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韦贯之简介_新唐书韦贯之原文及翻译_韦贯之,名纯_为什么被贬官
Posted 宰相
篇首语: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韦贯之简介_新唐书韦贯之原文及翻译_韦贯之,名纯_为什么被贬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韦贯之简介_新唐书韦贯之原文及翻译_韦贯之,名纯_为什么被贬官
本 名:韦纯
字 号:字贯之、一字正理
民族族群:汉族
主要作品:《韦贯之集》
官 职: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韦贯之–唐朝宰相
韦纯年轻时中进士,唐德宗贞元(785年-805年)初年登贤良科,被授校书郎。任满后,转长安县丞。德宗末年,京兆尹李实有权势,建议德宗的事几天内就能办成。当有人向李实推荐韦纯时,李实答:“我常听闻他贤,他和我的住所同里。我常想见他,如果有机会,我会向皇帝推荐他。”推荐者将此事告诉韦纯,但韦纯虽然没有表面拒绝,却几年都不去见李实,也就一直没有升迁。
805年,德宗崩,由重病的儿子唐顺宗继位,顺宗登基了几个月就禅让给儿子唐宪宗。因宪宗名李纯,韦纯自称以字行,改用表字贯之,以避讳。宪宗为帝后不久,他被任为监察御史。他上表称此职应由弟弟韦????担任。结果,他被任为右补阙,韦????被任为监察御史。时人不以为这是他的私心。806年,宰相杜佑之子杜从郁被任为左补阙,韦贯之和翰林学士崔群认为这不妥。最初,杜从郁的官职被降为左拾遗,但仍是谏官。韦、崔进一步阐明立场——谏官是当宰相行政不妥时报请皇帝纠正的,他们认为让杜从郁议论其父的行政是不妥的。杜从郁因此被改任为秘书丞。后来韦贯之和中书舍人张弘靖主考制策,选拔了十八人,后来都以文才闻名。转礼部员外郎。任上,本是商人的少府监新罗人金忠义给两个儿子求官。韦贯之拒绝了,指出按规定,工商业者之子不能当官。金忠义游说很多权臣为他说话,但韦贯之坚持,还将此事上表皇帝,金忠义之子最终未获官职。韦贯之还言辞恳切地弹劾金忠义为官的资格,使得金忠义被罢免。改吏部员外郎。元和三年(808年)四月,宪宗策试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举人,韦贯之和户部侍郎杨于陵、左司郎中郑敬、都官郎中李益为考策官。伊阙尉牛僧孺、陆浑尉皇甫湜、前进士李宗闵三人批评时政,韦贯之选他们为上等。但宰相李吉甫被他们的批评激怒,视之为对他的人身攻击,哭着对宪宗说给韦贯之和杨于陵覆策的翰林学士裴垍、王涯有利害冲突,皇甫湜又是王涯的外甥。因李吉甫弹劾,裴垍、王涯、杨于陵和韦贯之都被贬,韦贯之先被贬为果州刺史,数日后再贬巴州刺史。但很快被召回长安为都官郎中、知制诰。次年,拜中书舍人。裴垍为宰相时,曾经三次奏事,宪宗不从,但在韦贯之指点下,裴垍所言被宪宗听取,于是裴垍说:“君以后当居此位。”元和六年(811年)六月,他和给事中段平仲、兵部侍郎许孟容、户部侍郎李绛一起参与了李吉甫主张的一场大规模俸禄复查。改礼部侍郎。在两年任期内,所选拔的人都重实干多于浮华,因此试图影响考试结果的人减少了。他曾从容上奏说:“礼部侍郎重于宰相。”宪宗说:“侍郎是宰相所任的,怎能重呢?”答:“但是侍郎是为陛下选拔宰相的人,能不重吗?”宪宗称赞其言。转尚书右丞,谢恩之日,面赐金紫。时有僧人登门,说:“君将要拜相了。”韦贯之命左右将他请出,说:“这是妄人。
元和九年(814年)十二月,韦贯之被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实质宰相。迁中书侍郎。元和十年(815年),当朝廷军队正和控制彰义的军阀吴元济交锋时,负责战事的韦贯之同僚宰相武元衡被暗杀。当时杀害武元衡的刺客被认为是吴元济盟友成德节度使王承宗所派。元和十一年(816年),宪宗同时对王承宗宣战,韦贯之反对,认为同时进行两场战事会带来另一波类似导致德宗被迫逃离京城的朱泚之乱的叛乱,不如先平定吴元济再对付王承宗,但宪宗不听。后来宪宗虽然很认可韦贯之的说法,但诏书已下。朝廷以宣武节度使韩弘为都统,又命河阳节度使乌重胤、忠武节度使李光颜合兵而进。韦贯之认为不应该设置统督,这会让将领持重,但未被听取。四年后吴元济才依韦贯之之策被平定,王承宗果然如韦贯之所料臣服。不久,迁中书侍郎。同僚推荐张仲素、段文昌为学士,韦贯之认为他们行止不正,不宜在内庭,拒绝了。当时,左补阙张宿有口辩,得宠于宪宗,宪宗命他出使平卢节度使李师道,宰相裴度想为他请求越级的银绯章服,韦贯之拒绝,认为张宿奸佞,因此被张宿怨恨。韦贯之性格高傲,不和他认为出身低的人交往。和裴度在御前论兵时,他也惹怒了宪宗。张宿弹劾他结党,八月,他被罢相为吏部侍郎。九月,翰林学士、左拾遗郭求为他申辩,结果被罢免学士,韦贯之又被贬出京城为湖南观察使。弟弟虢州刺史韦????也被贬,韦顗、李正辞、薛公干、李宣、韦处厚、崔韶都因和韦贯之相善被贬出京城为州刺史。韦顗、李正辞、韦处厚都是清正之人,却因此被贬,朝内外开始大恨张宿。
