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瞿秋白的母亲为何自杀

Posted 母亲

篇首语: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瞿秋白的母亲为何自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瞿秋白的母亲为何自杀

瞿秋白的母亲姓金,名璇,字衡玉,所以,有些书里称她“金璇”,还有些书称她“金衡玉”。1875年9月27日,金璇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在家接受良好的教育。23岁时,她嫁到瞿家,承担起主持家政的责任。瞿秋白是她的第一个孩子。>1916年2月7日晚,金璇剥下红火柴头,用桃花纸包成小丸,伴着虎骨酒吞服下去,直到第2天凌晨,才被她的丈夫发现。正值年节,医院停诊,好不容易从别处请来一个外科郎中,也无济于事。当日下午6点左右,她停止了呼吸,终年41岁。>>因忍耐不了贫穷而自杀?>瞿秋白母亲金璇的祖父金葆仁曾经担任过安徽旌德令,后病逝于湖北襄阳,而金葆仁有一位堂兄名叫金国琛,曾在清光绪元年出任广东按察使。金璇的父亲金心芗也跟随他的这位做高官的伯父去了广东。1879年,金国琛在广东按察使任上病故。不久,失去靠山的金心芗也从广东回到江阴。因住宅破旧狭小,金国琛的孙子金翰如,便邀请族叔金心芗全家到金国琛生前苦心营造的贤庄乐在堂居住。金翰如是当地一位体面的乡绅,担任十乡总董一职,他的夫人正是瞿秋白父亲瞿世玮的大姐。而为瞿秋白父母做媒的也是金翰如。>瞿秋白的父亲瞿世玮生于1875年3月13日,字稚彬,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画家。因在同辈的叔伯弟兄中排行老七,所以在家里他被称为“七少爷”,外边的人们尊称他“瞿七爷”。瞿家祖居湖北黄梅,宋代南迁至今天的江苏常熟,明中叶,才迁至江苏常州居住。瞿世玮的祖父瞿锡保,是道光年间的举人,瞿世玮的叔父瞿赓甫是同治年间的举人,曾在湖北为官30余年,1898年升任湖北按察使、布政使。瞿世玮的父亲瞿贞甫跟随哥哥瞿赓甫担任文案,后来,清朝政府授给他一个“奉政大夫”的五品官衔。1882年3月12日,瞿世玮的父亲暴病身亡,叔父瞿赓甫就把瞿世玮接到湖北官署内住过一段时间。因为瞿赓甫长期在湖北做官,宦囊丰满,就在老家常州大兴土木,建造了豪华的住宅八桂堂。但瞿赓甫的家眷都随他在湖北任所,八桂堂造就以后,就让瞿世玮照料。1897年,瞿世玮和母亲搬到八桂堂居住,瞿赓甫还为瞿世玮花钱捐了一个 “国学生,浙江候补盐大使”的虚衔,以求得体面。>1898年初,金璇与瞿世玮二人成亲,金心芗为宝贝女儿准备了很多嫁奁,还有一名婢女作为陪嫁。婚后几年,瞿世玮夫妇共生养了6男2女,但后来活下来的只有6个。此时的瞿世玮一家人没有一分土地,也没有正式的工作,居住在叔父瞿赓甫的八桂堂里,生活不易。瞿世玮的大哥瞿世琥,在清朝末年先后担任浙江省桐乡、山阴、常山等县知县,由于瞿世玮在家侍奉母亲,因此瞿世琥每月会寄回一些钱,这成为了瞿世玮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1903年7月,在湖北做官多年的叔父瞿赓甫去世了,瞿赓甫的家眷带着灵柩回到常州八桂堂。瞿世玮只得同母亲庄氏、妻子金璇和年幼的儿子瞿秋白、瞿云白,从八桂堂搬出。后来,金璇认为丈夫正值壮年,应该出去做事,以维持家里的固定收入。她在征得大哥瞿世琥同意之后,于1913年秋天,把母亲庄氏送到杭州瞿世琥家里。将母亲安顿好了之后,瞿世玮来到湖北黄陂姐夫家管账。不久,大哥瞿世琥因为为官清正,无意向上司行贿阿谀,被罢了官,经济一时拮据,还要兼养母亲庄氏,所以就不再往弟弟瞿世玮家寄钱了。这样一来,瞿世玮一家便失去了主要的经济来源。瞿世玮一家人的生活举步维艰。>在瞿秋白12岁那年,瞿世玮一家受尽族人的白眼和冷遇,只好搬到瞿氏宗祠居住。到了1914年,全家8口人的生活全靠借债勉强维持,借据日积月累,只增无减。瞿秋白的母亲每天被债主们逼得痛苦不堪,曾伤心地说:“要等到我70岁,才能还清这些债啊!”1916年1月28日,瞿世玮两手空空地从湖北回来,金璇见了,唯有叹息而已。她偷偷让次子瞿云白买回一盒红头火柴,还告诉瞿云白不要告诉任何人。几天后,她便自杀了。>>1920年秋,北京的《晨报》、上海的《时事新报》为了直接采访、报道世界各国的大事,决定向英、美、俄诸国派出一批驻外记者。因为瞿秋白在外交部办的俄文专修馆学习过,而且精通俄文,还翻译过不少俄国文学作品,瞿秋白被选中赴苏俄采访。