟是北大著名的讲师,毛泽东是寄人篱下,默默无闻的图书管理员。1924年,梁漱溟辞去了北大的教职,辗转全国开展乡村建设。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山东的

历史人物 牟宗三为何公开否认是胡适的弟子 牟宗三为什么与梁漱溟绝交

牟宗三牟宗三的思想深受熊十力影响,他创造性提出“智的直觉”,以良知坎陷说,开创儒家新外王。牟宗三被誉为当代新儒家的代表,以及当时最富原创性与影响力的哲学家,甚至有人给予了他“你可以超过他,却不可以绕过

历史人物 牟宗三为何公开否认是胡适的弟子 牟宗三为什么与梁漱溟绝交

牟宗三牟宗三的思想深受熊十力影响,他创造性提出“智的直觉”,以良知坎陷说,开创儒家新外王。牟宗三被誉为当代新儒家的代表,以及当时最富原创性与影响力的哲学家,甚至有人给予了他“你可以超过他,却不可以绕过

名人就是架子大,梁漱溟之父三次求见梁启超,竟都被拒之门外

作者:金满楼伪造古瓮晚清大臣张之洞某次琉璃厂闲逛,在一古董店庭中发现一巨瓮,形制奇诡,古色斓斑,瓮之四周皆为篆籀文。张之洞惊为神物,遂向店主问价。店主云:此系某官家故物,只作摆设,并不出售。张为之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