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唐朝宰相宇文融人物简介,为什么被贬官

Posted 历史人物

篇首语: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唐朝宰相宇文融人物简介,为什么被贬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唐朝宰相宇文融人物简介,为什么被贬官

宇文融,京兆万年人,明辨有吏干。开元初,拜监察御史,充使搜括户口,奏置劝农判官十人,分行天下,颇扰人不便。进御史中丞,出为魏州刺史。请复九河旧道,开稻田以利人,回易陆运。入为鸿胪卿,兼户部侍郎,转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荐宋璟为右丞相,裴耀卿、许景先为侍郎,甚允朝廷之望。未几罢相,坐事贬严州卒宇文融出身于官僚家庭,其祖父在贞观时期任过尚书右丞,其父后来任过莱州长史。开元初,他担任富平县(今陕西富平县)主簿。京兆尹乾源曜赏识他“明辩有吏干”,推荐他入京任监察御史。>农民流亡问题,到开元时期已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之一。广大农民被沉重的赋役所逼,逃离原籍,有的沦为“浮人”(流民),有的成为地主的佃户,全国的户籍大大减少,严重影响了唐朝廷的财税收入。宇文融在政治上比较精明,他看到了这一社会积弊,也悉知玄宗皇帝正为此所困忧,于是,他便在开元九年(721)正月二十八日上书唐玄宗,建议检括逃户,增加租赋收入。这个提议正中玄宗下怀,玄宗便命他制定检括之法。12天之后,宇文融拟定的括户方针及具体办法被颁行天下。他任推勾使,依据簿籍检括逃户,短期内收到效果,得玄宗赏识,将他从正八品上的监察御史擢为从六品上的兵部员外郎。>>从开元十一年八月起,括户、括田及赋役改革结合进行。宇文融被任命为“勾当租庸地税使”,或称“括地使”。玄宗召宇文融到延英殿,和他讨论了实施的具体措施。次年六月,颁发《置劝农使诏》,申明对编户后的流民免征正税,授权宇文融巡行州县可以便宜从事。他顺应广大流民的呼声,提出六年起科(即对新附籍客户免征六年赋调,轻税入官,一年少收一千文杂徭钱),奏玄宗批准执行。当他宣布这项政策时,“老幼欣跃,惟令是从”,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宇文融自己精明能干,且善于知人善任。他前后任用29名劝农判官,多是干练人才,使括户括田、客户附籍和赋役改革在短时期内取得显著成效,使编户增加80万户到百万户,为全国户数1/10,使税收增加了1/10,农业生产得到发展,取得了“流户大来”和“王田载理”的双重效果。玄宗把宇文融擢为正四品下的户部侍郎(注:新、旧唐书均为御史中丞),赋予他独立行事的权力,可以直接向州县发号施令。史籍记载,当时“事无巨细,先上劝农使,而后上台省,台省须其意,乃行下”。(注:《新唐书·宇文融传》)当时规定,农忙季节各州县要免去一切劳役,让农民专力收获农作物;对于逃亡又重新回归原籍的流民,地方官府要派员去安抚,给他们提供从事生产的条件等等。这对推动农业生产起到积极的作用。>宇文融得玄宗宠信,但中书令张说素恶他的为人,又恐其权重,因有意压抑他。宇文融的奏议,多被张说反驳。于是宇文融联合御史大夫崔隐甫在开元十四年(726)劾奏张说“引术士王庆则夜祠祷解,其亲吏市权招贿”等罪状,玄宗罢张说知政事,命有司审讯。审无结果,张说获释。次年二月,三人彼此攻击,朝廷不安。玄宗知宇文融并非真正履行职责,而是闹朋党之争,便令张说致仕,崔隐甫离任归家,宇文融出任魏州(治所在今河北大名县北)刺史。这年八月,黄河在魏州决口(黄河故道),造成洪灾,玄宗诏授宇文融为河北道宣抚使,充河南北沟渠堤堰决九河使,负责赈灾及漕运事务。他上表请用《禹贡》九河旧道,开稻田以利人,并回易陆运本钱,官收其利。>开元十六年(728),调入朝担任鸿胪卿,兼户部侍郎。次年六月,拜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当了宰相。他很有抱负,又善于选拔人才,推荐宋璟任右丞相,裴耀卿任户部侍郎,许景先为工部侍郎,均被认为是知人善任。但他仍常引故旧宾客晨夕欢饮,结纳朋党;又性急多言,处事不慎,排斥不同意见,树立的对立面较多。在相位99天,就被牵涉到殿中侍御史李宙劾信安王李祎的案件中去,遭罢相,贬为汝州刺史。>宇文融被贬之后,朝廷财政困难,玄宗又思宇文融之功,责怪宰相裴光庭说:“卿等皆言融之恶,朕既贬之矣,今国用不足,将若之何?卿等何以佐朕?”(注:《资治通鉴》213卷开元十七年十月条)裴光庭恐玄宗再召回宇文融,便指使御史劾宇文融的儿子贪赃受贿,致玄宗将宇文融再贬平乐县(今广西平乐县)尉。开元十八年(730),司农少卿蒋岑举劾奏宇文融在汴州时贪污官钱巨万,再被流配崖州(在今海南省三亚)。他连遭打击,身患重病,死于去崖州途中。追赠台州刺史。>个人作品>《全唐诗》收录有宇文融的诗作一首:《奉和圣制左丞相说右丞相璟太子少傅乾曜同日上官命宴东堂赐诗》。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宋朝宰相张浚被贬官,离开时带了好几个大箱子,打开一看竟是...