韦贯之任湖南观察使后,一次,因作战,国库不足,宪宗命盐铁副使程异出使诸道督课财赋。程异每到一个方镇,都说服当地官员额外收税并上缴,但韦贯之却说不忍给百姓加赋,上缴的数额不满足程异的要求,便上缴镇里所有的收入。因而被罢为太子詹事,在东都洛阳就职。
820年,唐宪宗崩,李恒继位,即唐穆宗。穆宗任韦贯之为河南(即今洛阳地区)尹,后召回长安拜工部尚书。但韦贯之还未及离开洛阳,就于长庆元年(821年)在那里去世,诏赠尚书右仆射。谥贞,后改谥文。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唐朝宰相李玨_李玨简介_《新唐书李玨传》原文及翻译_李玨,字待价
中文名:李玨国籍:中国字:待价性别:男李玨–唐朝宰相 李玨,字待价,唐德宗建中四年(784)生于楚州(今淮安)。其先辈出自赵郡(今河北省赵县),客居于淮。他幼年丧父,事母以孝,闻名乡里。年方弱冠,即
历史人物 姜公辅简介_新唐书姜公辅传原文及翻译_姜公辅,爱州日南人_姜公辅之墓
本名:姜公辅字号:字德文所处时代:唐朝出生地:爱州日南主要作品:《白云照春海赋》、《对直言极谏策》官职:谏议大夫、同平章事姜公辅–唐朝宰相 姜公辅,唐朝左相。字德文,籍贯甘肃天水,爱州人。中唐著名诗
历史人物 张延赏简介_张延赏旧唐书·张延赏传原文及翻译_张延赏,中书令嘉贞子_李晟为什么反对张延赏拜相
本名:张延赏别称:张宝符所处时代:唐朝民族族群:汉人出生地:蒲州猗氏官职:左仆射、同平章事爵位:魏国公谥:号成肃张延赏–唐朝宰相 张延赏(726年-787年),原名宝符,蒲州猗氏(今山西临猗)人,唐
历史人物 郑絪简介_郑絪文言文翻译_刘瞻之先,寒士也_新唐书郑絪
本名:郑絪字号:字文明所处时代:唐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荥阳主要作品:郑絪诗集郑絪–唐朝大臣 郑絪(752年—829年),幼有奇志,善属文,所交皆天下名士。擢进士、宏辞高第。累迁中书舍人。宪宗即位
历史人物 许孟容简介_新唐书许孟容传翻译_许孟容,字公范_许孟容诗词鉴赏
中文名:许孟容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字:公范许孟容–唐朝大臣 有公主之子,请补弘文、崇文馆诸生,孟容举令式不许。主诉于上,命中使问状。孟容执奏,竟得迁本曹郎中。德宗降诞日,御麟德殿,命孟容等登座,与释
历史人物 《新唐书·韦嗣立传》原文及翻译,嗣立,字延构,与承庆异母
嗣立,字延构,与承庆异母。少友悌,母遇承庆严,每笞,辄解衣求代,母不听,即遣奴自捶,母感寤,为均爱。第进士,累调双流令,政为二川最。承庆解凤阁舍人,武后召嗣立谓曰:“尔父尝称二子忠且孝,堪事朕。比兄弟
历史人物 《新唐书·韦嗣立传》原文及翻译,嗣立,字延构,与承庆异母
嗣立,字延构,与承庆异母。少友悌,母遇承庆严,每笞,辄解衣求代,母不听,即遣奴自捶,母感寤,为均爱。第进士,累调双流令,政为二川最。承庆解凤阁舍人,武后召嗣立谓曰:“尔父尝称二子忠且孝,堪事朕。比兄弟
从原始人结绳记事到筑墙之缩、钱贯之繦......看中国绳结演变历史
(图片|互动百科)绳,索也。索下云:「”绳也。艸有茎叶,可作绳索也。”绳结,是以绳为基本材料,将一段或多段绳,通过纵横穿插、打成结扣而成。在文字出现以前,先人们用绳子缠绕出的各式各样的结来传递信息。《
从原始人结绳记事到筑墙之缩、钱贯之繦......看中国绳结演变历史
(图片|互动百科)绳,索也。索下云:「”绳也。艸有茎叶,可作绳索也。”绳结,是以绳为基本材料,将一段或多段绳,通过纵横穿插、打成结扣而成。在文字出现以前,先人们用绳子缠绕出的各式各样的结来传递信息。《
李夷简,字易之,郑惠王元懿四世孙。以宗室子始补郑丞。擢进士第,中拔萃科,调蓝田尉。迁监察御史。坐小累,下迁虔州司户参军。九岁,复为殿中侍御史。元和时,至御史中丞。京兆尹杨凭性骜侻,始为江南观察使,冒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