在“饿乡”之称的俄国,瞿秋白写下了《饿乡纪程》等不朽之作,他在《饿乡纪程》中写道:“我家因社会地位的根本动摇,随着时代的潮流,真正的破产了。‘穷’不是偶然的,虽然因家族制的维系,亲戚相维持,也只如万丈波涛中的破船,其中名说是同舟共济的人,仪只能有牵衣悲泣的哀情,抱头痛哭的下策,谁救得谁呢?我母亲已经为‘穷’所驱逐出宇宙之外,我父亲也只是这‘穷’的遗物。”所以,多数学者以此认为,瞿秋白的母亲出生在生活富裕的官宦人家,最终因忍耐不了贫穷才走上自杀之路的。>>因封建家族里的人际关系而自杀?>瞿秋白的大妹妹瞿轶群在《母亲之死》一文中认为母亲是因为封建家族里的人际关系而自杀。>瞿轶群以女人的细心对母亲自杀的原因进行了记述:“在1913年秋天,就把祖母送到杭州四伯父家。祖母对此大为不满,她不愿离开常州故土。在常州摇向杭州的小船上,祖母大骂母亲不贤不孝。这顶帽子在当时是够沉重的。”“父亲把祖母送到杭州以后,就在1913年下半年去湖北黄陂二姑母家管账,月俸大约不到30元。事情明摆着,把祖母送杭州这个主意,经济上是失算的,道义上受到了非议,母亲为此受着莫名的委屈。”“祖母到杭州过了两年左右,病情加重,在1915年阴历九月初二去世。噩耗传来,母亲捧着祖母的遗照痛哭了一场,她哭的是前年送婆婆赴杭州,船上拜别竟成永诀;她哭自己辛苦服侍病中的婆婆16年,悔不该在最后的两年里把她送走,以致功亏一篑,反招来了非议,她也哭一家生计无着,前途茫茫。”“1915年春,在常州府中学堂(即江苏第五中学)读书的哥哥,只差一年就要毕业,因为缴不起学费而辍学了。瞿秋白聪明好学,父母原把中兴家业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他是父母最疼爱的儿子,弟妹们也尊重他。他的失学,似乎在家里发生了一次地震,对母亲来说,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幻灭。”>所以,“在重重困境之中,母亲的心绪日渐消沉,精神上的痛苦无法解脱。由此她就萌发了自动脱离这人间苦海的念头。”瞿秋白的大弟弟瞿云白,于1950年5月20日在《自传》中写道:“祖母在杭去世,我母备受亲戚评责,受刺激甚深。”最终“服毒自杀”。瞿秋白在《饿乡纪程》中也有一段话:“家庭中的分子,兄弟,父子,姑嫂,叔伯——因经济利益的冲突,家庭维系——夫妻情爱关系——的不牢固,都面面相觑戴着孔教的假面具,背地里嫉恨怨诽诅咒毒害,无所不至。‘人与人的关系’已在我心中成了一绝大的问题。”当年,瞿世玮为妻子主持了丧事,还为妻子送了一幅挽联,其中的半联原来是“受尽讥谗全大局”,后因怕得罪亲友,改成“受尽饥寒全大局”。由此可见,金旋的确是因为封建家族里的人际关系而自杀的,人言可畏,饱读诗书的金璇在众人不孝的指责声中,最终自杀了。>瞿秋白的母亲入殓后,因为一直无钱买地安葬,灵柩放在祠堂东侧屋内达10多年。直到1930年之前,当地有关方面才将瞿秋白母亲的遗体搬到常州东郊乱坟堆里埋葬。1949年之后,她的3个儿子瞿秋白、瞿景白、瞿坚白被追认为革命烈士。1962年,在常州市人民政府主持下,由瞿秋白的遗孀杨之华从《瞿秋白文集》稿费中拿出300元作为经费,将瞿秋白母亲坟迁葬到常州西郊公墓,竖了一块墓碑,碑上刻:“瞿秋白烈士母亲金太夫人之墓”,下署“媳杨之华女瞿轶群敬立”。“文化大革命”期间,瞿秋白被冠以“叛徒”的罪名。红卫兵挖掉了位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内的瞿秋白的坟墓,瞿秋白母亲的墓也被夷为了平地。>瞿秋白(1899年1月29日—1935年6月18日),生于江苏常州。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1917年秋考入北京俄文专修馆学习。1922年春,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主编中共中央另一机关刊物《前锋》,参加编辑《向导》。 1925年,先后在中共第四、五、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局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成为中共领袖之一。1927年2月7日,自编《瞿秋白论文集》。1934年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委会委员、人民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教育部部长等职。>1935年2月在福建长汀县被国民党军逮捕,6月18日就义,时年36岁