《儒林外史》中有一句很经典的话“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不过其中的“清知府”并不是说清朝的知府,而是指清廉的知府。也就是说古代的知府就算是还算蛮清廉的,3年下来也可以随便捞上10万两银子。清朝的时候

历史人物 韦贯之简介_新唐书韦贯之原文及翻译_韦贯之,名纯_为什么被贬官

本名:韦纯字号:字贯之、一字正理民族族群:汉族主要作品:《韦贯之集》官职: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韦贯之–唐朝宰相  韦纯年轻时中进士,唐德宗贞元(785年-805年)初年登贤良科,被授校书郎。任满后,转长

唐朝 宇文融生平简介?宇文融历史评价?

宇文融宇文融,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于官宦家庭,祖父宇文节在贞观时期担任尚书左丞,深得唐太宗的信任。一次,唐太宗曾对宇文节说:“我所以一直没有任命尚书左右仆射这一重要职务,正因为你在该省任职。

宇文融简介 他的功绩?

   宇文融,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长安县)人。文融出身于官僚家庭,其祖父在贞观时期任过尚书右丞,其父后来任过莱州长史。可以说,宇文融的仕途是走得很顺利的。   在当宰相的时候,还

历史人物 唐朝大臣宇文融 救人活国其利博哉

宇文融是一个很聪明、很有办法、也很能干的人。开元初年,他经过几次升迁,做到富平主簿的官,不久又当了监察御史,有了直接向皇帝提出建议的机会。>宇文融大胆地向玄宗建议,派人检查伪报的虚假户口,把藏匿不报的

历史人物 宇文融简介 他的功绩

   宇文融,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长安县)人。文融出身于官僚家庭,其祖父在贞观时期任过尚书右丞,其父后来任过莱州长史。可以说,宇文融的仕途是走得很顺利的。   在当宰相的时候,还

历史人物 刘禹锡的刘禹锡的生平简介_刘禹锡的事迹_刘禹锡为什么会被贬官

本名:刘禹锡别称:刘宾客、诗豪字号:庐山人(号),梦得所处时代:唐朝民族族群:汉人主要作品:《刘梦得文集》《刘宾客文集》主要成就:永贞革新、诗歌创作刘禹锡的人物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

重赏

张浚是南宋初期著名的宰相、抗金名将,作为当时的抗金领袖,张浚的命运也随着南宋与金国关系的变化而时起时落,他数次出将入相,又数次被贬官。张浚是唐朝名相张九龄之弟张九皋的后代,“四岁而孤,行直视端,无诳言

历史人物 清朝大臣赵申乔生平简介,为什么被贬官

赵申乔(1644—1720年),字松伍,又字慎旃,号白云旧人,江南武进(今江苏常州)人。清朝大臣。>康熙九年,中进士。二十年,授商丘知县,颇有惠政。二十七年,授刑部主事。四十年,由直隶总督李光地推荐,

历史上赵云是怎么死的,赵云之死真相(死前被贬官)

本站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历史上赵云是怎么死的,赵云之死真相(死前被贬官)”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赵云算是三国史上最完美的人物,常胜将军赵云是怎么死的,在随诸葛亮北伐之时,领命在箕谷阻挡曹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