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彝族的祭鸟节是怎么来的 彝族节日

Posted 彝族 白族

篇首语: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白族彝族的祭鸟节是怎么来的 彝族节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白族彝族的祭鸟节是怎么来的 彝族节日

白族彝族与鸟共舞“祭鸟节”

云南鹤庆西山区白族和彝族聚居地,自古以来人与鸟类和睦相处,人与鸟结成了生存的伙伴和亲密的朋友,充分体现了人与大自然的和谐。

这里的人们平时就养成了饲鸟的习惯,而且每年的清明节和冬至节都要举行祭鸟活动。

民间传说西山人原先不会种庄稼,后来林音山神的二十四个儿子,变成了二十四只候鸟,呼唤人们按时耕作、收获,使西山人获得丰收,过。上了好光景,因此西山人特别喜欢鸟。每到清明节,目鸟在黄郁坪中繁殖之际,或冬至百鸟南迁之时,人们都要用食物“酬劳”。百鸟,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传统的祭鸟节。

清明节这天的祭鸟活动在大干山。上歌泉畔举行。春天,万物生机勃勃,百花盛开,百鸟繁衍,把大干山点缀得万紫千红、旖旎多彩。太阳刚刚爬上山,穿着盛装的白族、彝族同胞就成群结队,吹着唢呐,唱着山歌,从各个村寨向黄郁坪走来。人人都带着松子仁、橡子果、剁碎的洋芋、切成丝的萝卜、炒燕麦、炒豌豆、炒黄豆,还有临时捕捉的各种昆虫,来“犒赏”在此聚会的百鸟。祭鸟的人们聚齐后,由一位长者带领大家齐唱山歌,并从各自的挎包中抓出鸟食,边踏歌而行,边把鸟食撒往葱绿的树丛中、开满鲜花的草地上。各种鸟儿纷纷飞来啄食,边吃边跳跃鸣唱,好一派人鸟同歌共舞的景象。

冬至节的祭鸟活动则由各家各户担当。冬天到了,各种候鸟相继南迁。是日早饭后,各户人家将炒好的荞麦、燕麦、豌豆、黄豆撒在自家的房前屋后,供迁徙过往的雀鸟随意啄食。由于平时当地山民就有饲鸟的习惯,所以这些雀鸟特别喜欢在人们平时抛撒食物的地方驻足歇息,故而西山区又有“鸟国”的美誉。久而久之,人们又把清明这天的祭鸟称为“迎鸟”活动,把冬至这天的祭鸟称为“送鸟”活动,两者统称祭鸟节。

相关参考

彝族文化:彝族摸奶节是什么节日怎么来的

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而在彝族中有一个惊人的文化,那就是“鬼节”,又称“摸奶节”,在这天,在街上遇上喜欢的姑娘,都可以摸一摸她们的胸部,小伙子以摸到为吉祥,姑娘则以被摸为吉利,距今已经有悠久的历史

跳弓节是那坡彝族村寨的传统节日 彝族节日

跳公节,为期三天,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彝族村寨的传统节日。跳公节是彝族对击败外族侵略取得胜利的一种庆祝活动。庆祝活动历史至少有上千年,后人一直沿袭下来以示纪念。跳公节即跳弓节,彝语称为“嘈契”,意为

楚雄彝族祈雨节是什么时候有何特点 彝族节日

彝族节日——祈雨节每年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属龙日是楚雄彝族一年一度的传统祈雨节,彝语称为“门捏底”。季春三月是一年中夭干少雨时节,彝族群众担心四月间小秧栽不下去,就以村落或家族为单位,相约成群,在毕摩的主

大理七宣彝族哑巴节是什么样的节日?

“哑巴节”是彝族独有的一种民俗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八在云南大理祥云县禾甸镇大营村委会七宣举办。“哑巴节”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2009年,七宣彝族“哑巴节”被云南省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节日当天

彝族赛装节是怎么来的有什么特色 彝族风俗

凝聚着古老悠久历史和浓郁古朴民族文化风情的彝族“赛装节”,起源于古老的祭祀和“伙头”交接庆典活动,伴随着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已经走过了六百多年的岁月,是彝族文化的重要传统习俗,具有独特的文化气息。赛装

它是怎么来的 彝族的插花节是什么时候

每年二月初八,是彝族的插花节,又叫马缨花节。此时,正是大小凉山满山遍野的山花怒放之际。马樱花,这种彝族人民最喜爱的花卉,在万绿丛中开得如火如荼、云蒸霞蔚;那一簇簇的杜鹃花,似一团团的火焰,燃遍山岗;还

彝族年是什么时候是怎么来的 彝族传统习俗

彝族年是彝族的一个重要节日,从古至今,彝族的人民对于过年十分重视,其内容很丰富,十分热闹,充满了浓厚的色彩,更是一个民族特色的体现。彝族年是几时呢?彝族年来历彝族年,是彝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彝语叫“枯识

彝族火把节怎么来的有什么传说 彝族风俗习惯

我们都知道在古代火把是用来照明以及烧东西用的,那么你知不知道火把也有自己的节日呢?火把节是彝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已经沿袭了一千多年。相传大姚县赵家店红山脚下彝族寨子有个聪明美丽、贤惠善良的姑娘诺娜和

广西彝族跳公节,跳工节的由来和习俗

  跳公节是广西那坡县和云南富宁县一带彝族人民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对于跳公节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最主要的说法是纪念救彝族祖先的金竹。  跳公节又称跳弓节,在当地,虽然过节的具体日期各村屯不尽相同,但一般

揭秘跳工节的由来和习俗 走进广西彝族跳公节

跳公节是广西那坡县和云南富宁县一带彝族人民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对于跳公节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最主要的说法是纪念救彝族祖先的金竹。跳公节又称跳弓节,在当地,虽然过节的具体日期各村屯不尽相同,但一般都在每年