相关参考

谁是唯一采访列宁并最早向国人展示的中国记者

瞿独伊1921年生于上海,浙江人,曾用名沈晓光,瞿秋白之女。1928年至1941年在苏联生活,随母亲回国被新疆军阀盛世才囚禁,1946年经营救获释,并被分配到新华社工作。1982年离休。1924年11

谁是唯一采访列宁并最早向国人展示的中国记者

瞿独伊1921年生于上海,浙江人,曾用名沈晓光,瞿秋白之女。1928年至1941年在苏联生活,随母亲回国被新疆军阀盛世才囚禁,1946年经营救获释,并被分配到新华社工作。1982年离休。1924年11

中共人物传 瞿秋白人物传,瞿秋白生平事迹,瞿秋白评价

瞿秋白(一)瞿秋白,江苏常州人。生于1899年1月(清光绪二十四年戊戍十二月十八日),牺牲于1935年6月18日。瞿秋白生长在一个破落的仕宦之家。乳名阿双,学名双、霜。中学时改名为爽,字秋白。后以字行

史上最刚烈的母亲,为了让儿子一心匡扶汉室,却自杀身亡

我们对「”岳母刺字”的典故比较熟悉,她是一位有民族大义的母亲。在楚汉战争中,也有这样一位母亲,虽无关民族,但有大义,她为了让儿子一心匡扶汉室,竟然自杀身亡,显得更加决绝和刚烈,也更加悲壮和伟大,他就是

史上最刚烈的母亲,为了让儿子一心匡扶汉室,却自杀身亡

我们对「”岳母刺字”的典故比较熟悉,她是一位有民族大义的母亲。在楚汉战争中,也有这样一位母亲,虽无关民族,但有大义,她为了让儿子一心匡扶汉室,竟然自杀身亡,显得更加决绝和刚烈,也更加悲壮和伟大,他就是

知名人物 瞿秋白的事例,瞿秋白的人物评价

瞿秋白,1899年1月29日出生在江苏常州。1904年就读于私塾。一年之后转入冠英小学。1911年又考入常州府中学堂预科。他勤奋好学,成绩优秀。但由于家境变化,负担不了学习费用,于1914年辍学,但他

历史人物 瞿秋白简介 瞿秋白怎么死的

  瞿秋白简介:瞿秋白(1899——1935),政治家、散文作家、文学评论家,生于江苏常州,祖籍宜兴。他曾两度担任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1935年2月在福建长汀县被国民

枉抛心力作英雄——重温瞿秋白《多余的话》

内容提要:36岁的瞿秋白牺牲了,身后近30年的时间里波澜不惊,随后却哗声一片,一地鸡毛。在瞿秋白的作品中,「”叛徒”这个词汇会被惯常使用,瞿秋白也未曾料到身后会与「”叛徒”为伍。不过,瞿秋白的笔下「”

枉抛心力作英雄——重温瞿秋白《多余的话》

内容提要:36岁的瞿秋白牺牲了,身后近30年的时间里波澜不惊,随后却哗声一片,一地鸡毛。在瞿秋白的作品中,「”叛徒”这个词汇会被惯常使用,瞿秋白也未曾料到身后会与「”叛徒”为伍。不过,瞿秋白的笔下「”

历史百科 瞿秋白临难不屈

瞿秋白临难不屈瞿秋白临难不屈瞿秋白(1899—1935),江苏常州人。他曾两度担任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